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2022年最暴利的“印鈔機”曝光了。
靠著賣煤的生意,印度最牛“煤老板”高塔姆·阿達尼一舉殺入全球富豪榜前三位,身價暴增至13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19億元),今年前8個月,狂賺6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39億元),成為了今年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億萬富豪。
其背后的“印鈔機”便是煤炭貿易,阿達尼集團幾乎壟斷了印度煤炭的進口貿易,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2022年以來,印度對煤炭的需求激增,讓阿達尼集團賺得盆滿缽滿。目前阿達尼坐擁7家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8月30日,總市值超過251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475億元)。
俄羅斯對歐洲“斷氣”后,國際煤炭市場再度緊張,當前已有分析機構將今年亞洲煤炭的平均價格預期進一步上調近40%,且預測亞洲煤炭的高價還將維持數年。
宇宙最牛“煤老板”
新能源賽道表面熱鬧非凡,但全球最強“印鈔機”仍然是煤炭、天然氣、石油等傳統能源。
印度“煤老板”高塔姆·阿達尼(Gautam Adani),幾乎壟斷了印度煤炭生意,今年前8個月賺得盆滿缽滿,身價一路飆漲,不僅登頂印度、亞洲首富,更是躋身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前三位。
據彭博億萬富翁最新數據顯示,塔姆·阿達尼的凈資產達到13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519億元),超過奢侈品教父、LV總裁貝爾納·阿爾諾,僅次于埃隆·馬斯克、杰夫·貝佐斯,成為第一位闖入該榜單前三名的亞洲人。
目前,這份榜單中,排名前10位的億萬富翁中,有8位來自美國,1位來自印度、1位來自法國。而現年60歲的阿達尼,是唯一一位在2022年年內身價上漲的富豪。
據彭博社的數據顯示,自全球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阿達尼的財富持續飆升,幾乎呈現指數級增長。2020年年初,其個人財富凈值僅為65億美元,如今已升至1374億美元,短短2年間的累計漲幅高達21倍。今年前8個月,便賺取了高達6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239億元),成為了今年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億萬富豪。
正是憑借著如此迅速的財富增長,阿達尼連續超越了多位全球富豪,。今年2月,首次超越印度大亨穆凱什·安巴尼,成為印度也是亞洲首富;隨后在4月份首次躋身為千億美元富豪,7月超過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成為全球第4大富豪;今年8月,其身價排名再升至全球第3。
如此驚人的財富增長,引發全球資本圈關注,阿達尼也成為資本市場熱議的焦點人物。
超級“印鈔機”
據官方資料介紹,阿達尼出生于1962年,于1988年創辦了阿達尼出口有限公司(Adani Exports Ltd),后來逐漸發展成為阿達尼集團。
當前,阿達尼集團的業務橫跨了能源、港口和物流、采礦和資源、天然氣、國防和航空航天以及機場,旗下控制了7家上市公司。截至2022年8月30日,總市值超過2515.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475億元)。該集團控制著印度最大的私營港口、機場運營商、城市燃氣分銷商和煤礦。
其中,煤炭生意是阿達尼集團最核心的業務之一,目前阿達尼集團幾乎壟斷了印度煤炭的進口貿易,市場份額超過三分之一。2022年以來,印度對煤炭的需求激增,讓阿達尼集團賺得盆滿缽滿。
對此,彭博社的數據顯示,2022年前8月,阿達尼的財富迅速上升主要受益于公司煤炭銷量的上升。
俄烏沖突爆發后,歐洲宣布禁運俄羅斯煤炭,直接擾亂了國際煤炭市場,引發國際煤價持續飆漲,從一年前的50美元/噸飆升至400美元/噸,最高漲幅一度超過700%。
而且,當前煤價漲勢仍在繼續,根據ICE futures Europe的數據,9月5日,紐卡斯爾10月煤礦期貨價格上漲5%至463.75美元/噸,創下2016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俄羅斯對歐洲停止供應天然氣,導致歐洲天然氣價格飆漲,歐洲多國紛紛宣布,重啟煤電計劃。德國通過一項緊急法令,恢復 10 千兆瓦閑置燃煤電廠,進一步加劇了全球煤炭市場供需緊張,歐洲基準煤炭價格再度刷新歷史紀錄。
而印度的煤炭市場的情況更加緊張,因為印度是世界第二大煤炭消費國。
今年4月以來,印度遭遇百年一遇的極端高溫炙烤,導致全國用電量激增,印度燒煤發電量也大幅增長。因為煤炭短缺,印度一度遭遇電荒,全國逼近大停電的邊緣,超過半數的發電廠,煤炭庫存僅剩2天。
印度中央電力局(CEA)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印度向國內電力企業供應煤炭量達5845萬噸,同比增加17.1%;而當月,印度全國的煤炭總產量僅有6042萬噸,同比增長11.37%。
因此,印度煤炭價格持續上漲,且進口煤炭量也創出新高,這無疑給阿達尼集團帶來了絕佳的賺錢機會。
當前,阿達尼集團擁有澳大利亞最大煤礦Carmichael,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加利利盆地的第一個煤礦,占地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煤炭總儲量預計270億噸,目前已實現開采、出口,給阿達尼集團貢獻了豐厚的利潤。
漲價風暴愈演愈烈
由俄羅斯輸送歐洲極為關鍵的通道“北溪-1”號天然氣管道最終被宣布要無限期關閉,這一消息再次刺激歐洲對接下來即將要進入冬季的能源供應擔憂激增。
目前,歐洲天然氣危機愈演愈烈,煤炭的重要性陡然上升。國際能源署(IEA)指出,歐洲的電力巨頭被迫使用煤炭替代天然氣,預計歐盟今年煤炭消費量將繼續增長,2022年將再增長7%。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多個國家都開始重啟或延長煤炭發電站,以盡可能減少天然氣消耗。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歐盟每年約45%的煤炭進口自俄羅斯,總價值大約40億歐元,其中,用于發電和取暖的動力煤約70%來自俄羅斯。
而,歐洲對俄煤炭進口禁令的實施,歐盟不得不加大從澳大利亞、南非、哥倫比亞等其他國家采購煤炭,這將進一步加劇海運煤炭資源的緊張,從而帶動海運煤價上行。
另外,全球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印尼也鬧出幺蛾子。今年8月初,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宣布,71家煤礦廠商未能履行其在印尼國內市場的義務,隨后對至少48家煤礦企業實施了出口禁令。
全球化的當下,國際能源市場早已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緊密網絡,俄烏沖突、極端氣候以及印尼禁運等因素沖擊,全球煤炭市場愈發緊張。當前已有分析機構將今年亞洲煤炭的平均價格預期進一步上調近40%,且預測亞洲煤炭的高價還將維持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