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互聯網深度點評
作為漫畫賽道中最大的獨角獸,快看有著極大的野心。
在2021年快看產品升級發布會上,快看創始人陳安妮提出“做國漫就是做文化芯片”這一概念。
今年年中的快看國漫發布會后,創始人陳安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對“文化芯片”做了深度解讀,指出“國漫就像科技領域的芯片一樣,承載著中國的文化、價值觀,海外也能夠通過國漫了解中國和喜歡中國文化?!?/p>
快看以“文化芯片”之名出海,可以看出其是想在文化領域,在海外“打出”一片新天地。
一、航向“藍?!保瑢ふ摇按竺貙殹?/h4>
快看漫畫成立于2014年12月,7年多時間已經經歷了6輪融資,頗受資本喜愛。在國內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CIC報告顯示,快看的月均活躍用戶超過了4000萬人,在國內排名第一,超過行業第二名至第六名之和。
在出海方面,自2018年起,快看開始探索國漫出海路徑。今年年中發布會上,快看表示其授權的近400部國漫作品已登陸全球80家發行渠道合作方,翻譯成12種主流語言,覆蓋近200個國家和地區。
快看在國內市場做的不錯的同時選擇進入海外市場,與時代背景脫不開關系。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2019年期間我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逐年增長,但增速逐年放緩。尤其是2017年之后,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增速明顯放緩,行業天花板逐漸顯現。
國內網絡漫畫市場規模同期雖屬于增長狀態,體量擴大了近十倍,但增速同樣也在下滑。2020年,中國網絡漫畫市場規模達到33.5億元,同比增速僅25%。
埃森哲的研究表明,那些持續保持卓越績效的企業,正是那些能夠及時不斷地跳躍到新增長曲線的企業。在國內漫畫行業已經有“天花板”預兆之際,尋找新的市場來為企業帶來新增長曲線無疑是正確的做法。
而海外市場就成了快看等一眾漫畫應用尋找的新市場。
受限于時代背景,海外漫畫市場常年被日漫、美漫、韓漫占據,國產漫畫出海作品并不多,海外漫畫市場中承載中國文化作品的這一細分市場屬于藍海市場。例如仙俠、國風類作品就是國漫獨有。
這一情況正如國內互聯網企業大多偏居于國內,而海外市場同樣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字節跳動tiktok的成功就證明了這一點。在“文化輸出”概念逐漸興起的同時,國漫作為文化的一種承載形式,出海也是順應時代之舉。
同時,據市場研究公司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數據顯示,疫情和不斷增長的將互聯網用戶促進了在線漫畫需求的提升,2021年全球在線漫畫市場規模增長到73.6億美元,并預計以6.1%的復合增長率繼續增長,到2028年將增長至111.2億美元。
持續增長的市場規模以及海外承載中國文化作品市場尚屬藍海等現狀對于國內漫畫出海依舊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在國內漫畫市場增速放緩之際,為了企業第二增長曲線這一“大秘寶”,快看也航向海外市場“藍?!薄?/p>
二、藍海火熱,卻難躋身行業頭部
查詢過往漫畫行業的信息可以發現,快看有很多同行也早早開始布局出海業務。
騰訊動漫此前對旗下漫畫IP動畫化時,就曾與日本動畫合作。例如《一人之下》、《從前有座靈劍山》等作品均為中日合拍,《狐妖小紅娘》漫改動畫重新剪輯后曾在日本電視臺播放。騰訊還曾在海外低調上線一款漫畫應用《WeComics》,初上線時曾在東南亞部分地區取得不錯的成績。
快看開始布局出海的2018年,也已經有很多垂類企業瞄準漫畫出海。2018年1月,廈門賽德沃克上線國漫平臺Web Comics,通過翻譯的形式將國漫推向英語區市場。2018年6月,上海若谷信息上線Manga toon,以東南亞為切入市場,陸續上線英文版、印尼版等內容。
大廠也不曾忽略漫畫出海。嗶哩嗶哩漫畫海外版Bilibili Comics于2021年4月上線,據Sensor Tower數據顯示,該應用下載量已經超過1000萬;字節跳動于今年年初在日本上線Fizzo Toon,布局漫畫出海。
今年7月份,快看宣布推出海外版APP,漫畫出海依舊火熱。到了8月,國漫出海企業TeamJoy獲日本TMS娛樂投資,該公司也是致力于將華語內容推向日本市場。
然而,國漫出海應用這么多,真正能躋身行業頭部的好像并沒有。Blibili Comics雖然憑借在社交應用上投放廣告獲得不低的下載量,但變現能力仍有待觀察。騰訊曾暫停WeCmoics的出海嘗試,字節跳動在日本地區的Fizzo Toon下載量也十分慘淡。
國內漫畫應用出海失敗的原因,或許與海外較為成熟的漫畫市場有關。
日本漫畫時常涌現出影響全球的現象級作品,例如近些年的《鬼滅之刃》、《間諜過家家》、《咒術回戰》等作品,正接替者《海賊王》、《七龍珠》等老一代作品繼續統治全球。韓國漫畫利用條漫這一形式,試圖對日本漫畫彎道超車,Piccoma出海日本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歐美漫畫市場,則有著DC、漫威等公司掌握的巨多IP資產,近幾年漫威電影雖然拉垮,但也不妨礙其躺著賺錢。
同時,出海對于各市場的漫畫應用來說,越來越重要。日本集英社曾宣布明年開始旗下海外應用將會在漫畫更新時同步上線英文版,漫威官方漫畫應用也曾推出中文版“漫威無限”。
面對競爭激烈的漫畫市場,快看漫畫出海要面臨的挑戰還有很多。在出海漫畫應用紛紛折戟的情況下,快看漫畫出??赡軙媾R與“前輩”相似的命運。
三、快看出海,重點在內容
回看快看漫畫出海過程,從嘗試出海到發布“哥倫布計劃”,再到現在推出獨立海外漫畫APP??炜绰嫷某龊2⒉皇侵苯右云脚_出海的,而是作品“打頭兒”。通過與海外漫畫平臺、渠道建立合作的方式,讓作品先出海。
據快看漫畫公布的信息顯示,《超能立方》登上日本piccoma平臺新作榜第一;《閃婚總裁契約妻》登上韓國naver周榜第一;《一代靈后》登上英語圈tapas平臺付費版第一。快看的很多作品出海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得到作品漫畫出海成功案例印證之后,快看漫畫再選擇以平臺的形式出海,出海之路較為穩妥。
可面對出海將要面臨的挑戰,究竟什么才是出海漫畫應用最大的倚仗呢?
在今年年中發布會后,快看創始人陳安妮在接受藍鯨財經、36氪等媒體采訪時,曾提到要做國漫界的奈飛,出海業務規劃類似于迪士尼樂園。而這兩者的成功,與其優質的內容基礎脫不開關系。
另一方面,從同行的成功也能看出,優質的原創內容供給,是平臺成功的關鍵。
據APP Annie數據顯示,除中日韓以外的英語市場位列第一的是2014年Naver旗下的LINE Webtoon。而LINE漫畫旗下《與神同行》《他人即地獄》《整容液》《女神降臨》等原創韓漫為其獲得了不小的營收。
而另一韓漫頭部平臺Kakao Piccoma是日本乃至全球營收最多的在線漫畫平臺。雖然也收錄了很多出版社的人氣漫畫,如《咒術回戰》《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等作品,但在去年的大多數營收都來自于韓國漫畫家原創作品,占據1.3%內容比例的韓漫貢獻了超40%的營收,《我獨自升級》的更是獲得超10億營收成為平臺最吸金的作品。
從此前作品出海取得的成績來看,快看的原創內容能力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無論是將快看的作品與國內同行比,還是與國外同行比,快看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與國內平臺對比來看,騰訊動漫有《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嗶哩嗶哩漫畫憑借《天官賜?!烦龊R踩〉貌诲e的成績,而快看漫畫自成立以來,僅有一部《快把我哥帶走》出圈,近兩年發布的年中片單,漫劇也多是網文改編,且收到韓國資本投資后,平臺內韓漫也多了起來。
與國外平臺對比來看,快看漫畫沒有一部現象級作品,與《鬼滅之刃》《我獨自升級》等作品的影響力相差甚遠。
同時,快看的原創內容供給能力還遭受著浮躁的創作環境、游戲原畫高薪、漫畫新人與公司之間的矛盾等影響,快餐式漫畫充斥平臺,漫畫創作者收入頭尾差距巨大,快看優質作品只會越來越少。
總的來說,快看選擇出海,是在為企業尋找增量,但國內漫畫應用出海卻并不成功。面對海外市場存在的挑戰,快看漫畫優質原創內容的供給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當“文化芯片”,就要有“文化芯片”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