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曹媛
編輯|辛繼召
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于拍照、物流等場景。六年前,周長根所在的深圳潛行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潛行創新”)選擇開發水下機器人行業時,卻是來自一次活動的啟發。
“當時在一個數字文化產業基地參加路演活動時,我們的空中無人機產品反響不是特別好,評委甚至投了很多反對票。”回憶起創業之初的情景,潛行創新常務副總裁周長根如是說。
民用無人機市場2016年掀起“千機大戰”后,大疆 獨占鰲頭;而起步較晚的水下機器人是一片藍海,誰將成為下一個“水下大疆”?
在發現空中消費級無人機競爭激烈,并非很好的創業賽道后,2016年位于深圳市南山區的潛行創新轉而開展水下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主要面向消費級和輕工業級市場。
南山區是國內無人機產業高地,在產業集聚效應之下,“評委雖然不看好我們的空中無人機,但我們順便提了一下水下機器人的概念,卻得到了創投圈評委的高度好評,我們就有了調整產品計劃的想法。”
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發展,水下機器人作為深入水下進行作業的重要工具,市場需求量將大幅上升。據介紹,目前潛行創新已生產制造出6代產品,完成4輪融資,海外業務占比約90%,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水下機器人或智能硬件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但目前產品還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隨著一些關鍵性技術的突破,未來水下機器人的應用需求會逐步打開。”在對潛行創新常務副總裁周長根的專訪中,他向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了對水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看好。
瞄準民用水下機器人市場藍海
國內無人機產業鏈、供應鏈大部分主要布局在南山和其周邊1小時區域內,這與南山區雄踞著中國新一代信息產業、人工智能產業、電子通信等的制造高地有關。
在2016年切入水下機器人賽道前,潛行創新正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中參與激烈競爭。
隨著空中消費級無人機行業熱潮退去,以大疆為首、高度集中的市場格局逐漸形成,周長根等創始人瞄準了民用水下機器人市場這片藍海。此時的民用水下機器人市場正在默默蓄力中。在此之前,水下機器人產品都是面向軍工和行業市場,較為封閉和傳統。
周長根表示,選擇水下機器人市場有幾方面原因。一是剛好有一個水下機器人的專家加入團隊;二是在南山區的路演活動中,評委雖然不看好空中無人機,但水下機器人的概念卻得到了創投圈評委的高度好評,于是就有了調整產品計劃的想法;三是在對水下機器人市場調研后,發現這還是一片空白市場,但相關產品的需求很迫切。
此前的水下機器人“大、貴、笨、重”,不具備成為消費級產品的可能。轉型后,周長根介紹潛行創新通過自主研發設計水下推進器、連接器、控制系統和水下硬件結構等技術,打破了原先相對傳統和封閉的水下機器人產業鏈模式,逐漸聚焦于消費端和輕工業端。
據悉,目前潛行創新在全球業務占比中,消費類產品約為40%,行業類產品約占60%。如消費類代表產品,為旅行者設計的微型潛拍無人機“潛行多睿”;而產品 “潛鮫P100”則代表著潛行創新正式進入行業輕B端市場。
目前在民用水下機器人這片藍海中,行業巨頭尚未出現,要實現市場突圍還需具備核心優勢。在潛行創新創立前,天津深之藍、博雅工道、臻迪科技、鰭源科技、天津海之星等企業早已入局。
潛行創新選擇從核心技術和供應鏈、產業鏈層面打造核心競爭力。據周長根介紹,潛行創新目前已在水下圖像色彩還原、超短基線的水聲通訊技術、水下機器人控制算法、高效率矢量水下推進系統等方面完成技術布局。此外,擁有三家自建工廠、IPD開發流程、ERP的生產管理+自動化產線、能自產水下電機等核心技術的核心部件的潛行創新也具備了自身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優勢。
水下機器人潛藏廣泛行業需求
8月25日,潛行創新宣布完成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深圳市南山戰略新興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南山戰新投”)領投。
南山戰新投是由深圳市南山區政府設立的國有獨資企業。南山戰新投蔡偉彬董事長表示,“南山戰新投看好潛行創新在民用級高端水下機器人的發展潛力。”
潛行創新2016年成立以來,已經生產制造出6代產品,完成4輪融資。周長根表示新一輪融資將繼續用于鞏固、提高競爭力,如持續投入技術研發,加強產業鏈端下沉,品牌營銷端建設等。
一方面,在深圳海洋經濟的加速布局下,水下機器人市場需求量將大幅釋放。《深圳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也提出,“十四五”期間,深圳海洋經濟將以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為總目標,構建統籌海洋經濟發展格局。
另一方面,無人機是南山區優先發展的高新技術產業。“不出南山區,就能夠造出一架完整的無人機。”工信部原裝備工業司副司長、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會長楊拴昌在第五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的這句發言,代表著深圳市南山區無人機的產業集中度。據統計,2020年南山區有100多家無人機企業,年產值300多億元。其中以南山區為主的深圳消費級無人機,占到全國消費級無人機出口總量的 90%。
作為南山區無人機企業的百分之一,產業鏈、人才資源、創投氛圍是潛行創新落戶南山區的三個主要原因。
周長根表示,“第一,在轉型水下機器人產業之初,南山區的完備的無人機產業鏈和供應鏈給潛行提供了很多資源,如影像、通訊、動力系統的驅動部件等技術;第二,無人機人才在南山區高度集聚;第三,南山區的創投氛圍和資源很好,比如在2017年獲得南山區“創業之星”大賽后,我們因此也拿到了天使輪的投資。”
2018年11月,《深圳地區無人機飛行管理實施辦法(暫行)》公布,該辦法對無人機進行分類管理,劃設相應飛行空域,配套推出全國首個軍地民共建的無人機綜合監管平臺。4個月后,《深圳市民用微輕型無人機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大大簡化各類無人機審批流程。
在水下機器人領域,隨著產品從軍工領域向商業、民用等領域擴張,需求潛力巨大。如水下機器人在政企市場潛藏的廣泛需求還未被滿足,主要包括水產養殖監測,船體碼頭巡檢,水庫大壩巡檢、市政管道及橋墩巡檢等方面的場景應用。以水產養殖監測為例,我國漁業規模龐大,數據顯示全國水產養殖場32000個,面積1000萬公頃,而全球面積則超過6000萬公頃。水下機器人可代替潛水員對魚群網箱進行實時機動監測等,極大減少人工成本。
此外,周長根表示目前在水下機器人領域,一些關鍵性的技術沒有突破,導致中國水下機器人在實際應用中受到限制。
面對上述難題,潛行創新也進行了諸多嘗試。如此前與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聯合舉辦論壇,發布《便攜式水域智能機器人團體標準》、《智能泳池清潔機器人團體標準》,也為規范水下人工智能產品的行業技術發展,提供了努力方向。
周長根認為,“隨著這些問題的解決,水下機器人的產品應用會更豐富,市場需求也會逐步打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