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波
相較其他城市土拍出現流拍的現象,北京今年三批次集中拍地整體表現穩定。
9月22日,北京今年第三批集中供地結束掛牌,出讓18宗涉宅用地,土地總面積約74.8萬平方米,總建面147.5萬平方米。
這18宗地總起始價471.7億元,分布于北京10個區,其中豐臺區4宗、海淀區3宗、房山區2宗、順義區2宗、密云區2宗、大興區1宗、昌平區1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1宗,石景山區1宗,通州區1宗。
首日土拍共有10宗地底價成交,總成交額為156.8億元。剩余8宗地將于9月23日上午線下競拍,總起始價314.9億元,其中熱門地塊是海淀永豐3宗、造甲村地塊、大紅門地塊。
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降溫,一些城市土地市場也趨冷,但北京的土拍市場仍能保持穩定。
此次成功出讓的10宗地塊分別中,天竺、龍湖聯合體以24.3億元拿下順義新城純住宅用地,項目銷售指導價46000元/平方米。在今年的第二批供地中,龍湖曾與建工聯合以24.4億元競得豐臺一宗地塊。
除了龍湖外,此次拿地的房企基本都是央國企。成交金額較高的地塊中,中交投資以22.7億元拿下石景山區五里坨土地一級開發項目,項目銷售指導價6.2萬元/平方米;
葛洲壩則與通投聯合體以16.5億元拿下通州區梨園鎮地塊,項目銷售指導價6.2萬元/平方米;華潤置地、興創、中鐵聯合體以25億元拿下的大興區西紅門鎮地塊,項目銷售指導價6.6萬元/平方米。
另外,北京城建以16億元拿下順義新城第5街區地塊,項目銷售指導價為4.4萬元/平方米。
針對此次拿地的主體,中指院指出,本次土拍拿地報名企業除龍湖、三元嘉業、潤澤等民營企業現身外,其余以國央企和地方平臺為主。其中,本次土拍華潤置地報名參與9宗,中海地產報名參加7宗地塊競拍。
對于本次土拍的地塊分布,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認為,近些年北京五環外土地占整體土地供應近八成,也是目前新房庫存量多的區域。除了海淀永豐、昌平生命科學園這樣的產業強勢板塊,多數房企對遠郊土地越來越謹慎。雙重博弈之下,未來土拍或許會有更多主城區優質地塊出現。
為了激發開發商拿地積極性,北京也在優化土拍規則。
本批次出讓的18宗地,除了繼續沿用鼓勵建設全齡友好社區、鼓勵實施超低能耗建筑、設置高標準住宅建設要求等措施,不再將90/70戶型限制作為剛性約束,而是在戶型設計上給予房企更大靈活度,可結合市場需求設計多種戶型,以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滿足多子女家庭住房需求。
同時從公布的各類競爭上限標準來來看,也為房企預留了合理利潤空間。
為了保障住房品質,本批次地塊也會繼續采取競現房銷售面積方式,超過70%的項目設置了競現房銷售面積環節,例如海淀永豐、豐臺槐新、順義府前街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