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投財經
9月19日,國家發改委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增加中秋、國慶節等節日市場供應,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投放了兩批中央豬肉儲備,近日還將投放第三批儲備,并指導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豬肉儲備。預計9月份國家和各地合計投放豬肉儲備20萬噸左右,單月投放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經歷上一次豬周期過后,當前生豬價格已然恢復到一個較高的水平,生豬養殖單頭利潤也高于了歷史平均水平。本次的放儲也是為了防止產能過快增加而做出的應對措施。目前生豬市場情況如何?業內的公司是否存在機會?
01 生豬價進入上行周期,企業布局機會來臨
自2006年以來,我國總共經歷了4輪豬肉價格的波動周期,每一輪周期的維持時間大概在4年左右。最近一次的豬周期從2018年4月開始,由于非洲豬瘟導致豬肉的供給缺口擴大,加速行業底部產能出清,進而大幅度提高了豬肉價格,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超級豬周期”。國家也在2018年以來頻繁的使用豬肉放儲來調整豬肉價格,來減緩豬周期的進程速度。
隨著豬瘟退去,產能跟上,上輪豬周期在2021年底觸達周期底部,截至2021年10月,國內22個省的生豬均價跌至10.78元/公斤,為周期地點。盡管依舊存在部分流行病,但大型養殖場對于豬瘟的掌控力得到明顯提升,生豬出欄率受影響較為有限。自二季度以來,豬肉價格隨周期波動開始上漲,截至9月初,生豬價格在23元/公斤附近,豬肉價格在30元/公斤左右。
相較于上輪周期,本輪豬周期不存在非瘟這樣的強烈外來刺激因素,而國內的生豬養殖政策自2020年以來以保供為主,盡管產能的提升導致豬價下跌,但在國家的收儲/放儲政策下波動較為平緩。在本輪豬周期不發生大規模疫病以及政策不發生轉向的前提下,本輪豬周期的價格波動將維持平穩上行。
從歷史來看,進入三季度以后豬肉會進入消費旺季,隨著需求提升導致豬肉價格會有所走高。而隨著各地疫情的走穩,上海解封和北京、深圳等地的疫情穩定使餐飲復蘇、外出消費恢復正常,居民的生活穩定將有利于豬肉消費的恢復。
從時間段來看,如果將豬周期平均的分為上半/下半來看,目前生豬的價格上升趨勢無疑還沒有結束。正常而言,豬周期是通過繁母豬存欄——商品豬出欄——豬肉供給的鏈條逐級傳導,最終造成豬肉價格的周期性波動。以2021年10月底為豬價最低點計算,截至2022年8月底,生豬價格上行時間為10個月,豬肉企業仍有充足的時間受益于豬周期上行帶來的利潤增長。
02 二季度豬企仍處虧損,三季度業績盈利可期
日前,國內生豬養殖業龍頭企業牧原股份披露了2022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442.68億元,同比增長6.57%,共實現生豬出欄3128萬頭,同比增長79.39%,上半年實現歸母凈虧損66.84億元。
細分來看,公司2022年Q2扣非前虧損分別為51.8億元、15.0億元,二季度環比虧損明顯改善。在經歷了15個月的下行期后,國內豬肉價格自2022年4月開始有明顯上漲,公司業績也自此出現明顯的轉折。根據2022年7、8 月報,公司生豬銷量459.4萬頭、488.7萬頭,商品豬銷售均價21.33元/公斤、20.94元/公斤,育肥豬完全成本降至15.5元/公斤。根據華安證券測算,公司7.8月份生豬業務經歷分別為28.3億元、29.2億元。
從另一家較小的生豬企業來看,天邦食品2022年H1實現營收39.26億元、同比縮減29.97%;上半年總共出欄207.90萬頭,同比增長12.30%;生豬銷售預計價格為13.83元/kg,實現歸母凈利潤5.83億元,同比增長189.65%。值得一提的是,天邦食品在2022年上半年出售了子公司實現盈利,扣非后公司虧損8.23億元
相較于規模較大的牧原股份,天邦食品的年產能較少,通過自建+租賃+合作農戶可實現育肥產能年出欄1000萬頭;能繁截至6月底存欄30+萬頭,但較小的規模能夠快速的調整成本,通過降低低死淘率和料肉比以及豬場舒適度改造提升生產指標等多種方式從而改善成本,根據公司預計,預計今年公司全成本有望降低至16元/kg左右。
從A股上市豬肉企業來看,除了天邦食品因出售自子公司獲得投資收益實現盈利以外,其他企業在2022年上半年均造成了虧損。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在二季度實現了養殖效率的明顯提升,成本也因此邊際明顯改善。展望下半年,隨著豬價上行,企業養殖成本有望在原材料價格回落的背景下繼續下降,優化,豬企盈利回升、業績改善應是確定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豬肉的上漲趨勢存在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被打斷趨勢。食品項目作為我國CPI構成的主要因子之一,豬肉價格對CPI的影響較為顯著。隨著新一輪朱周期的開啟,2022年下半年國內CPI或許會面臨一定的上行壓力。而國內經濟正值較為敏感的時期,因此豬肉放儲的價格調整或會成為抑制CPI上行的手段之一。
有外界因素的影響,豬肉價格上漲以及供給端的需求對消費板塊的業績改善就難言絕對,豬企在下半年的盈利終究還是需要考慮單豬成本與收益的平衡。但毫無疑問,在豬價高位的情況下,生豬養殖企業的業績彈性將會逐漸顯現,對應產業鏈或許會帶動更多消費企業的崛起,有關剛需消費企業的近期表現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