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熹瓏
當上半場的食品加工、生鮮速凍和餐飲行業還未分出勝負,預制菜這把火已經燒到家電市場。9月15日,格蘭仕推出全球首創的預制菜微波爐,設備可針對主食、肉類、湯羹等預制菜種類進行加熱。
當天,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成立預制菜智能烹飪設備專委會。在行業規范化方面,預制菜設備也被拉入行業“朋友圈”。
預制菜風口下,智能烹飪設備也從冷門走向大眾。在今年8月舉行的廣州博覽會上,新增的預制菜版塊也展出自動煮面爐、煮面機和電熱煮飯柜等多款自動化烹飪設備。
在萬億市場里“賣水”
作為當下熱點,預制菜成為各類企業加碼投注的賽道,無論是農產品生產端、還是食品加工端,亦或是電商銷售端,都有相應布局。
而家電企業,尤其是廚電企業,更因為與預制菜存在直接的關聯性而“近水樓臺先得月”,智能生產、智能烹飪領域熱度紛紛提高。
不少行業龍頭早已看上這門生意。9月7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透露要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今年以來,老板(Robam)發布了智能炒菜鍋等數字廚電;科沃斯集團旗下的添可品牌,前后推出食萬智能料理機3.0和食萬凈菜,也將于年底推出商用智能料理機。
雖然第一批預制菜企業還未盈利,市場反響也不如預期熱烈,但并不妨礙眾多玩家持續入局,餐寶典NCBD數據顯示,預計預制菜這個“萬億級”市場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152億元,增速達32.4%。
預制菜的生產、制作等環節自然離不開相關工具和設備。作為以家用微波爐起家的家電龍頭,格蘭仕發展至今已成為涵蓋多種家電產品的大型家電企業,在切入預制菜賽道時也選擇了傳統最有優勢的產品,將推出家用版和商用版微波爐。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字經濟分會副會長高澤龍提到,這一做法符合“賣水”的邏輯:“格力、格蘭仕提供這樣的專業工具,就像是大家都去淘金,格力不去淘金,但是賣水給淘金人,也是一種討巧的做法。”
“從餐飲這個大產業來說,包括的產業細分非常多,餐廚設備與工具就是其中的一個細分。格蘭仕推出預制菜微波爐、格力電器成立預制菜裝備制造公司,并不是什么跨界布局,是業務的自然延伸和產品的更新升級。”實用金融商學執行院長羅攀告訴記者。
尋找第二曲線
當前,家電行業市場格局基本形成,行業競爭進入白熱化,增長乏力。這種情況下,預制菜設備也被視為扛起新市場大旗的關鍵。
壹覽商業創始人楊宇表示,預制菜設備的興起,其實是消費需求飽和、白電競爭白熱化的結果:“一方面,樓市低迷,經濟下行,造成白電消費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白電競爭激烈,利潤也透明,價格競爭激烈。”
《2021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規模為8811億元,同比增長5.7%,整體規模與2019年的水平相當。
奧維云網(AVC)研報指出,今年“五一”促銷期,廚房場景各品類家電與熱水器國內線下市場的零售額同比下滑22.3%。
在白色家電市場飽和、增長緩慢之下,商家迫切尋找新的增長曲線。此前,海爾智家結合智能烤箱業務推出北京烤鴨的預制菜,也曾把觸角伸向車聯網;而美的則在汽車零部件、機器人領域下了不少功夫。
熱門賽道成為尋找轉機的所在。以光伏項目為例,家電行業的大玩家幾乎不同程度跨界光伏,包括TCL、創維、美的等,涉足光伏玻璃、單晶硅片、光伏組件等各個環節。
現下預制菜智能烹飪設備的市場相對空白,讓不少家電商家對其“虎視眈眈”。
目前,預制菜主要分為即食、即熱、即烹、即配四類,也給傳統廚電企業打開了新的細分賽道,烹飪設備、冷鏈設備、質檢設備等都可以成為家電切入的方向。
“預制菜行業具有萬億級的市場規模,即將步入高速發展和增長期,對預制菜相關裝備器械需求量激增,家電企業布局預制菜設備領域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還可以實現業績高速增長。”艾瑞咨詢專家顧問、天使投資人郭濤表示。
未來,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的日益重視,C端預制菜烹飪設備市場或將迎來發展的高峰期。“預制菜行業的蓬勃發展將促進廚電企業快速變革,引導企業開發針對預制菜的特性清洗、加工、儲存和制作類的家電產品,短期內中小餐飲企業是預制菜設備主要的需求市場。”郭濤說。
預制菜未“熟”
值得注意的是,預制菜雖然增速快,但仍有不少槽點不可忽視,例如盈利困難、缺乏行業標準、資本一哄而上等。
幾家已入局預制菜的食品行業凈利率普遍不高。今年上半年,龍大食品凈利率僅有0.53%,國聯水產和上海梅林分為僅有1.37%和2.62%。而部分龍頭仍處于虧損狀態,包括溫氏股份、圣農發展、唐人神。
這一凈利率遠低于火鍋市場的13.7%,也低于西餐及休閑餐飲市場的11.13%和快餐市場的11.12%。
下半年以來,陸正耀的預制菜品牌“舌尖英雄”、西貝“賈國龍功夫菜”、“趣店預制菜”加盟店紛紛躲不過“關門潮”,也暴露了預制菜無序競爭等問題。
目前,預制菜設備更屬于小眾市場,首先在價格上就不占優勢。
格蘭仕新發布的家用預制菜微波爐售價為999元,而商用款售價甚至達到4999元。相比之下,格蘭仕熱銷的普通微波爐定價僅在300-500元區間。
上文提到的添可食萬智能料理機3.0售價甚至近6000元。這些新興產品的價格多少有點讓人“望而卻步”。
目前,添可的食萬凈菜業務仍未實現盈利,而食萬智能料理機銷量尚未達到10萬。
預制菜可以劃分為生產、加工、儲藏、運輸、配送、銷售等幾個環節。其中,冷鏈設備是最主要的需求設備。截止到目前,我國共有3.3萬家相關冷鏈設備企業。
這意味著,格蘭仕和格力電器等企業并不占先發優勢,面臨著一定的試錯風險。
此前,格力曾以“多元化發展”為戰略,試圖在空調以外的市場打出一片天地,先后進軍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和芯片等領域。
不過,格力手機、格力鈦、格力芯片很快就“銷聲匿跡”,格力也被外界稱為“蹭熱點”。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工業制品”銷售收入28.88億元,占公司營業比重的3.03%。該塊業務占比過低,難以與現有的空調、家電產品業務形成協同效應。
提供供應鏈設備,而不是直接對消費者,有助于在幕后獲得更多的市場優勢。一如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賣電池的寧德時代賺得甚至比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更多。
但是,目前國內預制菜行業仍未“熟”,對于白電行業來說,預制菜設備或許尚難扛起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