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簽署芯片法案后,美國總統拜登將目光投向了生物技術,并于當地時間9月12日簽署行政令鼓勵美國本土生物技術、生物制造和相關研發。
行政令明確到,對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的推廣不僅限于衛生領域,還將涉及氣候變化、能源、食品安全、農業等各領域。計劃的目的是用美國本土生物制造來替代海外供應鏈,并為美國人創造高薪崗位。
美國政府官員透露,拜登簽署行政令的動機之一是為了與中國競爭。環球網報道稱,美國媒體報道拜登簽署行政命令時解讀說,此舉是在“回應中國在生物技術方面的挑戰”。目前,美國政府尚未公布推廣計劃的投資金額,預計具體金額將于當地時間周三公布。
據白宮官網的信息,拜登12日簽署的行政令是為了啟動“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倡議”。

拜登表示,新冠疫情證明了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的重要性。除健康領域外,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還可用于幫助美國實現氣候和能源目標、改進食品安全、確保供應鏈安全,協助美國各領域經濟發展。
白宮聲明則指出,美國“過度依賴”外國材料和生物制造,多年來將生物技術等關鍵行業離岸外包的做法威脅到了美國獲取關鍵材料的能力。
聲明稱,通過生物技術,美國能對微生物進行編程以制造特殊化學品和化合物,這一過程也被稱為生物制造。生物制造能夠幫助美國生產石化基產品的替代品,比如塑料、燃料、材料、藥品的替代品。
為此,“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倡議”將加速美國的生物技術創新,在健康、能源、農業等多個領域發展美國本土生物經濟。該計劃還將推進生物制造,在美國本土建立強大的供應鏈以取代海外供應鏈,同時加強食品和能源安全、促進農業創新、減輕氣候變化的影響。
具體而言,該計劃將促進提高美國本土的生物制造能力,在全美為生物制造新建、重振基建,包括對區域創新進行投資、加強生物教育;該計劃還將為生物基產品擴大市場機會,強制性要求聯邦機構采購更多生物基產品。
計劃的其他目標包括提高研發能力,以應對類似新冠的重大挑戰;改善對高質量聯邦數據的訪問;培養多元化技術型勞動力;簡化生物技術產品規章制度;推進生物安全;保護美國生物技術生態系統;與伙伴和盟友建立安全的全球生物經濟。
拜登已經要求衛生部長、能源部長、農業部長、商務部長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在行政令簽署后的180天內,就在各領域推動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提交策略報告。
美國政府官員接受《華盛頓郵報》采訪時透露,拜登簽署行政令推廣生物技術的動機之一是為了與中國競爭。該官員稱,正如芯片生產一樣,美國必須保持在生物制造領域的領先地位。
目前,白宮沒有公布將在生物技術推廣計劃上做出多大規模投資。周三,白宮將舉行“國家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倡議”峰會,預計屆時將公布投資金額。
對于美國的生物技術扶植計劃,韓國等多國已經表示關注。
三星生物制劑、SK生物科技等韓國制藥公司在海外設立了生產基地,為美國公司生產新冠疫苗。三星生物制劑為Moderna生產新冠疫苗,SK生物科技為Novavax生產疫苗。韓國業內人士擔憂,拜登簽署的行政令將對此類生產協議產生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