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尹靖霏
連續收獲5個漲停板后,9月9日傳藝科技(00286.SZ)開盤便大跌逾5%,盤中一度解近跌停。因接連發布有關鈉離子電池業務未來規劃的公告,該股此前已經歷多輪大幅上漲。
公司的鈉離子電池項目真的靠譜嗎?
頻繁釋放利好,市值暴漲90億元
股價連續上漲的情景曾在6月下旬上演,6月23日至7月1日,該股曾連拉七個漲停板。起因則是公司違規發布鈉離子電池業務。
公司6月24日披露的一份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披露,將通過全資子公司江蘇智緯電子與寧波海盈匯鑫有限合伙企業及自然人楊磊、楊崇義,共同江蘇傳藝鈉電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3000萬元。"公司注冊資本是3000萬元,做鈉電池的投資遠遠不止這一個體量,我們上市公司現在已經準備好了350畝的土地,已經建好廠房12萬平米,在建的廠房大概18萬平米,而且上市公司準備了充足的資金來做一期項目投入"。
對于公司上述披露的信息,深交所認為,公司存在以非正式公告方式發布未公開重大信息的行為。對此,深交所9月2日發文,對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鄒偉民、公司董事會秘書許小麗給予通報批評。
兩個月后,公司再次發布相關信息。
8月31日當天發布2份公告。
- 傳藝科技稱,公司控股孫公司江蘇傳藝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藝鈉電”)項目各生產設備及裝置安裝調試進展順利,已具備中試生產條件并即將投產運行。
- 公司擬于2022年10月27日在高郵市隆重舉辦“傳藝鈉電中試典禮、傳藝鈉離子電池研究院揭牌儀式、傳藝鈉離子電池產品發布會”;同期,將舉辦“鈉離子電池行業創新高端論壇”。
- 9月7日和8日連發8份公告,孫公司擬規劃建設一期5萬噸/年、二期10萬噸鈉離子電池電解液項目。項目土地規劃120畝,一期計劃于2022年11月份開工建設,2023年3月份投產,投產后半年內,實際產能應達到規劃產能的50%;投產后第一年后,實際產能應達到規劃產能的90%以上。
從6月23日至今,公司收盤價13.17元/股漲至9月8日的44.30元/股,漲幅高達235%。

市值從6月23日的不足38億元漲至9月8日的127億元,不到3個月的時間市值暴增近90億元。

背后驚現退市股“猛獅科技”影子
公司注冊地在江蘇省揚州市,主營業務是為筆記本電腦商提供鍵盤配套,全球市場占有率20.56%,國內市場占有率40%。對于突然跨界鈉離子電池賽道,技術積淀是否足夠?
傳藝科技宣傳早在四年前就已開始涉足鈉離子電池的研發。但界面新聞記者發現背后或另有乾坤。
7月8日公司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經理鄒偉民長期看好鈉離子電池未來的應用前景,并于2018年起與具有鈉離子電池方面豐富科研經驗的相關技術人員(現均為本次公司鈉離子電池項目核心技術團隊成員)開始共同開展鈉離子電池及相關上游材料的研發。考慮到項目處于早期階段,技術研發存在一定風險和不確定性,上述前期研發工作均未通過上市公司實施。
這背后或有退市公司猛獅新能源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猛獅科技,退市前股票代碼002684)的影子,而猛獅科技主營業務為各類鉛蓄電池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曾集鋰電、儲能和新能源概念于一身。
9月8日傳藝科技稱,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與揚州海盈匯鑫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揚州海盈匯鑫)、自然人康書文、楊磊、張維民、吉躍華、楊崇義共同合作設立孫公司“江蘇傳藝鈉電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傳藝鈉電新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康書文與已在2022年6月27日退市的猛獅科技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天眼查顯示,康書文持有三門峽猛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的股份,而這家公司正是猛獅科技的控股子公司。猛獅科技是一家家族企業,實控人為陳樂伍和他的父親陳再喜、母親陳銀卿。
2021年7月29日猛獅科技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積極投入鈉離子電池的研發,未來逐步可以進入中試。公司與客戶合作,已完成交付小批量18650圓柱鈉離子電芯。
54億加碼鈉離子電池,錢從哪來?
10GWh的鈉離子電池項目需斥資多少?傳藝科技稱,初步測算需約54億元。
針對投資項目規劃情況,7月8日傳藝科技回復關注函表示,根據公司目前的建設規劃和戰略目標,鈉離子電池項目將分為2期分批投入建設,其中一期計劃建成2GWh的產能,二期計劃新建8GWh的產能,從而累計達到10GWh的鈉離子電池生產能力。其中一期2GWh產能擬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廠房及中試線的建設施工和產品中試,并于2023年初完成2GWh產能的投產。
根據公司的初步投資測算:
- 本次鈉離子電池項目土地購置及廠房建設成本合計約4億元,
- 一期2GWh產能需投入的裝修及設備成本約10億元,
- 二期8GWh產能需投入的裝修及設備成本約40億元。
- 該項目尚處于前期廠房土建施工階段,已投入資金主要系前期土地購置及廠房建設投入。截至5月31日,上述土地及廠房的已投入資金為1.5億元。
錢從哪來?
公司2019年至2021年營收雖呈上漲態勢,從15.34億元漲至19.20億元,歸母凈利從0.74億元漲至1.64億元,但可以預見的是鍵盤和鼠標等消費電子的剩余市場空間已所剩不多。
與此同時公司的資金流并不充裕。截至2022年6月30日,該公司有息負債率近60%,有息負債達9.57億元。公司賬上能快速變現的資金也僅為6.55億元,其中貨幣資金4.74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1.81億元。


7月8日,傳藝科技表示,目前公司貨幣資金及現金管理產品余額為13.67億元,銀行授信未使用額度10.27億元,除去現有主營業務流動資金及預留發展資金,可用于鈉離子電池項目的自有資金及授信額度達到11.88億元。另外,公司表示,正積極與銀行進行商談,后續將通過進一步獲取授信額度的方式以滿足鈉離子電池項目投產后的流動資金需求。

借助銀行信貸,54億元的投入預示著公司未來的債務壓力將與日俱增。與此同時,從公司發布的公告看,第一期公司或不用為2GWh產能所需的資金擔憂,但第二期8GWh產能需耗資40億元,這是否能落地還是一大疑問。
布局鈉離子電池賽道,并非傳藝科技一家。
- 在鈉離子電池方面,寧德時代、欣旺達、鵬輝能源、山東章鼓、派能科技、中國長城、貝特瑞等均有所布局;寧德時代(300750.SZ)、欣旺達 (300207.SZ)、鵬輝能源 (300438.SZ)、山東章鼓 (002598.SZ)、派能科技 (688063.SH)、中國長城(000066.SZ)、貝特瑞(835185.BJ)
- 在鈉離子電池正極方面,容百科技(688005.SH)、振華新材(688707.SH)、格林美(002340.SZ)等上市公司有所涉獵;
- 在鈉離子電池負極方面,杉杉股份(600884.SH)、星城石墨(831086.NQ)等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掛牌公司有所布局;
- 在鈉離子電解液及鹽方面,多氟多(002407.SZ)、天賜材料(002709.SZ)、瑞泰新材(301238.SZ)、永太科技(002326.SZ)等上市公司有所布局。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指出,目前鈉離子電池的理論能量密度和循環性能不及鋰離子電池,決定其難以完全替代鋰離子電池。同時有專家指出,鈉離子電池規模量產沒有明顯瓶頸,但產業化發展需要一個過程,當前相關企業正加速擴大產能。誰能從這一賽道中跑出還是未知之數。
傳藝科技在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中稱, 目前公司鈉離子電池項目已具備中試生產條件并即將投產運行,項目的實際收益率受未來產能投放的節奏和市場價格因素的影響,項目的收益率存在不確定性,且公司鈉離子電池處于產能建設階段,短期內尚未盈利;鈉電池屬于新的技術產品,需要新開拓終端市場和需求,市場的培育和開拓也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