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數家汽車產業鏈相關公司的投資、合作關系,在短短幾天內密集披露。
9月16日,榮湃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天眼查顯示其注冊資本增加5.26%,從1525.5萬元增至1605.63萬元,且新增多位新股東,其中就包括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伙企業。
榮湃半導體官網介紹,公司創立于2017年,專注于高性能模擬集成電路產品的研發與設計,聚焦數字隔離器、驅動器、隔離放大器等產品系列。而其產品的應用領域,就包括新能源汽車。
同一天,哈工智能官方賬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 公司旗下子公司天津福臻與小米汽車展開合作。天津福臻專注于汽車車身裝備制造領域,有20年的行業經驗。
此外,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鐵流股份近日也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積極和小米等造車新勢力進行前期技術交流。該公司專注于汽車離合器的生產制造,產品覆蓋90%以上乘用車及商用車型。
“智能電動汽車原來成了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的融合,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在近期上線的《云頂對話》節目中,雷軍展現了一位創業大佬少見的坦承。
按照雷軍梳理的時間線,2021年1月15日,對小米造車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一天美國將小米列入DOD(涉軍企業)名單,小米對這場危機的擔憂,直接加速了其造車進程。
一年多以來,通過投資、入股等方式小米已布局了多家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
據國金證券統計,早在2021年9月底,小米投資布局有關智能汽車領域的企業就達62家,其中智能駕駛布局17家企業,智能電動布局13家企業,智能座艙布局6家企業,其中有22家企業是2021年新增投資。
除了在汽車智能化方面的投入,動力電池、激光雷達等領域也是小米投資的重點。
在鋰電方面,小米已經投資了包括蜂巢能源、中創新航、贛鋒鋰電、衛藍新能源以及珠海冠宇等多家行業頭部公司。同時,小米還在今年5月投資了電池材料公司法恩萊特,其產品布局電解液、固態電解質及核心添加劑的研發、生產等。
據《晚點 Auto》報道,小米首款車已確定禾賽科技為激光雷達供應商。據天眼查數據,禾賽科技的D輪、D+輪融資都有小米集團的參與。此外,小米投資的激光雷達相關公司還包括速騰聚創、圖達通、北醒光子等企業。
按照小米汽車的規劃,其將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去年11月,小米汽車總部落戶北京,計劃分兩期在亦莊建設一座合計產能30萬輛的汽車工廠,目前該工廠已在建設中。
伴隨著時間表越來越近,小米汽車的產業鏈版圖也越來越龐大、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