文|C2CC新傳媒
近日,據廣州市花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稱,廣州優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生產的“全澳睫毛精華液”成分中被檢出前列腺素,被處以14.6萬元罰款。
據了解,涉事公司負責人將產品于2021年12月4日備案為國產普通化妝品“全澳睫毛精華液”,并于2022年3月14日生產了200支全澳睫毛精華液,其產品中含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藥品成份——比馬前列素,涉案產品全部流入市場,涉案產品的違法情節較為惡劣。
按照過罰相當的原則,經綜合考量,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對當事人作出從重行政處罰。
根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條第一款規定,化妝品原料、直接接觸化妝品的包裝材料應當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涉事公司在生產的化妝品中添加比馬前列素,構成在化妝品中非法添加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犯罪行為。
睫毛生長液被爆的事件屢見報端,一個被藥監局否定的“法外之徒”,為什么還有這么多消費者趨之若鶩?
睫毛生長液市場風口不斷
據果集·千瓜《2022年千瓜活躍用戶畫像趨勢報告》顯示,“眼妝”占據小紅書用戶熱搜詞榜首。
另據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到2025年,全球眼妝市場規模將達到214.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75.68億元)。
同時,眼部細分品類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擴大,就睫毛彩妝護理來說,細長、濃密、烏黑的睫毛對整個眼型,甚至對整個容貌都具有重要作用,圍繞睫毛這個部位生產的化妝品也是姿態各異。
眾所周知,人體毛發的長短和疏密主要和遺傳有關系,而睫毛的長度和密度取決于基因。
據有關眼部醫生介紹,一根睫毛的生長期為2個月,休止期長達3-9個月,單根睫毛大概只有90天左右的壽命,之后便自然脫落,然后被新的睫毛代替,不斷更新。
坊間有傳聞,孩子在小時候通過剪睫毛可讓其變長,但其實這一行為不會讓眼睫毛變得更長,因為生長毛發的毛囊數量是固定的,且生長到某個特定長度就會停止生長。
目前市面上為補足睫毛先天的問題,流行的都是刷睫毛膏、貼假睫毛、嫁接睫毛等方式。
而為了讓自己的眼睛更大更立體,消費者尋求一勞永逸的方式,聲稱能后天促進睫毛生長的產品就脫穎而出了。
筆者在小紅書、抖音、快手等平臺上發現,推薦睫毛生長液的“種草”筆記和美妝視頻就多達上萬個。
實際銷量上,筆者觀察到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睫毛增長液的產品均有著不錯的成績。以開頭被罰的“全澳睫毛精華液”為例,在天貓旗艦店月銷7000單,單價為138元兩瓶,其頁面描述為擁有韓國專利成分,科激活42%睫毛持續纖長,25天左右即可見效。
此外,廣州市魅色化妝品有限公司旗下卡維拉全澳睫毛增長液月銷7000件;廈門海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海洋詩韻品牌睫毛增長液月銷2000件;鄭州辰之貿商貿有限公司旗下vsve品牌睫毛增長液月銷1000件。
即使睫毛生長液銷量可觀,但是這類產品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筆者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化妝品頻道查詢時,發現上述產品均未查到備案信息。
在國家普通化妝品服務平臺、國家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中查詢到鄭州辰之貿商貿有限公司僅有一款南袖睫毛滋養精華液備案信息,于今年4月1日已經注銷。
在前文中提到的添加比馬前列素,是一種前列腺素,具有高風險、高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這一藥物成分禁止添加到護膚化妝品中,國家藥監局《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中,并沒有“促進睫毛生長”的功效類別,也從未批準過這類化妝品。
2021年9月1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的《藥監政策速覽(第6期)“促進睫毛生長”?此類化妝品宣稱需警惕!》中提到,睫毛滋養液等化妝品,主要在睫毛上附著成膜劑、著色劑等,通過物理方式使睫毛達到增粗、變長的效果,并不具有促進睫毛生長的作用。
利益驅使的商家們
目前市面上睫毛增長液,宣傳添加的有效成分大致分為三類:多肽類、激素類以及其他如眼霜、維生素等活性物。
肉豆蔻酰五肽是勝肽的一種,也可以稱為睫毛肽,這種活性物可以延長睫毛生長周期,激活休眠期睫毛,而且睫毛肽的成分更加穩定安全有效,沒有副作用。
但是,多肽的研發本身難度較大,在原料和制劑方面都有很高的技術壁壘,這對只想賺點塊錢,沒有調性的公司來說,無異于自找麻煩。
據某睫毛增長液代工廠內部人員透露,定價在100元左右的睫毛生長液,成本不到10元/支,月銷10+萬件,刨除宣傳、人工費用,大概每支利潤在50-80元。
以上面提及的廣州優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例,此次涉案批次產品出廠價為0.8元/支,貨值金額僅160元。
在低成本、高收益的誘惑下,商家們紛紛開始“暗箱操作”,不浪費一點可以縮減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市面上很多產品在國家藥監局上執行的是“精華液”“化妝水”的標準,備案的是“睫毛滋養液”、“睫毛精華液”,只顯示有滋養的作用,卻聲稱產品具有睫毛增長的作用,涉嫌虛假宣傳不說,簡直是踩在大眾頭上蹦迪。
無備案的特殊用途化妝品,又含有激素,這些商家的膽子還能再大一點嗎?
中國臺灣著名主持人及演員小S,就曾給粉絲們帶來了一波明星反向帶貨。
2017年,她使用睫毛生長液時,一天使用了50多次,之后在微博上曬出了眼眶充血的圖片,稱自己險些致盲。
但就目前而言,睫毛生長液市場亂象叢生,帶著具有周期性、差異性的標簽,各種產品大行其道。
在這過程中,因為很多消費者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讓無良商家們嗅到了可乘之機,為了可觀的利潤,他們開始鉆國家的漏子,踐踏相關政策的紅線。
隨著國家相關部門的政策越來越規范,市場監管愈發嚴格,法治的大網越收越緊,相信未來的營商環境會更加安全、健康,而像類似于睫毛增長液的不良商家們,也將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