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酒網
“將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結果,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重點整治赤水河茅臺鎮白酒企業污染。”
2021年12月5日至2022年1月5日,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貴州省開展了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并于2022年3月18日向貴州省委、省政府反饋了《貴州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
貴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組織制定《貴州省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明確了整改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整改目標和具體措施。
9月16日,貴州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整改方案》具體內容,其中多項關系酒業生產發展,引發行業關注。云酒頭條(微信號:云酒頭條)梳理其中關鍵信息的同時,也試圖總結其對貴州酒產業未來發展的諸多影響。

鐵腕治理,持續壓實生態環保責任
《整改方案》明確,積極推動生態環境系統治理,著力促進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推進改革創新、建章立制,加快補齊環境治理能力短板,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針對督察指出的4個方面問題,《整改方案》細化分解出58項整改任務,逐項明確整改目標、整改時限、整改措施、責任單位和驗收單位,形成整改任務清單,提出了六個方面整改措施,明確了五個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切實學習貫徹高層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指示批示精神、決策部署,系統謀劃統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
二是通過黨委常委會會議、政府常務會議、部門黨組(黨委)或辦公會議等形式,定期聽取和研究部署生態文明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等工作,及時協調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全年不少于4次。
三是堅持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要求,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目標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將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履職情況作為黨政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依據。
四是深入推進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定期開展例行督察,對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行業以及其他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專項督察。
五是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失職失責問題,依規依紀依法實施監督問責,層層壓緊壓實屬地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此前,貴州對生態環境保護任務便涉及到省內十個縣將不以GDP為考核方向。此次出臺的《整改方案》,顯然是將這一理念擴大到了全省,將生態保護與地方政府政績高度關聯,足見貴州對生態治理的鐵腕決心。
事實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貴州人民,在千百年的生產實踐中,早已將保護生態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終是“兩山論”的實踐者。將大生態作為貴州三大發展戰略之一,也從此奠定貴州生態發展的基本方向。
采取市場化、法治化,和必要行政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貴州省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任務清單》(以下簡稱《整改清單》)具體項目中,仁懷生態環境治理和白酒產業治理被放在了開頭。
“推進白酒產業綜合整治,加快促進白酒產業規范發展、促進轉型升級,解決白酒企業無序發展問題,依規依法整改違法占用耕地林地問題,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并長期堅持。”
文件強調,位于赤水河中游的仁懷市白酒企業違法建設、破壞生態問題時有發生,對流域生態環境持續造成威脅,提出了整改目標和時限和6條具體整改措施。
1. 制定印發《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產區保護規劃》《關于推進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產業規范發展的意見》《仁懷市醬香白酒產業污染綜合整治行動方案》,引導白酒產業合理布局、加強行業準入、規范市場秩序、強化結構調整、堅持系統治理、完善監管體系,推動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2. 對仁懷市白酒生產企業使用土地(含林地)、取水許可、水土保持、生產許可、環評和排污許可等相關手續全面核查,依規依法查處違法使用土地(含林地)等行為,限期消除違法狀態。
3. 仁懷市配套制定出臺深化白酒產業綜合治理實施意見,配套相關獎補、兼并重組、清理退出等工作方案和政策措施,推進白酒產業有序發展。
4. 清理整治一批,對無相關行政許可、不符合規劃及產業結構調整要求的酒企實施清理整治。
5. 改造提升一批,對符合產業規劃和結構調整要求的酒企,按照《仁懷市醬香白酒污染治理規范(試行)》要求完成改造提升。
6. 兼并重組做大一批,按照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產業發展規劃和相關要求,采取市場化、法治化和必要行政手段,引導推進酒企就地整合和兼并重組,做大市場主體,規范白酒產業發展。
據了解,仁懷已完成51家酒企(作坊)兼并重組,對保留的酒企實施“四改造、一建設、四提升”,目前已驗收通過728家。其中687家改造酒企的33589個窖池,成為白酒廢水集中處理廠8座、核心產區工業廢水收集處理全覆蓋。
今年,仁懷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在酒業政策方面特點更加鮮明,更注重產業治理、生態保護、要素保障等問題。一些治理細則也是首次公布,更注重闡釋產業發展的協調性、可持續,從目標導向轉為生態導向、過程導向。
此次《整改方案》針對“仁懷問題”對癥下藥,無疑又一次提升當地生態保護水平,保障白酒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赤水河茅臺鎮白酒企業污染,成為重點整治對象
在《整改清單》中,赤水河流域環境治理被多次提及,責任單位多在遵義市、畢節市兩市。“流域生態保護形勢嚴峻”“生態恢復考慮不足”“水庫工程違規建設”“自然保護地違法違規建設”等問題屢禁不止。
針對每一條問題,貴州都制定了詳細的整改措施,概要如下。
1.編制赤水河、烏江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攻堅行動方案,推進赤水河、烏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鞏固提升水質達標率。
2.重點整治赤水河茅臺鎮白酒企業污染。建設完善企業廢水處理設施,產能2000千升/年以上的白酒企業具備條件的優先自建廢水收集處理設施,產能1000-2000千升/年的白酒企業,具備條件的應建均化池、沉淀池等前處理設施。
3.建設完善赤水河茅臺鎮白酒產區廢水收集處理設施,進一步優化集中廢水處理體系,廢水處理設施應配套建設惡臭氣體收集處理設施。完善工業廢水收集管網和雨水管網建設,推進產區雨污分流工程。完善白酒企業污水收集管網與集中連片處理設施管網建設,打通管網建設“最后一公里”,實現管網全覆蓋。
4.完善仁懷市中心城區、茅臺鎮區生活污水管網,建立污水管網巡檢維護制度,加強日常巡檢維護,及時清淤、清堵,消除生活污水直排河道問題。
5.開展赤水河流域茅臺鎮支流溪溝整治。清理整治河道內管道,拆除各類廢棄管道,對廢水收集主管網、企業接入管道進行標注,解決管道錯接、亂接、混接問題。清理河道內淤泥、垃圾、渣土和廢棄物,消除黑臭現象,保障河道環境整潔美觀。
6.強化赤水河流域環境監管,逐步推進重點企業取水、排水、管網收集和重點溪溝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仁懷市白酒企業綜合監管大數據平臺建設,探索建立水平衡自動監控系統。
實際上,近年來貴州先后對赤水河流域實施了多項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2011年,貴州省就頒布施行了《貴州省赤水河環境保護條例》。在赤水河“水政”上,貴州無論是力度、廣度,還是時間長度,放眼全國生態保護都是十分領先和積極,成效也十分顯著。
今年3月,貴州省生態環境廳發布《貴州省赤水河流域醬香白酒生產環境保護條例(草案)》,對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提出了多項措施。
“對赤水河流域年出欄生豬50頭、肉牛15頭、羊100只、禽1000羽以上的養殖場(戶)進行排查,建立臺賬。”在《整改清單中》,可以明顯感受到赤水河治理的全面化、精準化、精細化。甚至對流域內的養殖場、生活污水、煤礦廢水都進制定了詳細了標準,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體現了貴州赤水河治理的“一細到底”“一清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