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黃景源
編輯 | 劉素楠
1970年代的復古大白兔奶糖包裝盒、法國設計師品牌Maison Dada家居飾品、12位時裝設計師共同創作的回收材料餐桌、獲得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SAIL獎的多臂腔鏡手術機器人……來自不同領域的設計產品,出現在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的現場。
2022年9月15日-18日,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在上海舉辦。這場設計盛會,將賦予上海這座“設計之都”新的內涵。
2010年,上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授予“設計之都”稱號。十年磨一劍,如今,上海已將設計和服務融入產業發展、空間環境、公共服務、民眾生活、城市品牌等各個維度。

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等工業設計領域,上海工業設計能力取得了較大提升,總產值快速增長,從2012年527.29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1955.90億元。
中國商飛自主設計研制的首架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正式進入航線運營,C919大飛機完成取證試飛;上汽榮威RX5、eRx5獲得德國iF設計獎,威馬汽車憑借智能交互設計也獲得該獎項;上海汽輪機廠完成33種減振阻尼葉片的研發,已掌握整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減振阻尼葉片設計關鍵技術……
在建筑設計領域,行業總產值從2012年的1235.63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001.2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10.36%。
黃浦江沿岸45公里濱江公共空間貫通開放、楊浦濱江5.5公里濱水空間被打造成公共藝術展示帶、廣富林遺址公園全面開放……上海對標全球領先水平,產生了多項城市新地標和公共藝術空間,向“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不斷邁進。

此外,在時尚設計、數字設計、服務設計等領域,上海也繼續保持著全國領先優勢。數據顯示,過去十年,上海創意設計產業規模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總產值從2012年的4724.61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6211.3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
此次參展的上海家化,擁有雙妹、美加凈、六神、佰草集等多個國民品牌。去年上海家化實現營業收入76.5億元,同比增長8.73%。
總部位于上海的晨光文具,不斷攻克筆頭油墨核心技術,每年投入超1億元用于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目前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專利超900項。

通過優化產業園區的空間布局,上海也在推進市級文創園區建設,為創意設計發展提供載體。截至目前,上海共認定149家市級文創園區、16家示范樓宇和28家示范空間。
截至2020年,上海文創園區總建筑面積達到836萬平方米,入駐文創企業總數近2萬余家,帶動就業70多萬人,稅收貢獻超過300億元。
同時,上海也聯合高校設計力量,進一步提升集聚區的能級。
環同濟設計創意產業集聚區是在同濟大學周邊2.6平方公里的區域內,依托同濟大學建筑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創意等優勢學科及科教資源外溢,而形成的以研發設計服務為主的特色產業集群,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第一個國家級現代服務業特色產業基地。每年的基地總營業收入均超百億。

人才是創意設計產業最為關鍵和核心的資源。十余年來,一大批優秀的專家人才活躍在上海設計的舞臺,在各自的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成績和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飛機設計專家吳光輝將在首屆設計之都大會上,就工業設計生態作主旨演講。他是C919大型客機、ARJ21飛機的總設計師。在工業設計、建筑設計等領域,上海擁有一批知名院士,他們引領著專業設計領域的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曾擔任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總策劃師,主持完成了南浦大橋建筑設計、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設計、上海外灘公共服務中心等項目。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忠欽,建立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制造質量控制技術,提出了數字化封樣技術,有效縮短了車身的開發周期,大幅度降低開發成本。
上海也在不斷加大人才引進開發力度。
2019年,上海市經信委印發《關于促進上海市創意設計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上海要培育一批創意設計類領軍人才和青年高端創意人才,吸引一批海外設計人才和設計大師。
截至目前,上海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26人,設計學領域“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獲得者4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新銳獲得者2人。
在此前舉辦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副市長張為表示,期望通過世界設計之都大會,進一步在全球“創意城市網絡”中,展現上海理念,擴大上海影響,同時更好推動上海創意和設計產業實現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