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我國經濟有望恢復向好,運行在合理區間
國家統計局9月16日發布了8月份宏觀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8月份,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疫情散發多發、極端高溫天氣等多重超預期考驗,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力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加快釋放政策效能,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多數指標好于上月。付凌暉認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支撐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一系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措施效能加快釋放,我國經濟有望恢復向好,運行在合理區間。付凌暉指出,各地繼續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望降低疫情的不利影響,保持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促進供需銜接的改善。
國家衛健委回應“消滅蚊子”:探索經濟適用蚊蟲防控技術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9月13日消息,針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全面消滅蚊子的建議,國家衛健委日前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5749號建議的答復》稱,對于滅蚊技術,2008年以來,國家重大專項課題支持對重要病媒生物監測和傳播相關病原體檢測技術等開展了研究,在病媒生物(蚊蟲)高效自動采樣裝置、病原體快速檢測技術、媒介效能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成果,但在創新蚊蟲控制技術研究方面總體仍較薄弱。下一步,我國將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以環境治理為主、藥物防制為輔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其次強化病媒生物防制技術的研究,以創新技術推動防制工作,探索環境友好、綠色可持續、經濟適用的蚊蟲防控技術,降低蚊蟲密度水平。
農業農村部:在試點地區探索建立農戶承包地有償退出機制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9月14日消息,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關于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2847號(農業水利類239號)提案答復摘要。農業農村部表示,從2020年起,農業農村部、中央農辦已連續3年組織部分省份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指導試點地區繼續探索,進一步理清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與延包權利確認之間的關系,確保廣大農民依法公平合理地分享土地承包權益。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組織部分縣(市、區)開展農村承包地退出試點,在明確退出的主體資格、退出的基本程序、補償標準、退出土地利用管理和退地農民生活保障等方面積極探索,積累了有益經驗。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指導有條件的試點地區在充分尊重農民意愿的基礎上,探索建立農戶承包地有償退出機制。
教育部:已取消體育特長生等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
教育部9月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2015年、2019年,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按照“促進公平、規范管理、科學精準”的原則,先后開展了兩輪清理和規范高考加分工作,明確取消體育特長生、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科技類競賽、省級優秀學生、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等五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指導各地減少地方性加分項目,進一步降低加分分值。目前,已取消5類全國性高考加分項目,逐步取消95類地方性加分項目。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少數民族加分更加精準。通過清理規范高考加分,實現了“大幅減少、嚴格控制”的目標。
生態環境部:中國成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國家
9月15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介紹,10年來我國空氣質量發生歷史性變化,PM2.5全國平均濃度從2015年46微克/立方米降到2021年3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率去年達到87.5%,比2015年增長6.3個百分點,我們已經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黃潤秋介紹,10年來,74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6%,重污染天數減少了87%;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重污染天數比2015年減少了51%。
國家發改委:專家認為生豬價格將運行在合理區間
據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9月15日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部分業內專家召開會議,對國內生豬市場供需和價格形勢進行再分析、再研判,聽取專家對做好生豬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意見建議。參會專家指出,經過國家加強儲備調節和信息發布引導,目前養殖場(戶)出欄節奏總體正常,市場交易較為理性。綜合研判,今后一段時間國內生豬和豬肉價格將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不排除部分時段還會有所回落。專家建議,進一步加強儲備調節,必要時加大政府豬肉儲備投放力度,保障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部分自媒體為兜售飼料添加劑、獸藥產品而故意渲染漲價氛圍等行為;加強預期引導,引導市場理性交易,防范過度壓欄惜售和二次育肥階段性影響市場供應,造成市場價格大起大落。
工信部:研究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設備應用
有網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留言詢問,我國是否有esim手機卡的推廣計劃?對此,工信部9月15日答復稱,“我部高度重視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堅持在確保用戶合法權益和信息安全的基礎上,積極推動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和推廣。 目前,我部正組織相關單位,研究推進eSIM技術在平板電腦、便攜式計算機及智能手機設備上的應用,待條件成熟后擴大eSIM技術應用范圍。”
中國是否需要堅持食鹽加碘政策?衛健委專家:應精準補碘
9月16日,國家衛健委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地方病防控工作進展成效。全國地方病防治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孫殿軍介紹,近十年,我國碘缺乏病病情一直達到持續消除的狀態。下一步,我國還是應該堅持普遍食鹽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策略。從2018年調查來看,全國以鄉為單位,83.6%的鄉都處于碘缺乏狀態,飲用水的碘含量低于10微克升以下。孫殿軍表示,我國還是應要采取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科學補碘的原則,考慮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生活外環境的碘水平、膳食情況、生活方式等,做到精準補碘。特別是下一步還要縮窄碘鹽濃度范圍,使得不同人群接受不同鹽碘濃度時更加精準。
吳尊友:有必要加強社會層面猴痘疫情監測和預防工作
重慶市9月16日確診1例境外輸入猴痘病例。9月17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微博發文稱,由于猴痘的潛伏期多在6-13天,隨著猴痘疫情的繼續擴散和我國入境人數的不斷增加,超出新冠7天隔離觀察期的猴痘感染者流入我國社會層面的可能性將會逐漸增加。因此,加強社會層面的猴痘疫情監測和預防工作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吳尊友建議:不要同外國人發生肌膚直接接觸;不要同近期(三周內)從境外回國的人發生肌膚接觸;不要同陌生人發生肌膚接觸;要注意做好手衛生;使用公共廁所,包括出差住宿賓館的廁所,如果使用座便器,盡可能使用一次性坐便紙,如果條件不允許,也可用酒精濕紙巾或蘸熱水的紙巾擦拭后再使用。
成都出現猴痘病例并隔離多人?金牛區疾控:系謠言
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9月17日,本地微信群里流傳一則聊天記錄,內容提到“百壽路3個小朋友都確診了,現在是3家人都隔離去了”“有可能是在街子古鎮感染的”等內容,由于昨日重慶發現1例境外輸入猴痘確診病例,該消息立即引發眾多家長關注和擔憂。據“金牛疾控”9月17日發布消息稱,經核實,該區未接到發現猴痘病例相關情況報告,該消息為謠言。
復星回應外媒報道:純屬子虛烏有,將向法院提起訴訟
就9月13日有關境外媒體報道“中國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和部分國企摸底與復星系企業往來敞口”一事,復星9月14日回應稱,經多個渠道向監管機構求證,中國銀保監會未要求商業銀行摸底復星的財務敞口,與復星合作的多家商業銀行從未收到相關通知。復星認為,彭博新聞社所謂“監管部門要求摸底復星”純屬子虛烏有,相關報道嚴重背離事實,在境內外大范圍傳播后,嚴重誤導投資者,引起市場異常波動,對復星的企業正常經營和聲譽造成重大影響,對復星和廣大投資者造成重大損失。復星表示,針對彭博新聞社的失實報道及侵權行為,復星已準備訴狀,將向法院提起訴訟,堅決追究其法律責任,以正視聽,并堅決捍衛自身一切合法權益。
網傳幼兒園教工“剪破多名兒童上顎”,煙臺:說法不實
據山東省煙臺市“芝罘灣畔”微信公眾號消息,市區聯合調查組通報,9月9日18時許,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接到金鳳幼兒園某家長報警,稱其孩子在幼兒園受傷,公安部門第一時間出警處置。同時,市區兩級成立聯合調查組。經公安部門調查,涉事教工劉某某為維持課堂秩序,拿手工課使用的兒童剪刀比劃、嚇唬,觸及某兒童嘴部,致其上唇黏膜充血水腫,網傳“剪破多名兒童上顎”說法不實。9月10日,煙臺市公安局芝罘分局給予劉某某行政拘留并處罰款的行政處罰,涉事幼兒園解聘該教工。聯合調查組圍繞幼兒園管理存在的問題,正在全面深入展開調查,對涉及相關問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河南新鄭一中學限制如廁人次?官方:未發現限制如廁情況
9月16日下午,@鄭州發布 微博發布了《關于網傳新鄭市“龍湖鎮三中限制如廁人次”的情況說明》稱,經對龍湖三中進行實地走訪調查核實,未發現限制孩子正常入廁情況,課間學生能夠有序入廁,也留有足夠時間滿足學生如廁需求。另外,上課期間學生若有如廁需求,可以隨時向老師舉手報告。情況說明稱,新鄭市委市政府歷來重視教育事業,始終把學生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已要求教育部門加強家校溝通聯系、協同共育,耐心細致傾聽家長訴求,解決家長反映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