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破產重整大半年后,眾泰汽車有了新動態,其下屬子公司江南汽車,近日出現在工信部最新一期新車申報名錄中。
江南汽車此次申報的新車為一款小型純電動車,共有兩個電動機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為55kW和80kW,將搭載磷酸鐵鋰電池。在新車的尾標上還有“U2”字樣,因此業內猜測其未來可能被命名為江南U2。


作為眾泰汽車重整后的首款新車,某種程度上,江南U2承載了眾泰“重啟”的希望。
據眾泰汽車2022年半年報,上半年公司營收為2.98億元,同比減少22.40%,凈虧損2.77億元,同比減少63.21%。在此之前,眾泰已連續3年虧損,2019、2020年的虧損均超過百億元;營收自2018年開始下降,從2017年的200多億元直線下跌到2021年的8.25億元。
財務的糟糕表現背后是公司汽車業務的迅速衰落。
通過對豪車外觀造型的“復刻”,眾泰也曾闖出一段高光。尤其是2016年,憑借旗下產品SR9、新大邁X5等車型在市場的暢銷,眾泰實現年銷量33.31萬輛,并由此進入中國自主品牌銷量前十。
但是,擁有眾泰、江南等自主品牌,產品覆蓋SUV、轎車、MPV和新能源汽車四個細分市場的眾泰汽車,卻未能把握行業轉型升級的機遇。短暫的高光后,等待眾泰的是一段漫長的低潮。
據眾泰汽車過往年報,2017至2019年其汽車銷量從22.77萬輛下跌到2.12萬輛,隨后更是落入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伴隨著人員流失以及資不抵債,2020年9月眾泰開始破產重整。2020年,眾泰產銷1000多輛,2021年兩項數據則直接掛零。
此次新車型的披露被認為是眾泰汽車復產的一大信號。事實上在此之前,眾泰就已經著手復產。
在2022年半年報中,眾泰表示公司已召開多次復產專題會議,討論并解決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問題。“目前公司已經完成某款車型大部分供應商定點工作,與關鍵供應商已經簽署了供貨合同、開發協議等,復產工作中的文件資料準備工作、零部件搭載實驗已基本完成。”
8月19日,眾泰汽車公告稱與重慶市璧山區人民政府達成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開發建設領域構建深度合作關系。眾泰汽車將租用重慶眾泰生產線并對其進行技術改造,建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9月10日,眾泰汽車向投資者回復確認,已在重慶璧山開始招工。
但眾泰汽車還面臨另一個難題,資金。據其2022年半年報,其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為7500多萬元。
6月10日,眾泰發布公告稱,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募資不超過60億元。其中8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4.68億元用于渠道建設項目,47.3億元用于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及研發能力提升項目。
這筆資金能否到位以及何時能夠到位將決定眾泰的重啟是否順利。 9月13日,眾泰汽車在向投資者回復時表示,重慶生產線正在改造過程中,U2車型目前尚未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