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藍麗琦
家居企業富安娜因一筆1.2億元的理財產品到期后無法全額兌付,引發了外界關注。
9月8日晚間,富安娜(002327.SZ)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與中信證券“富安1號”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標的沒有任何關聯,不存在主動挑選標的資產情況,不存在通道業務交易。
半個月前,富安娜在發布半年度業績時,同時公布了購買的理財產品逾期兌付的情況。
富安娜當時表示,在中信證券投資1.2億元購買期限為12個月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富安1號”,到期日為今年3月19日。但截止8月23日,公司僅收到產品本金1350萬元,剩余產品本金1.065億元及投資收益到期未兌付。
富安娜是一家中高端品牌家紡企業,于2009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以床上用品為主的家紡產品,屬家居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
隨著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各種企業級的理財產品層出不窮。上市企業為了讓閑置資金保值,把企業自有資金拿去購買理財產品已成常態。
界面新聞記者觀察到,家居行業的上市公司普遍選擇購買銀行、銀保的理財產品,僅有少數選擇購買券商的理財產品。
具體到家紡細分領域,在其余三家頭部企業中,體量較大的羅萊生活(002293.SZ)在2018年累計投資2億元,購買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7.60%,該產品已于2019年到期。財報顯示,羅萊生活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3.82億元,歸母凈利潤2.23億元。
水星家紡(603365.SH)則在今年5月投資4000萬元,購買申萬宏源證券的理財產品,該產品屬于本金保障型浮動收益,為期92天,預計年化率2.55%至3.12%。這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6.23億元,歸母凈利潤1.07億元。
相比之下,富安娜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3.35億元,歸母凈利2.11億元。在頭部家紡企業中,僅富安娜實現了營收、凈利同比增長。不過,也僅有富安娜在購買理財方面最為“冒險”。
富安娜最新公布的理財產品進展細則發布于2021年4月27日。公告顯示,截止當日所有仍在期限內的理財產品中,僅在中信證券投資的理財產品就有4筆,累計投資4.6億元,預計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6%至4.8%、4.35至5.1%、4.5%、4.5至6.5%。
其中,“中信證券富安1號單一資產管理計劃”已經是富安娜第五次購買的理財產品,即為近期未能回收全部本金的“富安1號”。
該理財產品前四次均保本且獲得收益。富安娜在前三次分別投入1億元,第四次投入1.2億元。這四次投資分別獲得收益約333萬元、304萬元、689萬元、538萬元。
業內人士透露,券商理財產品跟普通銀行或者銀保的理財產品相比,不同之處在于后兩者的模式大部分都是保本以及收益,或者是保本以及浮動收益,但券商的理財產品一般不保本。
富安娜也在公告中表示,“富安1號”理財產品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兌付的風險。
富安娜公布的資料顯示,這筆理財產品的底層資產為商業地產“北大資源杭州海港城”,現已改名為“北大資源博雅城”。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該商業綜合體緊鄰阿里巴巴的杭州西溪園區,周邊有遠洋西溪公館、大華西溪風情等住宅小區。
有市場觀點認為,博雅城的地理位置雖然看上去并不偏遠,但實際毫無競爭力。阿里巴巴的園區內就有大量的商店、健身房、餐飲店等,已經足夠滿足內部人員的需求。
不過,目前外界主要還是聚焦在是否存在內幕交易上。
富安娜公告顯示,“北大資源杭州海港城項目”債務人浙江藍德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早已實質違約,且2019年和2020年審計報告均被中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保留意見。北大方正集團作為主要連帶責任保證擔保方,其重整計劃執行期限被法院裁定延長至今年12月28日。
但在去年3月19日,中信證券依舊購入違約資產。富安娜方面曾表示,中信證券在中途沒有按照合同要求告知任何的提示和風險。
一名前投資銀行員工告訴界面新聞,企業所購理財產品面臨的問題,通常分為兩種。第一種,上市公司的投融資部與券商人員合作,券商人員為完成業績并且把獎金給對方人員;第二種,券商人員與底層資產方有關聯,在明知道有風險的前提下,依然選擇與之合作。
也有金融圈內人士表示,也許只是券商人員的一次失誤,但因為中信證券時常考“第一”,所以此事才會引來眾多關注。
針對以上觀點,界面新聞發函致富安娜、中信證券,截止發稿前未獲回復。
富安娜在公告中解釋稱,公司運用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確保公司日常運營所需流動資金的前提下實施的,不影響公司日常經營和主營業務的正常開展。
對于這筆理財產品未能全額兌付,富安娜已經開始做了減持準備。
富安娜表示,截止8月23日,由于中信證券尚未出具最新估值表/凈值說明,公司無法準確預計該筆投資可能帶來的本金損失。在投資資金延期兌付或存在部分損失的風險方面,公司在2022年半年報中已將該產品賬面盈余部分875萬元計提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而從8月23日富安娜首次公布理財產品無法全部兌付后,中信證券也未向外界作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