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戲茶館 黑貓
導語
無論結果如何,這都可以稱得上是一款成功的商業化產品
如果你關注過上半年的國游銷量榜單,你可能會注意到《太荒初境》這款游戲有些“與眾不同”。
相比清一色披著獨游外衣的國產游戲,《太荒初境》除了售價之外,似乎看上去一點都不獨游。無論是主打的修仙玩法,還是被不少玩家認為是“網游換皮”的粗鄙畫質,可以說《太荒初境》從上線之前就已經“不被看好”。
然而,就像你永遠無法準確預測Steam玩家的口味一樣,這款完全“不被看好”的游戲,上線當天就沖到了Steam全球熱銷榜的榜首,甚至力壓當時風頭正盛的《老頭環》,首日在線玩家突破3.6萬,妥妥成為了不少玩家眼中的“國貨之光”。
《太荒初境》4月發售,當時《老頭環》熱度爆炸
隨后發生的事卻讓人始料未及,由于服務器和游戲優化等各種問題,《太荒初境》的處境急轉直下,玩家在線人數陡然驟降,口碑也一落千丈變成了“差評如潮”。僅僅不到一周的時間,制作人劉龍(以下用‘老劉’代稱)就感受到了從天堂到地獄般的落差感,用他的話說,那種感覺好像是天上掉下了一塊餡餅,結果因為太大不小心把自己“砸死了”。
盡管后續老劉想盡了辦法,又是夜以繼日的更新內容修復BUG,又是無條件開放退款通道,正如大部分人預料的那樣,這款游戲最終還是被玩家判了“死刑”。
01
2016年前夕,剛剛進入國內的VR市場異常火熱。在當時,很多游戲業內人士都認定,VR代表了下一代游戲交互方式,甚至一定程度上會定義游戲的未來。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了,VR還稍顯稚嫩了一些,元宇宙才是游戲行業所謂的“未來”。
就在這個大眾都以為國內游戲市場會迎來巨變的節點,老劉也順應潮流加入了一家國內知名VR公司“暴風魔鏡”,想要吃到第一份紅利。當時他在公司內部的DCC實驗室工作,主要負責各個展會上的參展產品。
不過在經歷過VR市場的短暫火熱之后,隨即而來的遇冷期讓老劉清晰的認識到,VR對于游戲行業來說還為時過早。與此同時,以《PUBG》為首的多人在線游戲已經席卷全球,相比已經極為固化的客戶端網游,依靠Steam平臺得天獨厚的用戶池,玩法各異的多人在線游戲可以用極短的時間覆蓋到全球大部分玩家,此外,源源不斷的線上內容也意味著這類游戲相比單機游戲可以“活”得更久,這也讓老劉看到了潛在的機遇。
在找了一些合伙人之后,經歷了一年多的研發,在2019年老劉推出了1V5非對稱性PVP對抗游戲《探靈筆記》。
起初,由于和《黎明殺雞》的玩法類似,《探靈筆記》顯得不溫不火。然而,隨著直播行業的興起,融入了中國民俗元素和驅鬼玩法的《探靈筆記》迅速被玩家所熟知。后續,游戲中加入了一系列令人血脈噴張的“清涼套裝”,被不少玩家堪稱最大功臣。
據2019年國游銷量榜數據顯示,《探靈筆記》銷量為30萬套,大約有近2000萬的銷售額,這也成為了老劉在游戲行業的第一桶金。不過好景不長,由于理念不合,老劉最終離開了《探靈筆記》團隊。在立項下一款產品時,老劉盯上了當時大火的題材“沙盒建造”,這才有了《太荒初境》的立項。
02
2021年投資市場資本火熱,僅騰訊一家,上半年就投資了49家游戲公司,平均每3.8天就投資一家,老劉創立的成都擎龍互娛公司就是其中的“幸運兒”之一。
背靠國內大廠,老牌廠商游力卡負責發行,一時間老劉風光無限。起初,《太荒初境》并沒有朝修仙題材上靠攏,當時正值《ARK》《流放者柯南》這類沙盒生存游戲火熱,《太荒初境》的題材也偏向于野蠻人生存這個大眾方向。在玩法上,以動作RPG為主要核心,加入《水經注》傳說中的各種異獸,玩家可以通過采集,建造等多種方式在這個異世界進行求生。
在一次玩家測試中,老劉偶然發現玩家對于修仙的各種設定極為感興趣,在套用了“煉氣,筑基,金丹,元嬰,化神”各種修仙等級后,玩家的反饋極為強烈。于是,老劉保留了游戲的核心“沙盒玩法”,索性將其他設定全部“翻修”,《太荒初境》最終徹底變成了“國民題材”修仙沙盒養成游戲。
正所謂,萬事俱備只欠“版號”。按照最初的設想,在拿到版號后,《太荒初境》將會在Steam和Wegame平臺同時上線,真正做到“全球同步”。然而下半年一場“版號寒冬”徹底打亂了老劉的計劃。
對于國內的獨游廠商來說,不能上線就意味著哪怕產品做好了也無法變現盈利。即便是老劉這樣的成熟團隊,在僅僅維持了半年后,團隊人數也從原來的十幾人人驟減到只剩6人。為了能在這場“現實版的大逃殺”中存活下來,老劉不得不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和騰訊“和平分手”,帶著自己的產品獨自到Steam上闖蕩。于是2022年4月,《太荒初境》終于在Steam平臺正式發售開啟EA階段。而之后發生的一切,也讓老劉有些始料未及。
《太荒初境》中的修仙
03
作為一款自研自發的國產獨游,《太荒初境》雖談不上精品,不過確實是一款成功的商業化產品。老劉告訴我,《太荒初境》上線當天就賣出了3萬多份,之后每天以1萬份的銷量不斷上漲。一周之后,這款產品的總銷量就達到了近20萬份,這在國游市場,妥妥的屬于爆款潛質。
一萬多玩家評論,現在的口碑所有回升
其實在當時,修仙題材的游戲早已屢見不鮮,像是《修仙模擬器》《太吾繪卷》等等優質精品珠玉在前,為何“賣相不好”的《太荒初境》還能掀起一股修仙狂潮?在老劉看來,他做到了“第一款”真正意義的3D修仙游戲。
具體來說,此前大部分修仙游戲體驗僅僅停留在文字上,玩家并不會獲得所看即所得的游戲體驗。在《太荒初境》中,無論是修仙等級養成,還是御劍飛行,煉丹做藥等等,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具體的畫面直觀體現。而相比國產網游,《太荒初境》的玩法內核是“沙盒建造”而不是MMO,也沒有數值氪金玩法,在接受度上,就更能引起這類玩家的好感。
如果沒有后面發生的一切,《太荒初境》的前景可謂是一片大好,不過最終一些不可挽回的錯誤也讓它止步于此。
“其實最初我們都不認為這是一個爆款,當時的預期在線人數頂天5000人,不過發售那晚,當我看到在線人數一路飆升到3萬人后,我開始慌了。”
和大部分主打在線玩法的獨游一樣,《太荒初境》也遭遇了服務器問題,由于準備不足,開服5天遭遇了4次炸服,更可怕的是,由于聯機機制問題,不少玩家開始反饋存檔沒了。
玩家玩梗“七大奇跡”
事后,老劉也進行了一番刻骨銘心的反省。由于底層構架問題,每個玩家只要自建一個宗門,都會占用一個服務器資源,根據后臺統計,當時3.6萬人峰值的時候,相當于1.8萬個小型服務器同時在線,老劉和我半開玩笑的說道:“后來我算了一筆賬,如果按照這個模式運營下去,我賣出去的游戲收入還不夠服務器運營成本的。”
雖然后來及時做出了調整,將聯機模式改成了P2P,宗門建立也以通行證的方式做出最大的利用化,不過前期的口碑崩塌宛如決堤的洪水一發不收拾,更加可怕的是,老劉發現不少玩家散布制作組已經擺爛的流言,并號召其他玩家開始退款。其實當時他們只有一名運營同學,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挨罵”,即便想要發聲,對于這股氣勢洶涌的“逆流”來說也是無濟于事。
最終的無奈之舉
于是在上線不到兩周后,老劉又做出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無條件退款”。
“為什么會發起無條件退款?在我的印象中,近段時間好像也只有《賽博朋克2077》做過這樣的事,你們一個小獨游團隊能承受這樣的代價嗎?”
老劉很坦誠的告訴我:“其實也沒怎么想后果,就覺得如果這樣能挽回一些玩家口碑就再好不過了。本身也確實是因為產品的問題才淪落至此,至少想之后無愧于心吧。”
“那么退款有效果嗎?”
“哈哈,一點效果都沒有”。
盡管老劉最后都沒告訴我退款率是多少,不過他表示這可能是任何一個國產游戲廠商都無法承受的代價。
他憑著良心做了,也不后悔。
04
最后,老劉和我分享了一些關于《太荒初境》的趣事。
盡管給差評的玩家很多,不過游玩時間往往比給好評的玩家更長,很多玩家都表示這游戲十分“上頭”。他將其歸結為Steam平臺的用戶池相較于前幾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雖然不推薦,但是“勉為其難”的玩了300多個小時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Steam平臺的用戶一直屬于那種十分硬核的玩家,對于游戲的畫質和玩法極為挑剔。不過我感覺其實在《PUBG》那一波后,涌入了很多國內的泛用戶玩家。這波玩家可能原本來自于客戶端網游和手游平臺,他們對于游戲的接受度很高,這也導致原先在Steam平臺不太吃香的游戲類型擁有了更多的機會。”
即便《太荒初境》在后期開放了氪金內購,玩家依然表現出了極高的接受度,除了游戲本體售賣之外,這部分內購成為了老劉穩定的收入來源。當然,氪金內容大部分都是服飾外觀,并不涉及數值強度,相比動不動需要648開箱的手游,明碼標價的售賣模式讓玩家感覺更為友好。
此外,由于《太荒初境》屬于沙盒建造玩法,內容消耗非常迅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游戲中居然存在工作室。據老劉所說,這些工作室沿用了網游運營模式專門為老板服務,收集各種游戲資源賣給游戲中的大老板,一天最多能賺一萬多塊,老劉甚至打趣的跟我說道:“這些工作室一天賺得比我們賺得都多。”
對于未來規劃,老劉表示將會竭盡所能的去拯救這款被玩家判了“死刑”的游戲,后續的賽季內容,更新內容,BUG優化將會一并跟上。至于傳說中的手游版本,他表示有些惋惜:“目前還有200到300萬的資金缺口,暫時還沒錢去做。現在的重心除了新項目的立項外,就是把《太荒初境》完全做完,口碑什么的現在也“不用”再去考慮了,我希望游戲還能‘搶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