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鳳凰WEEKLY財經 林樾
編輯|柯南
晚上六點半,陸明明做完熱身后,打開了一款運動軟件。這次,他不是為自己跑步,而是給一個想要獎牌的陌生人去代跑。
陌生人網名叫小易。接到訂單后,陸明明輸入小易的賬號和密碼,在軟件里設定了10公里跑步距離。跑完步,他只需把距離和軌跡圖發給中介,便能獲得21元的報酬。
這份訂單,小易一共支付了25元,另外4元錢被中介抽取了。
然后,小易再登回自己的賬號,完成提示操作,就能領到那塊獎牌了。整個過程,小易一步都沒跑,全是靠陸明明去完成的。
小易拿到的那塊獎牌,是個系列的卡通動物造型。這回,他通過陸明明的代跑,終于給女友集齊了整套獎牌。當然,另外6塊獎牌也是靠別人跑出來的。
而大學生陸明明,憑著代跑這項活動,每月也能賺個1500元左右。這份收入,在代跑圈子里,算是中等左右吧。
“你花錢,我健身,但獎牌得歸你。”陸明明笑稱這很魔幻。他說,自己本就是名資深跑友,以前從未想過還能靠這個去賺零花錢。可現在,他依靠跑步,竟能保障日常開銷了。
而之所以有陸明明這種代跑者的出現,主要是很多運動軟件都在不斷推出主題類獎牌的線上跑步。參與者只需交幾十元報名費,在規定時間完成跑步,就能領到獎牌。
線上跑步活動獎牌
至于跑步距離,短的有1公里、3公里,長的有21公里、42公里。真正愛跑步的人,根本不需要獎牌,但很多不跑步的人,卻時常為一塊塊獎牌瘋狂著迷。
于是,有中介看到了其中商機。他們通過拉群、開網店等形式,把想要獎牌的人,與熱愛跑步的人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龐大、固定的代跑灰色產業鏈。甚至,有些平臺早已將賣獎牌當成了主要贏利點。
很多靠代跑拿到獎牌的人,會把替跑出來的運動軌跡和獎牌發到朋友圈、微博、小紅書,然后為自己打造根本不存在的運動人設。
大學生假跑掙生活費,外賣員騎電車去假跑
正在讀大三的陸明明是浙江人,高中時就是國家二級運動員了,因此,他很早就對運動造假一事嗤之以鼻。上了大學,他雖并非體育專業,可只要不是極端天氣的話,每天都要跑個10公里。平日里,他也常常在一些跑團和跑群中,與大家討論跑步。
由于疫情原因,這幾年國內幾很少再有大眾類的線下跑步比賽了,但線上比賽經常有。陸明明偶爾也會去跑個線上馬拉松。
要說線上比賽,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9月。當時,有一款運動APP與李寧合作了一場10公里的線上比賽,這便是最早的線上馬拉松原型。
某運動軟件的線上跑步活動
之后,有人發現了線上比賽有利可圖,便開始正式打造“虛擬跑步”。
幾年下來,線上跑步早就成為各個運動軟件的頭部業務。這種沒有起點和終點的賽事,也吸引了廣大跑友的熱情參與。
而參與線上比賽的話,得交報名費。所謂報名費,其實就是獎牌費,只要報名,無論成績如何,都能收到獎牌。這類的獎牌非常精美,很多參賽者喜歡去大量收集。
設計精美的跑步比賽獎牌
如果參賽者想要線下獎牌,報名費在幾十元到百元不等,線上跑步的獎牌只需十幾元就夠了。
為了能擊中年輕人的參賽熱情,各個運動軟件常常會推出線上活動,將線上比賽賦予了極強的社交屬性。
比如,“520”期間,有平臺推出“命中注定520|小天使主題線上跑”,距離有2.10公里、5.20公里、13.14公里。每段距離,都以“愛”之名。
用戶只要完賽,就能收到對應公里數的丘比特射箭獎牌。這個獎牌以銀白色為基底,粉色愛心作點綴,金色丘比特置身其中,正引弓欲發。
在七夕時,該平臺還上線了“天生一對兒|七夕限定愛意跑”,獎牌是兩只尾巴會搖動的喜鵲,獎牌背面記錄著七夕限定公里數7.7公里。
很多年輕男女,為了給伴侶送禮物,都會去跑個主題賽。然后彼此在社交平臺秀獎牌、曬徽章,炫耀愛情故事。
有人在社交平臺分享的線上跑步獎牌
可一場場活動下來,很多想要獎牌的年輕人,根本不想跑步,他們只想要個獎牌而已,可平臺又不能直接售賣。
于是,代跑員便填補了這些人的獎牌焦慮。
去年下半年的一天,陸明明在一個跑群中看到有人正招募“代跑員”,并把價格發到群里。看著能賺錢,他私下添加了對方。
雙方一聊天,陸明明才知道,代跑就是替別人假跑。他原本有些抗拒,總覺得違反體育精神。可仔細一想,就是跑個獎牌而已,又不是參加正規賽事,也就放下了顧慮。
招募替跑的人是中介,陸明明不清楚對方具體背景,可他不在意,自己能接單就行。
起初,陸明明覺得單量不會太大,中介很快就發來單子。他的第一次任務,是跑5.2公里,費用11元,雇主要以此向伴侶示愛。
對于收費,中介也沒具體標準,基本1公里在2元左右。如果獎牌稀缺的話,價格會更高一些。
跑步前,中介會把用戶賬號和密碼發過來,陸明明只需登錄跑完公里數就可以。有時候,他一天能跑好幾單。
“比如,先跑個3公里,然后5公里,再繼續跑3公里。”陸明明有兩部手機,有時候他會同時給兩個人跑。
每次跑步前,他會先收到一部分定金,跑完后,中介再把剩余的錢轉給他。就這樣,他白天學習,晚上跑步,每個月也能掙不少錢。
看著能掙錢,陸明明還把幾個同學也介紹了過去,中介把代跑員們都單獨拉了群。
在這些群里,除了像陸明明這樣的大學生外,還有外賣、跑腿和快遞小哥。后來,他才知道,很多外賣小哥接到跑單后,自己根本不跑,而是用電動車完成比賽。
“騎車速度只要低一點就可以。”陸明明也用共享單車和電動車嘗試過,有的平臺根本檢測不出來。
這樣一來,代跑者在接單后,只要出去騎會兒車,就能拿到一些費用了,屬于在假跑過程中再次造假。
雖然陸明明在代跑,但他還是無法理解想以此要獎牌的人,“我不知道那是一種什么心態,總覺的是一種病態。”
不過,陸明明倒是希望這種“病人”多一些,這樣他就能跑出更多錢:“周瑜打黃蓋,大家各取所需吧!”
以愛之名雇傭假跑,女友炫耀時卻“翻車”
在南京上大學的小易,把陸明明替跑的獎牌送給女友后,女友將幾個獎牌掛在脖子上,然后拍了一張照片發到朋友圈。
她在配文里寫道:“有個愛跑步的男朋友是什么體驗,他太能跑了,每一塊獎牌,都是愛我的體驗。”小易馬上評論說:“為你繼續奔跑。”
這段時間來,小易送給異地女朋友的獎牌,已經有海綿寶寶、櫻桃小丸子、美樂蒂、小劉鴨、大耳狗、庫洛米等。基本上,運動軟件只要上新獎牌,他都要拿一塊。
有跑友收集的獎牌
“因為她也愛跑步嘛。”小易說,兩人剛認識時,根本不愛跑步的他,也謊稱是資深跑友。
不過,他送出去的第一塊獎牌是自己跑出來的。那時候,女友給他發了“小紅書”中的獎牌達人,并讓小易去跑一次5.2公里。但跑完后,他再也不想跑了,卻又不想告訴女友自己不行。
后來,他在電商平臺嘗試能否買塊獎牌時,意外發現有人能提供代跑。
這項服務很簡單,小易只需自己在平臺報名后,把賬號、密碼發給店家就可以。如果擔心密碼泄露有風險的話,也可以讓對方用短信驗證碼登錄。
一位代跑中介的回復
在整個過程中,小易除了交報名費外,還得交代跑者的費用,加起來有100元左右。然后,他什么也不用做,只需靜靜等待別人替他完成跑步。
當然,跑步只是過程,終點仍是獎牌。在社交平臺上,很多年輕男女會將不同主題的獎牌分享出去,獎牌儼然變成了社交貨幣。
“平臺賣獎牌的行為,完全是掌握住了年輕人的焦慮密碼。”小易說,在女友的獎牌圈子中,“大家和收集盲盒一樣認真,還特別注重儀式感。”
今年“520”前后,有平臺將完賽時間設置成5月20日05:20至5月31日13:14分。為了卡這個“愛”的時間點,小易很早就聯系中介,但這個時間段內,大多代跑員都被預訂了,他只好出了高幾倍價格,才約到代跑員。
代跑廣告
而這次線上跑步的獎牌,有29元的線上賽事禮包、39元的小天使獎牌、49元的小天使巧克力獎牌,以及89元的首飾套餐。
當給女朋友送獎牌上癮后,小易除了情人節這樣的線上活動外,其他時間的賽事也不落下。不管是端午節、中秋節,還是守護非遺,哪個獎牌好看,他就報哪個。
某運動軟件推出的獎牌
“這本來就是變相賣獎牌。”小易說,也正是這個原因,才有了像他這樣雇傭跑步的人:“反正女朋友也不知道是假跑,何況,數據都是真實的。”他認為,事情過程不重要,給女朋友拿到社交貨幣更重要。
事實上,在雇傭假跑者的人中,也有不需要獎牌的,但有人的“愛意”卻翻車了。
今年“520”期間,河南鄭州一位女士,收到了男朋友一份特殊的禮物,這個禮物不是獎牌,而是一段11.9公里長、呈“520”字樣的跑步軌跡地圖。
女友看到這禮物,自然很高興,當即將軌跡圖發到網上,還寫道“來自寶寶最特別的520視頻”。可很快,她卻被網友拆穿了。
原來,該女士收到的“520”跑步軌跡,是一個跑腿小哥替跑的。這個小哥在前一天晚上,已經率先將視頻發到網上了。
小哥在視頻中說,5月19日,他接到一位男顧客的訂單,要求他用指定賬號登錄一款運動軟件,然后按路線跑出一個“520”軌跡,如能按要求完成訂單,除了32元訂單費外,還會獎勵200元。
小哥發布的視頻,還完整記錄了他從接單到與客戶多次溝通,直至完成訂單。
網友們發現,跑腿小哥和那位女士展示的是同一款運動軟件,登錄的是同一個賬號,也是同一段跑步軌跡。
最終,跑腿小哥賺到232元,男顧客將小哥的跑步軌跡,發給了女朋友,說是自己跑的。
被網友拆穿后,那位女士也翻看了小哥的視頻,當得知自己的“520”的確被摻水后,她也沒生氣,只說有機會要罰男朋友親自跑一個。
“掙錢就行了,我管他騙誰呢”
連接假跑者與用戶的人是中介,他們本身與運動軟件無關,卻利用他們做著生意。
陸明明認識的那名中介網名叫顧鑫,自稱湖北人。他本人除了愛跑步外,還開了一家兒童玩具店。而顧鑫也是在跑圈里發現代跑商機的。
三年前,他偶然在一個跑群發現有人想找代跑員,在了解具體操作后,決定自己去單干。
當時,顧鑫也不知道怎么去組織,只是在一些社交平臺發布了招募廣告。后來,有人找他咨詢后,就開始接單了。
顧鑫早期接單的方式,主要是在某二手電商平臺,如果有人下單,他就馬上在微信群中叫單,在群里的代跑者,幾乎是一秒接單。
然后,他將用戶賬號發過去,待完成跑步后,結清所有費用。顧鑫每單要抽3元到5元不等。對于那種一單只要三五塊錢的活兒,他就不要中介費了。
聽起來,中介似乎賺不了多少錢,可顧鑫現在每天的訂單量都在幾百個。
“我在KEEP、咕咚、宥馬、悅跑圈、悅動圈、咪咕善跑、暢動力、樂動力等平臺,都有跑單生意。”顧鑫稱,他還專門雇人去打理這些事情。
按照顧鑫的說法,他剛開始做的時候,生意也不是太好,但新冠疫情以來,線上賽事越來越多,生意就慢慢好起來。他拿KEEP舉例說,該平臺僅2021年,就推出了50多次大大小小的線上賽事,有近250萬人次報名參與。
“很多人是真正愛運動,但也有不少是沖獎牌去的。” 顧鑫坦承,巨大的獎牌需求量,撐起了運動軟件的很大一部分營收。
今年下半年,顧鑫又在三家電商平臺開了網店,他在提供的商品中,毫不避諱注明就是“代跑各平臺獎牌”,并組建了客服團隊。
某電商平臺上的代跑廣告
目前,他手里已有幾千名代跑者,這些人遍布全國各地。他們有人每月能掙五六千,有人也才掙到幾百元,還有只掙幾十塊的。
在一些平臺上,也有跑友單獨接單的,但沒有中介的連接,訂單量少得可憐。
有人手繪的代跑廣告
自從顧鑫做了這個后,他每天看到的都是欺騙,“有的是善意,有的完全是惡意。”
他經常會收到些特殊訂單。比如,有的用戶會高價指定跑步城市和地點,但他們只要軌跡和地圖,從來不要獎牌。
后來,他才明白,這種訂單多是伴侶欺騙伴侶,“對方可能根本沒去什么地方,然后拿這種假記錄去忽悠。”
面對這種單子,顧鑫團隊照收不誤:“掙錢就行了,我管他騙誰呢!”
顧鑫還常遇到一種單子,有的公司為了讓員工強身健體,不至于猝死在工作崗位,就強制讓員工每天跑三五公里,還必須提交跑步記錄。
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跑步的,他們為了給公司交記錄,就去找中介聯系代跑,甚至有很多人找顧鑫辦起了月卡或季卡。
讓他沒想到的是,在眾多客戶中,竟然還有中學生。前幾天,就有個高中學生下單時說:“體育老師讓每周至少跑步三次,每次不低于半小時,給老師發的軌跡中,必須帶日期和時間。”無奈,對方只能尋找代跑。
不只是中學生,有的大學也規定學生每學期要跑夠幾十公里,相關記錄要納入期末考試。因此,每到快期末時,大量學生開始找代跑。有時,一個代跑者,同時帶著幾部手機在跑步。
對于這類單子,顧鑫說收費相對高一些,因為客戶要指定跑步城市和區域,而限定區域內,不是每個代跑員都有時間的。
“不管什么類型的客戶,他們下單后,這邊一般要在48小時之內跑完。”顧鑫稱,大多數代跑者是非常誠信的,偶爾也會遇到收定金不跑的人,“我看不起這種人,就騙個幾塊錢或十幾塊而已。
在顧鑫的圈子里,還有不少像他一樣的代跑中介,大家經常在一起交流,互相分享資源。總的來說,在平臺獎牌的誘惑下,中介們生意還不錯。
據顧鑫觀察,有的軟件確實有防作弊功能,例如監督步幅、監督配速等,但這僅僅是讓假跑者無法騎車代跑,可把賬戶給別人的話,根本對代跑起不到任何監督。
“反正,平臺熱衷賣獎牌,至于誰去跑步,不是他們關心的。”顧鑫說,畢竟,互聯網跑步的盡頭,除了賣課、賣器材,可能就只剩賣獎牌了。
而真正的跑者,大多對這類獎牌不感冒,一個跑友說:就像去旅游景點買了個紀念品一樣。可就是這種紀念品,正在俘獲著很多年輕人的心。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