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造車500天后,雷軍再一次沖上了熱搜。
9月15日,在央視網發布的紀實訪談節目《云頂對話》先導片中,雷軍向外界分享了自己創辦小米與投身造車的心路歷程。
在訪談中雷軍表示,他大概在37歲帶領金山完成IPO后就實現了財務自由,并在此后經歷了三到四年的半退休生活。用雷軍的原話來說,當時的他在投資界“也算風聲水起”。

雷軍還在視頻中分享了他對電動汽車產業的看法與見解。在聊到小米挺進造車圈這一話題時雷軍表示,“想要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一定得跟著風走,此時此刻風口在智能電動汽車?!崩总娬J為,智能電動汽車已然成為汽車工業和消費電子的融合,如果你不干,你就落伍了。因此,小米涉足造車領域是一個被逼出來的選擇。

而就在視頻發布的幾乎同期,雷軍卸任了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這一職務。據天眼查顯示,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于近期發生工商變更,雷軍卸任董事長。
事實上,自小米宣布造車后,雷軍陸續卸任了小米科技(武漢)有限公司、廣東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廣州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小米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珠海小米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等一系列小米關聯公司的法人、執行董事、總經理或董事長職務,疑似為小米造車業務騰出更多精力。
畢竟在宣布造車之初,雷軍便聲稱智能電動汽車制造將會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創業項目。小米的造車業務也頻頻有消息傳出。
早在今年三月小米就在其發布的2021財報中披露,其造車研發團隊規模已超千人,首款車型也將于2024年上半年投入量產。
僅在不到5個月后,雷軍便在8月11日舉行的小米年度演講中首次對外公開了小米自動駕駛技術路面實測視頻,向觀眾展示了小米自動駕駛在無保護場景自動掉頭、事故車輛自動繞行等多個行車場景的實際應用情況。
盡管有質疑聲音表示,小米的自動駕駛技術仍舊處于較為初期狀態,但雷軍宣稱,小米將于2024年進入自動駕駛第一陣營。雷軍曾透露道,小米自動駕駛項目專屬團隊規模已經超過500人,第一期自動駕駛項目投入研發經費達33億元,預計年底團隊規模將進一步突破600人。
小米也早就為汽車生產展開了布局,去年11月27日,小米汽車落戶北京經開區,將分兩期建設產能均為15萬輛的整車制造工廠,預計將于2024年投產。此外還有消息稱,小米意欲攜手北汽,購買北汽關聯企業北汽現代二廠的部分股權用于解決獨立造車許可問題,同時也將接管位于青島萊西的北汽新能源生產基地。
價格方面,有消息稱小米將采用高低車型搭配的戰略,售價上限將會超過30萬。在今年4月的米粉Open Day直播中,有1.7萬人參與了題為“你希望小米汽車第一輛車大約是什么價錢”的線上投票。結果顯示近七成消費者希望小米首款汽車價格不超過15萬,只有不到一成的消費者希望新車價格突破30萬關口。
綜合來看,小米的造車計劃正如雷軍9月9日在社交媒體的發文一樣,“比賽才剛剛開始,小米還有很多機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