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融中財經
頻頻因大手筆收購引人矚目的全球私募股權基金巨頭KKR,近日又有新動作了!
最近,它又看上了中國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和李氏家族持有的英國水務和污水處理公司Northumbrian Water。據悉,KKR將以10.2億美元、約合8.67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該公司25%的股份,這個收購價整整溢價了50%。交易完成后,KKR持有25%的股份,長和、長建和長實持有75%。
有著“野蠻人”稱號的KKR,成立于大約45年前,這家私募巨頭靠著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普及了杠桿收購的做法,成為華爾街征服企業界的代言人。
近年來,出手字節跳動、興盛優選等明星公司,聲名顯赫的KKR強勢掃貨中國——就在去年5月還斥巨資買下全億健康,締造了中國連鎖藥店最大一筆Buyout交易。如今,這只猛獸依然野心勃勃,還在繼續勾勒著它的中國故事。
01、以杠桿收購聞名的“野蠻人”
成立于1976年的KKR,總部設在紐約,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經驗最豐富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一,有“華爾街之狼”之稱,與黑石、凱雷、德州太平洋并稱“全球四大PE巨頭”,如今也是中國乃至亞洲地區最活躍的國際PE巨頭之一。
截至目前,這個以杠桿收購(LBO)和管理層收購(MBO)聞名的巨頭,共管理著17只PE及成長性基金,在北美、歐洲、亞洲、中東等重要經濟區域設立了20多個辦事處。KKR官網顯示,其在管資產規模達到4710億美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KKR私募股權基金中的投資組合公司年收入約2690億美元。
體現在其成績單上同樣令人嘆服。KKR公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2021財年歸屬于母公司普通股股東凈利潤為45.61億美元,同比增長134.37%;營業收入為166.51億美元,同比上漲256.98%,高于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這只PE巨獸正以驚人的速度補充彈藥。尤其是,去年4月份,KKR宣布已完成KKR亞洲四期基金(KKR Asian Fund IV)的募集,募資總額15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0億元),比此前預期的125億美元超募約25%,成為亞洲史上最大的一只PE基金。
更早之前的1月,KKR曾在四天內先后募集完成了規模達17億美元的首個亞洲房地產基金,和總額達39億美元的亞洲基礎設施基金。
而一直以來,對中國虎視眈眈的KKR的“中國故事”始于2005年。這一年,KKR 在中國香港建立辦公室,隨后又相繼在北京和上海設立辦公室。十多年里,KKR在大中華地區密集布局,總共已經投了超50億美元,40余家企業,涵蓋了從私募股權到房地產的多個投資領域,包括消費、醫療健康以及科技等,投資了南孚電池、蒙牛乳業、青島海爾、優信集團、雷士照明等一系列行業巨頭。
這其中,KKR對青島海爾的出手堪稱圈內的一筆經典投資案例——2014年,KKR對青島海爾投資近34億人民幣。3年后,經過先后3次減持,KKR共計實現退出50億人民幣,賺得盆滿缽滿。
在中國,這家PE巨頭還投出了一個個明星公司,例如字節跳動,就是KKR轟動中國的一筆投資。2018年10月,KKR參與了字節跳動40億美元的Pre-IPO輪融資。2020年12月,雙方又再度傳出火花。另外,KKR還曾在2019-2020年連續兩次大手筆投資社區團購獨角獸——興盛優選,以及在去年斥巨資買下的連鎖藥房公司“全億健康”,締造了近年來中國連鎖藥店最大并購交易案。
掃貨中國,KKR是認真的。KKR董事總經理季臻曾表示:“過去十年我們一直致力于重倉亞洲,但是現在,不光我們KKR在這里,我們還帶動我們的LP一起共同重倉亞洲,中國又是我們整個亞洲戰略的重中之重,其結果就是我們擁有最大的亞洲基金。”
02、來華15年,KKR終于能在中國募資了
然而,受疫情與地緣政治影響,今年上半年全球資本市場持續低迷,疊加全球監管與貨幣的波動,一系列不確定性因素導致美元長線信心減退,逐步減少對中國風險投資市場的資金供給,而外資私募巨頭KKR卻在美元撤退潮中逆勢全面進入中國。
今年5月份,美國PE巨頭KKR旗下的開德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下稱:開德私募基金)在中基協完成登記備案。根據工商信息顯示,該公司是一家外商獨資企業,股份由設在中國香港的KKR亞洲全資持有。
這是KKR在中國拿下的第一張基金管理人“牌照”,同時也是美國PE在中國拿到的第一張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這意味著,在中國投資了15年的KKR,終于能在中國募資了。
此次,開德基金的成立,也意味著KKR正式進軍中國私募股權領域,未來或將在國內募資,進行海外投資。
縱觀國內股權投資行業發展史,就是以海外機構進駐中國開始。IDG成為進入中國市場的首家外資機構,隨后紅杉的加入,再次奠定了中國投資行業被外資機構主導的地位。
2008年之后,隨著金融危機對外資機構流動性的影響,使得外資在華布局普遍收縮,同時隨著創業板的推出,以達晨、深創投為代表本土機構快速成長,并逐漸崛起,打破了外資機構長期主導中國市場的地位。
隨后近10年時間里,中國私募股權行業快速發展,2016年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私募股權市場。2017年新募資規模1.79萬億,達到行業頂峰。伴隨著2018年資管新規的到來,國內私募股權市場受到影響,也逐步往更加專業化的方向發展。
2020年,伴隨著疫情及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我國金融行業進一步開放,多地開展QDLP/QFLP試點,尤其是海南,憑借寬松的政策及稅收優惠等配套政策,逐步吸引海外機構或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創投市場。
2021年8月份,海南省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首批QDLP試點名單,共24家機構入選,包括14家股權投資類機構,10家非股權投資類機構,其中就包括KKR。此外,還有多家國內本土機構拿到首批試點名單,包括中糧、晨壹、洪泰,以及光大、平安等。
然而,當下中國一級市場情緒低迷,募資困難。有媒體認為,對于中國VC/PE機構來說,KKR的加入顯然意味著更加激烈的內卷。今后的中國一級市場除了人民幣基金與美元基金競爭,財務性投資機構與CVC競爭,民營機構與國有機構競爭,還要加上中國機構與海外機構競爭。
當然,對中國的LP們來說,今后可以方便地直接投資海外大牌PE管理的基金,等于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KKR在中國境內的第一次募資的表現將會是怎樣,外來的和尚究竟能不能念好經,也非常令人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