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王鑫
廣發銀行又因低價債券承銷費引發關注。
9月20日,廣發銀行公布二級資本債券主承銷商中標結果,本次共有6家機構中標,其中包括光大證券、中銀證券、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等5家券商,這5家券商作為主承銷商的服務費率分別為0.000050%(千萬分之5)、0.000046%(千萬分之4.6)、0.0001%(百萬分之1)、0.0002%(百萬分之2)、0.0001%(百萬分之1)。
據悉,此次廣發銀行二級資本債發行規模為260億元,假設平均每家承銷商可承銷43.3億元債券,按中標承銷費率計算,中銀證券費用最低,為1992元,廣發證券最高,但也僅為8660元。
與去年相比,廣發銀行的債券承銷費再次下探。2021年,廣發銀行金融債共有6家機構中標,彼時中標機構申萬宏源報出了百萬分之1的價格,中信建投的報價為百萬分之1.33,國泰君安、招商銀行的報價為百萬分之2,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的報價為百萬分之3。
“地板”承銷價此前經常出現,但如此低費率較為罕見。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2021年初,中國鐵投的債券承銷機構的報價多為萬一至萬三,這一價格在當時已算低價。2021年2月底,嘉興銀行公布中金公司競得其2021年永續債承銷項目,1萬元的中標價格令人咋舌。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債券承銷同質化嚴重,導致競爭較為激烈,容易出現低價。相較于價格,部分券商更在意業務的規模,規模越大,有利于提升公司在業內的排名,從而更有利于未來的債券承攬工作。
此外,銀行與券商之間合作較多,券商的低價承銷費可換回更多合作機會,例如,銀行可將部分資金委托券商進行管理,后者可提取管理費和超額業績提成。此外,銀行也可以認購券商承銷的其他債券,并為券商引薦更多客戶。
2021年4月,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公司債券承銷報價內部約束指引》(下稱《指引》),明確承銷機構應當建立公司債券承銷報價的內部約束線,若報價低于約束線,不僅要向中證協提交專項說明,還將面臨現場檢查。(詳見:債券承銷亂象再整治!投行報價需設內部約束線,中金1萬元“地板價”會否就此杜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