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孫梅欣
當電燈已經發明143年之后,人們對于照明燈光還會有哪些需求?
“人們對于燈光的要求,不再僅僅是照亮空間的功能性使用,照明還是作為智能化、氛圍感的體現。”雷士照明CEO林良琦近日在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時認為,消費者需求的提高和行業持續細分,使得照明行業需要切入更多細分賽道。
這對消費需求變化,雷士照明從去年開始推出5大業務子品牌,包括酒店照明、全屋照明、商業照明、特種照明和公共照明。
在今年8月底舉行的上海國際酒店及商業空間展上,雷士照明帶著定位高端酒店照明系列的“肖邦”Chopin家族系列產品參展,標志著雷士照明會著重切入酒店照明領域。
但在林良琦看來,酒店照明是企業向更多領域嘗試的起點——小而精的酒店空間,可以解決綜合性的照明問題:“這是雷士照明的一種嘗試,未來不僅賣燈具產品,更是出售整體空間照明整體解決方案,建立以照明為主體的生態圈。”
對于公司的短期目標,林良琦告訴界面新聞,要在3-5年實現百億銷售規模,今年要盡量實現和去年一致的開店目標。
做解決方案?從酒店照明開始
隱藏在天花板軌道內的燈帶,將溫暖整潔的光投射在墻面上,模糊了邊緣的光暈沒有雜光,既保持相同的光線色溫,又使空間呈現出柔和整潔的視覺氛圍感。
在展會現場,“肖邦”系列展現了照明燈具所能帶來的藝術視覺感受。
“芯片是燈具核心部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市面上的標準品目前難以滿足高端酒店照明對光色的要求。”雷士照明產品管理中心總監賴萌介紹,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確定參數,針對酒店照明色點要求進行定制,向國際頭部企業定制專供芯片,從而達到提高光色品質的要求,而這正是燈具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技術。
他介紹,“肖邦”產品的特征在于燈頭可以平移,避免光輸出被遮光罩覆蓋,從而提高光輸出效率,對光斑視覺效果進行優化。采用燈頭前端調節角度的方式,便于安裝與維護,產品采用黑光技術在設計上避免了光的直射,使用起來不會有眩光的刺眼感。

賴萌解釋,現在主題酒店的軟裝設計風格比較跳脫,為適應設計師多樣化、個性化的設計需求,“肖邦”部分規格的產品還提供了可變光透鏡,提供多種配光,便于安裝現場進行配光角度調節,從而幫助設計師實現設計理念的落地。
林良琦形容“肖邦”系列目前是雷士照明產品中“象牙塔”級產品,定位四星級以上、和高端民宿等酒店:“現階段重點渠道是高端酒店,未來不排除中端經濟型酒店市場。”
他認為,過去燈光僅用來作為照亮功能的需求已經成為過去式,而酒店是提供整體照明解決方式最好的展示。這種展示,包含了氛圍感的提供。
“舒適感是酒店照明最關注的需求。雖然酒店空間小,但包含窗簾、空氣、照明以及所謂智能化的內容。如果在酒店上開辟了很好的照明條件,未來可以做更多的照明方案,延伸到全屋照明等各個領域。”
這也是雷士照明切入酒店照明最重要的因素。“通過酒店照明試探照明方案,公司未來戰略發展需要,是要從賣單燈,轉變為賣整體照明解決方案。”林良琦對界面新聞表示。
這一轉變,也是由行業發展階段決定的。林良琦認為,中國照明行業發展幾十年,產能發展飽和甚至過剩,賽道非常擁擠,中小企業時常會有“價格戰”。因此,照明企業從賣單燈轉向整體照明解決方案,實際可以有效提高照明行業份額。
“過去企業只賣燈具單品,以五星級酒店單間客房為例,如果只需要照明功能,燈具成本可能在3000元左右。但提高服務升級需求之后,單純的賣產品轉型為提供整體照明解決方案,再加上窗簾、開關、面板等智控系統,價格可能就會提高到3-6萬元。不僅提高單值,也給整體消費行為帶來服務升級。”
林良琦認為,通過提高光的價值,給消費者提供更具健康的光照條件,才能把行業蛋糕做大,而不只是傾軋在賣幾個燈上。

因此,雷士照明切入酒店照明,是企業后續戰略發展的先導,包括整合產品的場景化、建立技術標準化,照明業態的集成化、開放化,從這些維度來說,需要整合從前端服務、產品設計、整合、集成,到后端的售后服務,從賣產品轉變為解決方式,切入更多細分領域。
從酒店行業發展空間來看,林良琦認為,隨著消費升級、旅游經濟的復蘇,整個酒店業和旅游業今后會將迎來反彈:“在這個趨勢的影響下,預計酒店照明市場也將迎來顯著增長。”
在渠道建立上,雷士照明通過設立獎項、沙龍等方式,加強和酒店設計師的結合。
林良琦表示,“酒店設計師是非常重要的照明行業渠道,他們一方面希望照明解決方案能幫他們實現設計的想法,另一方面燈具品牌的支撐,和產品售后及整合能力,也利于設計師和甲方的溝通,這是雷士照明重要的合作路徑。”
做照明屆的“裁縫”
林良琦坦言,行業仍然還有技術上的革新空間,包括色光統一性、色溫、照度等等,對技術要求很高,但空間照明需要考慮的,還有其他業務部分:“我們不可能投資做其他業務,但雷士照明可以做成品牌平臺,建立一個以照明為主體的生態圈。”
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未來照明行業也將出現兩大趨勢分化。一類是專攻某一類型產品的技術型企業,他們小而精,重點在于技術難點的突破,帶給行業前沿性產品和新的技術標準是他們的生存之道;另一類,就是提供整體照明方案的整合型企業,他們通過整合行業先進技術和高端產品,解決實際場景中的綜合性問題。
“這是兩種不同個性的企業。雷士照明要做的是整合的道路,做生態建設者,場景供應商、標準制定者。”林良琦將雷士照明比喻為照明屆的“裁縫”,客戶提出需求,企業準備好材料,根據空間量體裁衣,提供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在個性化方面,雷士照明近年來還在做更多的嘗試。如何在新一代消費群體當中占領心智,是這家成立24年照明企業思考的問題。
去年雷士照明出街了新Logo標識,今年和Line Friends聯名推出掛繩小夜燈、美妝鏡,在一定程度上正通過營銷方式的調整,來改變企業長期2B端的“老氣”形象,變得更加年輕輕盈。同時,企業也理解年輕消費者“線下看實物—線上購買—線下服務”的消費路徑,在渠道上尋求線上和線下的結合。
林良琦認為,形象的改變,不僅是對雷士照明品牌的刷新,也是對行業品牌認知的變化。
同樣,進入酒店領域,也是因為消費者對于光的氛圍感要求的逐漸提高。“這種氛圍感除了在酒店,在豪宅、餐飲、會所等等,都會有同類需求。”
在擅長的B端市場,林良琦透露,雷士照明仍然會深入更多細分領域。除了酒店照明,雷士照明在工廠、高鐵等基建設施方面的特種照明、公共照明業務還會繼續發展,商業照明會切入二線城市的樓宇,另外還有教育照明、醫療照明、養老院照明等等領域,都將是切入細分市場的方向。
對于業務貢獻和企業規模,林良琦表示,酒店照明在雷士照明業務中的整體占比或許只有5%-8%,但對于公司產品到生態搭建的意義,將會超過其他應用場合:“今年行業艱難,但門店開設目標,盡量保持和去年一致,銷售目標方面,未來3-5年要實現百億企業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