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陳慧東
上周(9月5日至9月11日),A股公司預減持規模有所增加。據界面新聞不完全統計,共有81家A股公司披露股東減持計劃。

減持方面,同花順(300033.SZ)四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總股本的7.46%,寒武紀(688256.SH)股東擬減持套現15億元;增持方面,復星醫藥(600196.SH)上周遭套現逾30億,這周又拋出增持計劃。
同花順多名股東擬合計減持總股本的7.46%
9月9日,寒武紀公告,古生代創投、寧波瀚高及國投創業基金擬減持合計不超2144.29萬股公司股份,即總股本的5.35%。按照減持數量和當日收盤價估算,上述股東此次可減持套現約15.44億元。
今年上半年,寒武紀的業績延續此前的虧損態勢,實現營收1.71億元,同比增長24.6%,歸母凈利潤為虧損6.22億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寒武紀的未分配利潤虧損高達27.38億元。另外,有機構預計寒武紀2022年全年歸母凈利潤虧損或達9.42億元。業績處于頹勢,9月8日晚間,寒武紀還發布了2022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說明書(申報稿),擬再向市場募集資金26.5億元。年初至今,該股處于下行趨勢,截至目前跌去約29%。
9月9日,天合光能(688599.SH)公告,北京宏禹計劃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的股票,即4335.17萬股。按照減持數量和當日收盤價估算,上述股東此次可減持套現約31億元。
根據天合光能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57.31億元,同比增長76.9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9億元,同比增長79.85%。報告期內,該公司光伏產品出貨18.05GW,光伏電站系統項目開發與EPCM業務穩步推進,分布式光伏業務系統出貨量超2.2GW。不過,股價方面,自今年8月走出88.33元/股的股價歷史新高后,該股目前已跌去25%。
9月5日,同花順公告,持股11.48%的大股東、董事葉瓊玖、持股9.47%的股東凱士奧、持股4.95%的董事于浩淼、持股3.96%的董事王進擬自公告發布之日起15個交易日后的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009.205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6%。按照減持數量和當日收盤價估算,上述股東此次可減持套現約33億元。此前的3月2日至9月1日期間,凱士奧已減持4萬股,套現397萬元。
根據同花順披露的2022年半年度報告,該公司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3.89億元,同比增長4.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85億元,同比減少15.98%。年初至今,該股處于明顯下行趨勢,年初均價還在142元/股左右,目前已跌至85元/股左右,跌幅約四成。
復星醫藥遭大筆套現后又拋增持公告
9月8日,塔牌集團(002233.SZ)公告,公司全體非獨立董事、監事、高管人員擬自公告披露之日起至2022年9月30日前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增持公司股份不低于41.5萬股。此次增持不設價格區間。
塔牌集團主要從事各類硅酸鹽水泥、預拌混凝土的生產和銷售。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水泥產量767.35萬噸、銷量728.80萬噸,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了26.46%、27.80%;營業收入25.9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了28.6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5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80.9%。年初至今,該股股價跌去兩成。
9月6日,復星醫藥公告,公司執行董事、部分高級管理人員合計18人自愿以自有資金增持本公司股份(包括A股及/或H股),合計增持數量不低于46萬股,本次增持計劃不設價格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復星系股東對復星醫藥等旗下上市公司的減持動作頻頻。
9月2日,復星醫藥公告,控股股東復星高科技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8009萬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減持價格根據市場價格確定。按照最新收盤價估算,上述股東按上限減持可套現約26億元。
今年3月,復星醫藥曾走出58.18元/股的年內股價高點,至今也已跌去43%。
復星醫藥背后的復星系由郭廣昌控制,復星系在A股、港股平臺上共擁有11家控股公司。其中,實控人為郭廣昌的A股上市公司除復星醫藥外,還有豫園股份(600655.SH)、南鋼股份(600282.SH)、舍得酒業(600702.SH)、金徽酒(603919.SH)等。不只是復星醫藥,今年以來,郭廣昌頻繁減持旗下參股及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份。被減持的上市公司包括金徽酒、海南礦業(601969.SH)、青島啤酒(600600.SH)等。
9月5日,節能鐵漢(300197.SZ)公告,控股股東中國節能擬增持7000萬元-1.4億元(含9月5日增持金額975.64萬元)公司股份。
節能鐵漢是創業板首家以生態修復及生態環境治理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涵蓋生態環保、生態修復、生態景觀、生態旅游等。近年來,公司業績頻現大額虧損,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增4.15%至11.38億元,再凈損2.46億元。公司股價也自年初跌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