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在宣布了鈣鈦礦技術領域的下一步計劃后,寶馨科技(002514.SZ)股價大漲。
9月20日晚,寶馨科技公告,擬與張春福教授、朱衛東副教授、安徽大禹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禹集團)就“HJT-鈣鈦礦疊層、鈣鈦礦電池”產業化技術開發及產品推廣達成合作意向,簽署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及成立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注冊資本擬定為5500萬元,其中寶馨科技擬出資2000萬元,持股約36.36%。該合資公司將負責開展鈣鈦礦-異質結疊層電池技術的研發及商業化推廣,并將技術應用于異質結電池項目。
與寶馨科技進行合作的張春福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朱衛東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副教授,二人均在鈣鈦礦電池技術等相關領域有所研究。
大禹集團經營范圍包括金屬制品、橡膠制品、機械設備等,實際控制人為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
9月21日,寶馨科技股價開盤走高,最終收于12.16元/股,以10.05%的幅度漲停,總市值88億元。
根據公告,如合資公司設立后有效存續,寶馨科技和大禹集團將分兩期對其進行增資,但前提條件是滿足部分條件。
第一期增資時,合資公司需完成“HJT-鈣鈦礦疊層電池”實驗驗證平臺的建設與研發團隊建設,并在“HJT-鈣鈦礦疊層電池”產品開發、生產工藝開發等研發與驗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其中,實驗室疊層電池轉換效率突破30%,實驗室疊層電池加速實驗壽命突破2萬小時。
二期增資時,實驗室疊層電池轉換效率需突破32%、實驗壽命突破25年,實驗室疊層電池尺寸突破210半片。同時,合資公司需完成“100MW級HJT-鈣鈦礦疊層電池產線”的工藝規劃、技術路徑設計并取得各股東方認可。

甲方:寶馨科技 乙方:張春福、朱衛東 丙方:大禹集團
寶馨科技還對疊層電池的技術目標等進行了多條說明。若張春福、朱衛東團隊未能如期達成業績要求,寶馨科技及大禹集團有權根據業績實際完成進度回購股份。
8月30日,寶馨科技已宣布了與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彭軍、楊新波合作,開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及生產設備的研發、制造。
寶馨科技原處于智能制造和節能環保行業,主營業務包括精密數控鈑金制造、智能裝備制造、靈活性調峰技術服務等。
今年寶馨科技的主營業務增加了新能源。寶馨科技在半年報中稱,上半年啟動了光伏異質結電池及組件業務、光伏電站EPC業務布局等,并投資成立安徽寶馨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光伏異質結電池及組件的生產、研發、銷售等業務。
寶馨科技還透露,已與相關能源型央企開展光伏電站的申報工作。
今年5月,寶馨科技宣布,將與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民政府合作,投資16.8億元,建設2 GW光伏電池、2 GW光伏組件項目,以及新能源高端裝備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及制造等。
寶馨科技押注的異質結技術屬于下一代N型電池技術。目前,光伏行業主流的P型電池效率難有上升空間,各大光伏企業均在探索以TOPCon、HJT異質結、IBC等技術為主的N型技術路線進程中。
相較之下,異質結電池成本相對較高,因此今年以來TOPCon技術產業化進程明顯更快。
無論是P型或N型電池,均以晶硅為基底,鈣鈦礦技術則突破了這一限制,產業鏈更短。業內認為,鈣鈦礦因具備更高的轉換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將成為未來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但單層鈣鈦礦很難短時間內顛覆強大的晶硅產業,和晶硅產品進行疊層,有望加快市場對鈣鈦礦技術的接受度。
據界面新聞了解,與TOPCon技術相比,異質結與鈣鈦礦做疊層電池更為契合,轉換效率更高。
單結晶硅電池的理論極限效率約為29%。鈣鈦礦電池的單層理論效率可達31%,鈣鈦礦雙結疊層電池轉換效率則可達35%,三結電池理論效率可達45%以上。
7月,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和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CSEM)共同創造了鈣鈦礦-硅疊層光伏電池新的世界紀錄,達到31.3%。
今年上半年,寶馨科技增收不增利。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2億元,同比增長12.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4.67萬元,同比下降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