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2021年,特斯拉電動汽車全球銷量高達93.6萬輛,按照前幾個月的狀況,特斯拉電動汽車2022年銷量有可能達到200萬輛。擁有天時、地利優勢,車企中市值全球第一的特斯拉,在銷量方面也成為了能與傳統車企競爭的行業巨頭。
在很早之前,特斯拉電動汽車就透露,打算推出機器人租車服務。出租車市場前景廣大,對于電動汽車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再加上FSD自動駕駛技術普及度較高,看上去機器人租車業務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最近特斯拉投資者關系主管Martin Viecha卻表示,在推出機器人租車業務之前,還會推出一款價格更加便宜的電動汽車。
因原材料上漲,這兩年特斯拉電動汽車多次漲價,現在特斯拉不選擇升級配置+漲價,繼續向高端市場邁進,卻要推出低價的電動汽車,難道不怕壞了自己的名氣嗎?
特斯拉需要豪車,也需要廉價車
目前特斯拉國內在售最便宜的車型是Model 3,售價27.99萬元起,與國內其他電動汽車企業的產品相比,妥妥的屬于豪車。在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初期,特斯拉就入場,而且出場就定位高端,時至今日,更是電動汽車行業最耀眼的明星。
對于車企而言,推出高端車型有兩大好處,第一,高端汽車利潤高。電動汽車普及初期,產品成熟度不高,普通人看重實用性,肯定不會買,愿意買的人大多不止一輛車,通常是把電動汽車當做玩具看待,沒有那么在乎續航或其他品質,高端車能夠盡可能回收成本。后期行業發展壯大,高端車仍然可以為車企帶來巨大的利潤。
第二,高端汽車是實力的表現。電動汽車的門檻比燃油車低一些,所以不少網友吐槽,什么阿貓阿狗都能造電動汽車了。造電動汽車難度確實沒那么高,但造出高端電動汽車,難度可不低。
特斯拉抓住了入場早這一優勢,領先其他車企進行布局,并且看準了智能駕駛技術的前景,推出了FSD技術,Model Y、Model S從挑戰BBA,發展到只需要挑戰自己。特斯拉還打算在汽車上適配更多游戲,讓汽車兼具PC、游戲主機等設備的功能。
憑借極具前瞻性的眼光,特斯拉成了電動汽車行業的領頭羊,馬斯克更是全球最大網紅。可以說,特斯拉取得的成績,BBA這種豪車都要羨慕。然而風光之下,危險同樣存在,電動汽車規模不斷壯大,低端廉價產品必然會成為主流。
沒有低端產品,等于放棄一整塊市場,雖說低端車利潤率不高,但架不住市場規模大,整體利潤并不低。彭博社報道稱,就連寶馬、戴姆勒這種高端品牌,都打算在中國推出低價電動汽車。原本就實力極強,且品牌價值較高的傳統豪車品牌,全面轉型后將對特斯拉造車極大威脅,現在還打算進軍低價領域,給特斯拉帶來的威脅就更大了。
蔚來、小鵬、理想等車企,在高端市場均表現不錯,更是長期獨霸造車新勢力銷量前三。然而進入2022年后,多個車企同比增長突破100%,蔚小理也經常被哪吒、零跑等性價比車企取代。按照這個趨勢來看,到了2023年,蔚小理估計就要全部掉出造車新勢力銷量前三,將會有更多低價電動汽車品牌進入排行。
特斯拉需要豪車打響名氣、證明實力、賺取利潤,也需要低端車型走量,不僅僅是為了擴大市場,賺取更多利潤,也是為了讓特斯拉不至于跌出汽車銷量排行榜。可是習慣了高端市場的特斯拉,會如何設計第一款廉價車型呢?
特斯拉低價車,會是什么樣子?
在原材料短缺之前,特斯拉Model 3曾經出現過一段時間連續降價期,當時就有人猜測,特斯拉打算把Model 3價格下降到低價區間,與其他車企競爭。不過小雷認為這種情況可能性不高,因為成本問題難以解決。
德國雜志WirtschaftsWoche報道稱,經過拆解分析之后發現,Model 3物料成本和勞工成本大約為2.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9.5萬元),再加上運輸、經營,以及FSD和其他軟件應用的成本,生產一輛特斯拉汽車的成本超過20萬元,依靠降價去打其他廠商的中低端產品不現實。
再者說,汽車降價很容給人一種割韭菜的感覺,招致網友吐槽,最近理想ONE降價就是最好的例子,許多消費者非常憤怒,自己剛買車不就,理想ONE就降價了,要求理想給出補償。綜合來看,想要市場下沉,推出新車比舊車降價更合適。
如果說特斯拉要推出低價電動汽車,動力和內飾絕對是最適合閹割的地方。對于普通用戶來說,動力再強也沒啥用,畢竟起步要看路況或者等紅綠燈,國內幾乎沒有不限速路段(全球也不多),車企宣傳的百公里加速、最高時速噱頭為主,實際我們能體驗到的并不多。
內飾給我們的感觸很強烈,但完全可以使用低成本的防止皮革代替,只要舒適度不下降太多就行了。可能是環保問題,特斯拉電動汽車已經完全棄用真皮,對于人造皮革的應用已有很多經驗,與供應鏈商量一下,低價采購大量低成本人造皮革不是難事。Model 3的15英寸大屏幕雖然極具科技感,但在低端車上不是必需品,可以更換為12英寸左右的屏幕,相信消費者愿意接受。
此外,低價特斯拉汽車還有一個可以閹割的地方是續航,但這點小雷極其不建議。閹割續航續航確實非常簡單方便,減少電池容量就行了,而且電池本身就是電動汽車成本占比最高的部件,閹割續航可以明顯降低成本。
然而對于電動汽車,消費者最不放心的就是續航。小雷的一位前同事開車到其他城市時,每次只加50元的汽油,原因是前方可能有價格更低的加油站,而且加油一次只需要幾分鐘,不耽誤旅途。換做電動汽車他就不敢了,有沒有充電站是一方面,充電站是否適配了汽車的高功率快充是另一方面,而且充電需要大量時間,最好還是一次充滿更安心。
為了用戶的實際出行體驗著想,閹割續航不是個好選擇,至于內飾和動力,不需要太強,尤其是動力,夠用就行了。名氣極大的特斯拉,如果肯推出低價電動汽車,賣爆絕不是說說而已。
進軍低端市場,豪車企業也是兩難
當然,特斯拉推出高端汽車,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品牌價值是否會受到影響。豪車通常會有固定的受眾群體,原因在于價格太高,能夠買得起的人少,久而久之品牌的價值和形象就固定了,貿然進入中低端市場,很可能導致品牌價值下降。
特斯拉的處境稍微好一些,畢竟人氣主要源自于全球最大網紅馬斯克,進軍高端領域,品牌價值或許會受到影響,但大概率不會有傳統車企那么嚴重。BBA也有進軍中低端市場的想法,但他們面臨的挑戰就嚴重了。
對于特斯拉來說,推出低端車型必然是利大于弊。低端車型可以走量,讓特斯拉長期位居電動汽車銷量前列,高端市場的利潤確實高,但也不要忽視龐大的中低端市場。
特斯拉現在需要做的是,設計出一款高性價比的廉價車型,同時通過營銷方案,讓低端車對品牌價值的影響降到最低。如果實在難以兼容,完全可以將廉價車型獨立出來,做成一個子品牌,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就有這樣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