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燃財經 陶淘
編輯 | 饒霞飛
總票房3.7億元,今年的中秋檔啞火了。
據貓眼專業版數據,2016年、2018年、2019年和2021年,內地中秋檔票房成績分別為5.12億元、5.31億元、8.03億元和4.99億元。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9月12日24時,今年的中秋檔電影票房達3.73億元,較2021年的4.99億元下滑25%。今年中秋院線的表現,創下了近5個獨立于國慶節的中秋檔的新低。
暑期檔較為喜人的票房收尾成績,本以為能成為中秋檔的助燃劑,這或許也是中秋檔影片扎堆上映的原因之一。
今年中秋節,與去年同期13部影片內卷中秋檔類似的是,12部影片選擇在3日的小長假上映,其中11部為新片,1部為老片重映,涵蓋了愛情、親情、動作、動畫、現實主義等多個題材的影片,且幕后推手涉及萬達電影(002739.SZ)、博納影業(001330.SZ)、橫店影視(603103.SH)等上市公司,這也是部分業內人士認為該檔期或許能 “提振下半年的電影市場” 的原因。
然而,事實上,2022年的中秋檔,弊端也同樣顯著:盡管中秋檔電影類型多,但從題材、制作來看,被認為 “種子選手” 的只有坐擁馬麗、常遠等一眾開心麻花演員的家庭喜劇片《哥,你好》。
不幸的是,《哥,你好》遭遇了豆瓣5.7分的口碑滑鐵盧,票房預期從今年原本定檔 “五一” 時的10億元,銳減至了近日的3.5億元,整個檔期的票房大盤也因此嚴重縮水。
“劇情老套,前有《乘風破浪》后有《你好,李煥英》,再玩穿越回去與父母共處的東西實在沒必要。” 微博KOL八卦名探這樣評價該電影。此外,“男主演技差”、“敘事混亂”等,也成了影片多被詬病之處。
“觀眾越來越關注電影品質,口碑不佳的影片,常常達不到預期票房,濫竽充數的影片只會讓觀眾慢慢遠離影院。” 北京悠渡影管都江堰影城總經理劉安星對燃次元表示。
除了《哥,你好》之外,包括《世間有她》《媽媽!》《還是覺得你最好》等在內的幾部影片,不論電影內核在于親情、愛情還是世間大愛,都是相對小成本制作的文藝片,不具備 “爆款” 潛質。
“即便是《隱入塵煙》這樣優質的文藝電影,也是典型的后程發力,首日票房也只有幾十萬元。” 電影行業的長期觀察人士路德則認為,“這次口碑佳作《媽媽!》雖然社交媒體熱度一度飆升,但估計更顯著的口碑效應還在中秋節之后。”
不過,盡管中秋檔票房表現欠佳,在許多影院經理看來,對于暑期檔后的院線而言,更主要的還要看國慶節的院線表現。
“從目前已知上映的影片來看,國慶檔可能沒有太能打的影片。” 劉安星分析。但在暑期檔票房同比增二成的情形,至少讓業內人士欣喜地觀察到,影院依然是年輕人樂意消費的線下場景,“關鍵還是看影片類型和質量。”
種子選手爆冷
今年中秋檔,唯一一部有著合家歡特點的影片《哥,你好》,口碑崩塌了。
《哥,你好》講述的是名叫小伍的兒子穿越回過去,無意中攪黃了父母的姻緣,后來,他一次次重新穿越到過去,“糾正” 錯誤,并發現了父親討厭自己的原因——母親是因為自己難產而死的。
有豆瓣網友評價,“都2022年了,沒想到在電影中還會看到母親犧牲自己,親自說出 ‘保小’ 這樣的情節。”
一位95后電影愛好者Eve在觀影后則對燃次元表示,《哥,你好》有著很明顯的模仿以往喜劇片構思的痕跡,并且在馬麗飾演的角色出場之前,整部電影就像一部 “混亂的小品”,而 “后半部分男主角的演技非常浮夸,似乎是導演刻意安排的一些 ‘煽情’ 部分,并不能打動我。”
很顯然,這部由高國民認知度的演員構成的電影班底,敗在了編劇與內容的軟肋上:一方面是雷同的穿越情節,另一方面是典型的 “男性凝視” 視角,在不少網友眼中 ,“看似是對母親的贊美,實則是對母親 ‘殉道式’ 付出的道德綁架,令人不適。”
不過,中秋檔期間,同樣有兩部被公認的佳作上映,分別是豆瓣評分7.5的《媽媽!》,和豆瓣7.7分的《還是覺得你最好》。
電影《媽媽!》講述的是一位80多歲的母親,得知60多歲的女兒得了阿爾茨海默癥之后,原本羸弱的身軀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悉心照顧女兒,兩人互相扶持的故事。
這部電影的高口碑,在市場影響力與普通人眼中,有著不同的理由。
許多媒體都談到,《媽媽!》是國內少有的、深入談及阿爾茨海默癥的電影,讓更多人去關注身邊的這個相關群體。
而對于普通觀眾來說,看完電影的 “女兒們”,會想到要及時贍養父母,而不要等到 “子欲養而親不待”;“母親們” 則會去思考如何坦然面對余生和必將到來的死亡。
“那天我看完《媽媽!》之后,騎車回家的路上,雖然淋著雨,但我心里想的卻是一會兒到家了趕緊給媽媽打個電話。” 95后視頻策劃徽茵對燃次元表示。
另一部影片《還是覺得你最好》是一部港味情景喜劇片,從情景喜劇的角度而言,有幾分《武林外傳》《老友記》的味道,而從文藝的質地來看,它又很像去年獲得高口碑的海派電影《愛情神話》。
其余的影片則表現平平。如由李少紅、陳沖和張艾嘉導演,周迅、鄭秀文等主演的女性主義電影《世間有她》,由于觀眾對于 “拼盤式” 電影的審美疲勞,還有覺得其中部分故事的情節轉折突兀或寡淡等原因,最終的呈現效果受到了較大影響。
優質文藝片票房的低開宿命
如上所提及,“一強多弱”,是今年中秋檔影片的核心特征。
“中秋檔票房與實際收入的預期偏差不大,首先是沒有強力的影片。” 北京悠渡影管總部運營總監魏云飛就表示,“強強聯手才能創造出票房佳績,一部單打獨斗風險就很大。”
今年中秋節,院線就經歷了《哥,你好》 “孤軍奮戰” 的慘敗。
此前,中秋檔票房達到了5.31億元的2018年,票房的前四名《黃金兄弟》《悲傷逆流成河》《反貪風暴3》和《碟中諜6:全面瓦解》,在檔期中最后一日的票房占比分別為29.4%、24.2%、14.6%和12.7%,票房屬于 “全面開花” 型,并且影片類型都屬于受眾關注度廣的大制作、動作或者諜戰片。
來源/貓眼專業版 燃次元截圖
而與2018年不同的是,今年中秋檔最后一日,票房排名前四的電影占比分別為36.8%、13.3%、11.2%和7.4%,集中度明顯較2018年高。
更重要的是,不僅排名第一的《哥,你好》遭遇票房滑鐵盧,并且排名第二、第三的影片為上映了多時的《新神榜:楊戩》與《獨行月球》,第四名才是剛上映的《媽媽!》,新片打不過老片。“可見中秋檔電影票房與題材和風格有關。” 英皇電影城中國區總經理李承翰分析道。
盡管《媽媽!》和《還是覺得你最好》在豆瓣分別獲得了較高的口碑,然而,文藝片非合家歡的屬性,還有相對較窄的觀眾體量,都使之在假期難以突顯出 “檔期” 的優勢。
比如,Eve就表示,在《哥,你好》與《媽媽!》中,她選擇了帶爸媽一起去看前者,就是因為 “后者的話題過于凝重,在中秋節想要歡快一些。”
此外,據路德分析,文藝片即便內容再優質,也會因為受眾規模小、不具備線下場景的特異性優勢,還有較低的宣發成本,難逃票房低開的宿命。
影迷小丸子就告訴燃次元,她還是愿意去電影院看大制作的影片,“因為我覺得這樣的影片音效和爽感具有著 ‘不可替代性’。”當然,已經確認了是高口碑的文藝片,也會驅使她走入影院,比如電影節重映的《情書》。
一位宣發公司的創始人恒舒則向燃次元透露,“大多數情況下,幾百萬元成本的文藝片,宣發成本往往只有二三十萬元,比起上千萬元宣發的大制作影片,不過是杯水車薪。并且,對于如今的許多電影院來說,在上映初期如果要增加排片,需要交 “增排” 費用,價格本身就達幾十萬元,“僅此一條,就可以把一眾文藝片打趴下。”
7月8日上映的《隱入塵煙》,就是一個文藝佳作票房逆襲的案例。這部上映初期宣發默默無聞的電影,在8月上線流媒體后,才獲得了KOL自來水式的二創傳播,因此在兩個月后的9月3日才達到了日票房的頂峰1439.1萬元。
此外,2017年上映的《岡仁波齊》,同樣也是票房逆跌的典型,這部豆瓣7.7分的影片的票房峰值也出現在了上映后的第12日。
從目前的票房情形來看,作為本檔期評分最高的電影,《還是覺得你最好》票房也呈現出逆跌趨勢。不過,其首日票房也僅515.8萬元,到了上映第4日,即9月12日,其當日票房仍僅排在第五位。 “可見雖然其未來還有著較大的單日票房漲勢,但中秋節未能迎來它的票房高峰。” 路德表示。
影片《媽媽!》自上映后,總票房預期已經從2000萬元上升至了7310.4萬元,但同樣出現了首日票房低開的情形。
由此來看,在節假日扎堆上映文藝片,幾乎在開端就預示了大盤的結局。
國慶檔等頭部影片空降
從票房的數據來看,在中秋節上映文藝影片,對于制片與發行方來說,似乎是一個 “不明智” 的選擇。
但事實上這也并不盡然。“文藝片卷在中秋檔,也是因為更難在國慶檔卷出票房。” 路德表示,若是在疫情前的那些年,文藝片多會選擇在周末上映,并且長線放映,因為其 “氣質與假日檔不搭”。
然而,對于疫情后的電影制片方而言,撤檔、延檔還有局部爆發的疫情,成為了必須去面對的挑戰,此時,“預案和策略的調整,也變得愈發重要,比如將小成本影片放在 ‘弱檔期’ 上映。” 路德介紹,“這一方面可以比平日周末增加一些人氣,另一方面也不用和長假期檔和重磅影片直接對抗,有如 ‘以卵擊石’。”
此外,恒舒還表示,這種小檔期上映文藝片的方式,“雖然卷但能相對快速地回籠資金,畢竟下一個 ‘適合上映’ 的時間結點,并不知道何時到來。”
中秋檔的表現已不盡如人意,對于業內人士來說,他們已經開始展望國慶檔。
據目前網傳的信息來看,今年國慶節,至少有《深海》《長空之王》《萬里歸途》《無名》《中國乒乓》等在內的6部影片上映,囊括的題材包括動漫、戰爭、諜戰與體育等等,背后的出品方則涉及博納影業、阿里影業、華策影視等。
其中,《深海》的導演也為曾經帶來國漫之光的《大圣歸來》的導演田曉鵬,并且其內容為潛心打造了七年的原創動畫作品,備受期待。
此外,從往年來看,戰爭片在國慶檔也較受歡迎。不過,或許是因為《長空之王》與《萬里歸途》的體量與規模于往年重磅戰爭題材相比,相對較小。《長津湖》的拍攝成本為13億元,《八佰》的成本為5.5億元,《萬里歸途》與《長空之王》的成本則為3.5億元與2.5億元,其電影場面與效果,與前者相比可能會有差距。
因此,劉安星分析,就目前公布的影片來看,可能國慶檔無法超過25億元票房。如果該預測準確,便意味著國慶檔的大盤僅僅恢復到了略優于2018年的水平,這甚至遠不及2020年疫情恢復后的首個國慶檔票房39.67億元。“沒有頭部作品,是國慶檔目前公布影片的特點。” 多為電影從業者對燃次元表示。
盡管今年國慶檔有三部王一博主演的電影上映,但魏云飛也推測,“現在的觀眾為偶像買單的比例越來越低,偶像情懷已經過度消耗了觀眾的熱情,因此,偶像未必對影片有明顯票房加持了。”
由此可見,如果國慶檔影片基本無變動,對于今年上半年28家影視上市公司17家虧損的行業態勢而言,想要靠國慶檔逆風翻盤,可能并不容易。
不過,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所顯示,2022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電影市場票房達91.35億元,較2021年同比上漲23.8%,總觀影人次為2.34億。
“暑期檔的票房表現,可見觀眾的線下觀影意愿依舊較強,因此,主要還在于是否有適合大眾觀看的、優質的影片上映。如果有空降的頭部影片出現,口碑又不錯,國慶檔的前景還是可觀的。” 路德表示。
*文中路德、恒舒、Eve、徽茵、小丸子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