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消費財研社
日前,茶顏悅色一門店英譯名“Sexytea”引發巨大爭議。
9月17日,茶顏悅色對此事做出回應,聲明稱決定撒下近日新開門店的Sexytea標識,并在后期的新店中不再沿用該英文名。確定新名稱后,也將對茶顏現有門店英文標識進行逐步選代。
茶顏悅色聲明
9月15日,#茶顏悅色南京新店招牌引爭議#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一位網友注意到,茶顏悅色南京一新開門店外墻上有標有“SexyTea”的英文招牌,并認為這樣的英文表述配上古典的女子形象會引發不好的聯想。
此事一經發酵,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很多網友認為茶顏悅色此舉不妥,“僅僅談詞組Sexy Tea沒啥,但配合上女子圖案,就有點擦邊球了”。
部分微博網友觀點
新消費財研社注意到,目前茶顏悅色關聯公司湖南茶悅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尚未申請注冊“Sexy Tea”商標。但商標信息顯示,此前一自然人曾申請注冊“Sexy Tea”商標,但該商標目前處于“無效”狀態。
據該商標的駁回復審決定書顯示,申請商標為字母組合“SEXY TEA”,其中“SEXY”、“TEA”均為常見英文單詞,“SEXY”譯為“性感的、色情的”,其含義不健康,格調不高,指定使用在茶館等復審服務項目上易造成不良社會影響,已構成《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指不得作為商標使用的情形。
對于茶顏悅色的“SexyTea”招牌,南京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在實際執法過程中,很難判定商家使用的廣告或商標是否違規。如果廣告或商標的用圖、用語略顯低俗,或者容易給消費者帶來不文明的觀感,則存在打擦邊球的嫌疑,商家應該做出整改。
而事實上,茶顏悅色已經多次被指"廣告用語不妥,不尊重女性" ,并被官媒點名批評。
2021年2月,有網友表示茶顏悅色在產品包裝上標注“買奶茶的美女很多,如果你碰巧認識了一個,可以小聲告訴我們的小伙伴,我撿了一個簍子?!边@句話涉嫌物化女性。
而后,茶顏悅色發布聲明稱,茶顏悅色長沙話主題貴胄杯上因 " 撿簍子 " 這句長沙俚語的不妥造句給大家帶來的糟糕觀感致歉,表示將立即召回這一批長沙話主題馬克杯,還會認真反思這次事件產生背后的原因,從創作尺度、創作管理、產品管理等各個環節去改進。
此外,茶顏悅色旗下品牌知乎茶也的產品包裝上,也曾出現“官人我要”這樣的詞語,并在旁邊印上讓人產生不好聯想的符號。茶包下方一段關于“套路”的文字結尾為:“撩人從這一套開始吧!”,引起爭議后品牌方道歉并下線了相關產品。
針對“茶顏悅色廣告創意被疑侮辱女性”一事,人民網曾評論稱:“品牌在做宣傳營銷時,都有其想要表達的主題,但廣告是面向所有人的,自然要考慮絕大部分人的感受。不能為了宣傳效果,而忽略可能會造成的社會影響。在營銷上搞創意、抖機靈無可厚非,但不可破了底線。守法遵規,尊重公序良俗是紅線也是底線。任何試圖挑戰公眾底線、突破幽默邊界的手段、套路,不僅添不了彩,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新消費財研社了解到,茶顏悅色起源于長沙,品牌所屬公司湖南茶悅文化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為呂良、孫翠英夫婦,法人代表呂良為其實際控制人。
茶顏悅色以茶飲和甜品為主打,根據港粵臺的飲品創意奶茶店,運用復合創新思維順勢推出的最新一代立體復合型餐飲業態。截至今年8月,茶顏悅色已在長沙、武漢、常德、重慶和南京等五座城市中開設門店,人氣不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份南京首家茶顏悅色開業之時火爆異常,甚至出現了凌晨四點排隊,黃牛炒作的現象,茶顏悅色也因此沖上了熱搜。
據《中國商界》報道,網上流傳的兼職招聘信息顯示,南京門店招聘茶顏悅色排隊充場人員,工資日結70元,但官方并未給予正面回應,門店排隊區域還樹立了廣告牌表示不認同任何形式的代排隊、代購等行為。
這非同尋常的景象并非南京店獨有,結合此前茶顏悅色在武漢、深圳、重慶新店開業時“似曾相識”的情形,讓很多網友質疑茶顏悅色是不是在“自導自演”。
茶顏悅色稱,網上的爭議很多,類似雇人排隊、請代購炒作等等讓大家看著不舒心的話題。“排隊”對于我們的第一反應,是被認可后的誠惶誠恐,會有限購的動作來抵制“代購和倒賣行為”。茶顏悅色表示,將對南京的兩家門店做出營業時間的調整,希望大家錯峰來喝茶。
公開信息顯示,茶顏悅色在營門店約480家,從近一年來品牌整體擴張情況來看,茶顏悅色的開店速度不及關店速度。數據顯示,在2021年11月時,茶顏悅色門店數量有近560家,而發展至今年8月初,門店僅剩近443家。
從2018年-2021年,茶顏悅色共經歷了四輪融資,目前融資輪次處于B輪,具體融資金額尚未披露,投資方包含五源資本、元生資本、源碼資本、順為資本、天圖投資。
同時,近兩年來茶顏悅色加快了門店擴張動作,在營銷手段上也越來越大膽。無論是幾次廣告語引發的爭議,還是新店開業被質疑“饑餓營銷”,輿論走向暫且不論,茶顏悅色都在事件發生后收獲了一大波流量。
法制日報評論稱,一支廣告,一塊招牌,看似是品牌自我宣傳的小問題,實則存在價值觀是否被正確傳遞的大隱患。雖然品牌在做營銷宣傳時需要突出主題和賣點,但是使用健康向上的廣告表現形式,始終是企業在宣傳中應盡的法定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