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總裁、副總裁相繼辭職,兩面針怎么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總裁、副總裁相繼辭職,兩面針怎么了?

如今的牙膏市場已難有兩面針翻身之地了。

文|青眼

日前,兩面針發布公告,宣布副總裁莫善軍辭職。就在43天前,公司董事、總裁吳堃也傳來辭職的消息。

不到50天,兩位高管接連辭職,答案要從兩面針身上尋找。自2004年上市,2006年首現虧損,至2022年上半年間,兩面針扣非凈利潤僅兩年為正數,近17年累計虧損近14億。 

高管、證券代表接連辭職

在總裁、副總裁請辭之前,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披露,今年2月,擔任兩面針證券事務代表三年多的楊敏宣布辭職,繼任者李小結僅在任職6個月后,最終選擇離開。

面對近期頻繁的人事變動,兩面針董秘在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近期人員變動為正常調整,公司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截自兩面針公告

話雖如此,外界還是不免會將高層離職,解讀為兩面針山河日下。

在9月15日的兩面針2022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看不到產品在哪銷售”“是否考慮推出王炸產品,給中國消費者一個記憶點”等問題被投資者們一一提起。問題背后是,兩面針到底靠什么賺錢,競爭力是什么。

某日化行業資深觀察人士曾對媒體表示,“不是人才,也不是商品,兩面針真正的問題是機制。”

作為柳州國企,決策鏈條較長,影響到兩面針發展。一位接近柳州市國資委的人士曾對媒體表示,重要事項兩面針需要先向其大股東柳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請示,而后向實控人柳州市國資委請示。

上市即巔峰,失敗的多元化之路

再來看實際的經營情況,據兩面針今年上半年度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約為2.91億元,去年同期約為3.68億元,同比下降21%,盈虧方面,上半年歸母凈虧損約2947.54萬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約1061.29萬元。

對于業績的下滑,兩面針解釋,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及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跌所致,并在財報中進一步說明,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虧損3172.34萬元,對公司利潤影響較大,主要是母公司持有的中信證券等股票市值變動影響。

兩面針“炒股”由來已久。早在1999年,兩面針就作為發起人參股中信證券,投資1.52億元獲9500萬股,占中信證券總股本的3.83%。此后便長期持有。2020年,因所持中信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動,兩面針從中受益3570.51萬元,成功扭轉長達14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數的局面,雖然扣非凈利潤僅為90.21萬元。

2021年,兩面針凈利潤865.83萬元,同比下滑85.08%,原因還是所持有的中信證券公允價值在當時下降2614.26萬元。

為何曾經的牙膏龍頭淪落至靠炒股維持業績的地步,事實上,這一切早有痕跡。

兩面針的前身要追溯到1941年成立的亞洲枧廠等5家小型私營肥皂廠;1956年,5家肥皂廠經公私合營組成“柳州市肥皂廠”,后又改名為“柳州市日用化工廠”。

1978年,日用化工廠牙膏車間分離,單獨組建“柳州市牙膏廠”,中國第一支中草藥牙膏在此誕生,兩面針就此開啟自己的高光時刻。

1985年,兩面針中藥牙膏年產銷量突破1億支。2001年,兩面針牙膏年產銷量突破4億支。

在1986年至2001年間,兩面針牙膏連續十五年位居國產銷量第一。有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2年,兩面針牙膏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1.16%、14.22%、16.30%。

在此時期,1992年,國際日化巨頭高露潔進入中國,隨后兩年,聯合利華收購了“中華”牙膏,佳潔士也緊隨其后進入中國。當時,面對國際巨頭們的競爭,因手握“先發優勢”,兩面針并未落下風。

2004年,兩面針作為“牙膏第一股”在A股成功上市,募資6.57億元,并在當年營收5億,創下了歷史新高。當外界都在期待它要在資本市場掀起怎樣的巨浪時,等待它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上市同年,在資本市場獲得大量資金后,兩面針就開始了多元化投資,出資2945.2萬投資揚州旅游用品有限責任公司,并在多個行業發力。

2006年,兩面針的扣非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此后,公司繼續擴展各項業務,但起色不大。

2007年,兩面針通過內部會議提出,“無產品經營不穩,無資本運作不富”的理念,并高調宣稱:“公司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取得了有效突破,已經形成出口貿易、房地產、實業及資本運營四大板塊齊頭并進,協調發展的局面。”

2009年,兩面針宣布以2.2億元投資組建柳州兩面針紙品有限公司,虧損累累的柳州造紙廠被兩面針納入囊中。

2010年至2012年,兩面針主要控股公司維持在9家,但只有3家盈利。這讓原本就陷入虧損的主營業務更是雪上加霜。

自2006年首次虧損,到今年上半年,近17年來,兩面針僅在2020年和2021年扣非凈利潤為正,其余年份都是虧損。兩面針近17年間年累計虧損近14億。(注:兩面針2006年扣非凈利潤調整前為-1.07億,調整后為5239.3萬)

截自東方財富網(兩面針部分年度業績)

回歸日化,但回不到過去

現實的碰壁,讓兩面針逐漸意識到或許回歸主業才是正確的道路。

2017年起,兩面針開始剝離副業,確定了“聚焦主業,效益先行”的經營方針,并在2019年,轉讓其在房地產開發公司與紙品紙業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受益于不良資產的剝離與中信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動,兩面針成功扭虧為盈。

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的改變,如今的牙膏市場已難有兩面針翻身之地了。

國產牙膏品牌依然占有較大份額,但榜單中卻已難見兩面針的身影。根據尼爾森零售研究數據,2021年,云南白藥、黑人、冷酸靈、舒客,分別以23.86%、20.10%、6.83%、4.88%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第二、第四和第六。據了解,兩面針的占比不超過1%。

據最新財報顯示,兩面針將其主要業務分為日化、醫藥兩個板塊。日化板塊主要從事口腔護理產品、個人洗護品、酒店日用品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醫藥板塊則主要從事藥品生產銷售。

如今,人們最容易見到兩面針的場所不是在超市賣場,而是在經濟型酒店的洗漱臺上。

財報顯示,兩面針目前在經濟型酒店領域影響力較大。據多方分析,兩面針的主要子公司兩面針(江蘇)實業公司主營酒店用品業務,該業務目前在市場的占有率穩定,并已牢牢占據酒店一次性用品細分行業的龍頭地位。

而由于受到局部疫情影響,以及國家頒布《固體廢料污染環境防治法》、“限塑令”等法規政策影響,以酒店用品為主的兩面針(江蘇)實業公司2022年上半年營收1.48億元,同比下降35.08%,凈虧損1118.47萬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483.05萬元。

目前牙膏賽道仍在不停擴容,整個口腔護理賽道,不管是漱口水、口腔噴霧、牙線、電動牙刷等等也都煥發出新商機。慢了大半拍的兩面針,終歸是回不去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兩面針

3.2k
  • 兩面針(600249.SH):2024年年報凈利潤為8109.88萬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上漲255.59%
  • 兩面針今日大宗交易折價成交876.61萬股,成交額4383.07萬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總裁、副總裁相繼辭職,兩面針怎么了?

如今的牙膏市場已難有兩面針翻身之地了。

文|青眼

日前,兩面針發布公告,宣布副總裁莫善軍辭職。就在43天前,公司董事、總裁吳堃也傳來辭職的消息。

不到50天,兩位高管接連辭職,答案要從兩面針身上尋找。自2004年上市,2006年首現虧損,至2022年上半年間,兩面針扣非凈利潤僅兩年為正數,近17年累計虧損近14億。 

高管、證券代表接連辭職

在總裁、副總裁請辭之前,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披露,今年2月,擔任兩面針證券事務代表三年多的楊敏宣布辭職,繼任者李小結僅在任職6個月后,最終選擇離開。

面對近期頻繁的人事變動,兩面針董秘在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近期人員變動為正常調整,公司經營管理一切正常。

截自兩面針公告

話雖如此,外界還是不免會將高層離職,解讀為兩面針山河日下。

在9月15日的兩面針2022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看不到產品在哪銷售”“是否考慮推出王炸產品,給中國消費者一個記憶點”等問題被投資者們一一提起。問題背后是,兩面針到底靠什么賺錢,競爭力是什么。

某日化行業資深觀察人士曾對媒體表示,“不是人才,也不是商品,兩面針真正的問題是機制。”

作為柳州國企,決策鏈條較長,影響到兩面針發展。一位接近柳州市國資委的人士曾對媒體表示,重要事項兩面針需要先向其大股東柳州市產業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請示,而后向實控人柳州市國資委請示。

上市即巔峰,失敗的多元化之路

再來看實際的經營情況,據兩面針今年上半年度財報顯示,公司上半年營收約為2.91億元,去年同期約為3.68億元,同比下降21%,盈虧方面,上半年歸母凈虧損約2947.54萬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約1061.29萬元。

對于業績的下滑,兩面針解釋,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及所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下跌所致,并在財報中進一步說明,上半年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虧損3172.34萬元,對公司利潤影響較大,主要是母公司持有的中信證券等股票市值變動影響。

兩面針“炒股”由來已久。早在1999年,兩面針就作為發起人參股中信證券,投資1.52億元獲9500萬股,占中信證券總股本的3.83%。此后便長期持有。2020年,因所持中信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動,兩面針從中受益3570.51萬元,成功扭轉長達14年扣非凈利潤為負數的局面,雖然扣非凈利潤僅為90.21萬元。

2021年,兩面針凈利潤865.83萬元,同比下滑85.08%,原因還是所持有的中信證券公允價值在當時下降2614.26萬元。

為何曾經的牙膏龍頭淪落至靠炒股維持業績的地步,事實上,這一切早有痕跡。

兩面針的前身要追溯到1941年成立的亞洲枧廠等5家小型私營肥皂廠;1956年,5家肥皂廠經公私合營組成“柳州市肥皂廠”,后又改名為“柳州市日用化工廠”。

1978年,日用化工廠牙膏車間分離,單獨組建“柳州市牙膏廠”,中國第一支中草藥牙膏在此誕生,兩面針就此開啟自己的高光時刻。

1985年,兩面針中藥牙膏年產銷量突破1億支。2001年,兩面針牙膏年產銷量突破4億支。

在1986年至2001年間,兩面針牙膏連續十五年位居國產銷量第一。有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2年,兩面針牙膏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11.16%、14.22%、16.30%。

在此時期,1992年,國際日化巨頭高露潔進入中國,隨后兩年,聯合利華收購了“中華”牙膏,佳潔士也緊隨其后進入中國。當時,面對國際巨頭們的競爭,因手握“先發優勢”,兩面針并未落下風。

2004年,兩面針作為“牙膏第一股”在A股成功上市,募資6.57億元,并在當年營收5億,創下了歷史新高。當外界都在期待它要在資本市場掀起怎樣的巨浪時,等待它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上市同年,在資本市場獲得大量資金后,兩面針就開始了多元化投資,出資2945.2萬投資揚州旅游用品有限責任公司,并在多個行業發力。

2006年,兩面針的扣非凈利潤首次出現虧損,此后,公司繼續擴展各項業務,但起色不大。

2007年,兩面針通過內部會議提出,“無產品經營不穩,無資本運作不富”的理念,并高調宣稱:“公司多元化戰略的實施取得了有效突破,已經形成出口貿易、房地產、實業及資本運營四大板塊齊頭并進,協調發展的局面。”

2009年,兩面針宣布以2.2億元投資組建柳州兩面針紙品有限公司,虧損累累的柳州造紙廠被兩面針納入囊中。

2010年至2012年,兩面針主要控股公司維持在9家,但只有3家盈利。這讓原本就陷入虧損的主營業務更是雪上加霜。

自2006年首次虧損,到今年上半年,近17年來,兩面針僅在2020年和2021年扣非凈利潤為正,其余年份都是虧損。兩面針近17年間年累計虧損近14億。(注:兩面針2006年扣非凈利潤調整前為-1.07億,調整后為5239.3萬)

截自東方財富網(兩面針部分年度業績)

回歸日化,但回不到過去

現實的碰壁,讓兩面針逐漸意識到或許回歸主業才是正確的道路。

2017年起,兩面針開始剝離副業,確定了“聚焦主業,效益先行”的經營方針,并在2019年,轉讓其在房地產開發公司與紙品紙業公司的大部分股權,受益于不良資產的剝離與中信證券的公允價值變動,兩面針成功扭虧為盈。

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的改變,如今的牙膏市場已難有兩面針翻身之地了。

國產牙膏品牌依然占有較大份額,但榜單中卻已難見兩面針的身影。根據尼爾森零售研究數據,2021年,云南白藥、黑人、冷酸靈、舒客,分別以23.86%、20.10%、6.83%、4.88%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第二、第四和第六。據了解,兩面針的占比不超過1%。

據最新財報顯示,兩面針將其主要業務分為日化、醫藥兩個板塊。日化板塊主要從事口腔護理產品、個人洗護品、酒店日用品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醫藥板塊則主要從事藥品生產銷售。

如今,人們最容易見到兩面針的場所不是在超市賣場,而是在經濟型酒店的洗漱臺上。

財報顯示,兩面針目前在經濟型酒店領域影響力較大。據多方分析,兩面針的主要子公司兩面針(江蘇)實業公司主營酒店用品業務,該業務目前在市場的占有率穩定,并已牢牢占據酒店一次性用品細分行業的龍頭地位。

而由于受到局部疫情影響,以及國家頒布《固體廢料污染環境防治法》、“限塑令”等法規政策影響,以酒店用品為主的兩面針(江蘇)實業公司2022年上半年營收1.48億元,同比下降35.08%,凈虧損1118.47萬元,而去年同期凈利潤為483.05萬元。

目前牙膏賽道仍在不停擴容,整個口腔護理賽道,不管是漱口水、口腔噴霧、牙線、電動牙刷等等也都煥發出新商機。慢了大半拍的兩面針,終歸是回不去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顺义区| 奉新县| 麻栗坡县| 定安县| 顺平县| 溧水县| 株洲市| 康乐县| 高雄市| 布尔津县| 尼木县| 清丰县| 湘乡市| 繁峙县| 瑞金市| 大丰市| 子长县| 兴隆县| 松桃| 大荔县| 安徽省| 宁安市| 枝江市| 肇庆市| 固始县| 黑河市| 察雅县| 松滋市| 新民市| 中宁县| 新丰县| 海安县| 平谷区| 济阳县| 呼伦贝尔市| 绥德县| 山东省| 岑溪市| 乌拉特中旗| 江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