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探客深科技 尹太白
編輯|蛋總
9月8日凌晨,備受矚目的iPhone14系列正式和大家見面,這個新系列共有4款產品,擁有更小的劉海、“藥丸屏”、A16芯片、更長的續航、4800萬像素、光學防抖……人人都期待這個系列能帶來新亮點,拯救一下大家“萎靡不振的換手機欲望”,而在這其中,手機經銷商們的期待最為熱切。
早在iPhone 14系列上市前夕,智能手機經銷商黃文偉就開始忙碌起來了,他一邊向蘋果代理商預付定金,確保蘋果新品供應充足,一邊又備好了少量iPhone 13系列的現貨。
“iPhone 14系列發布后,為了騰出更多市場空間,蘋果公司往往會將iPhone 13 Pro版下架處理,而iPhone 13標準版有可能降價促銷,屆時iPhone 13系列的銷量也會短暫出現一波小高潮。”根據以往的經驗,黃文偉做好了兩手準備。
在濟南市區擁有三家手機綜合門店的鄭偉強也在積極備貨,還在門店顯眼位置擺放了一個蘋果專柜,他從其他渠道商處得知,今年有不少經銷商已經將主要資金壓在蘋果新品身上,只為“賭一線生機”。
在此之前,鄭偉強主要銷售OPPO、vivo、小米和榮耀的中低端機型,盡管利潤空間有限,但好在銷量足以支撐起三家門店的運營和開支。自疫情爆發以來,三家門店的銷量日漸萎縮,2021年4月,由于其中一家門店的銷量斷崖式下跌近80%,收不抵支長達數月之久,迫于無奈,鄭偉強只好關閉了門店。
慶幸的是,另外兩家門店的生存危機被iPhone 13系列暫時解除了。
2021年9月17日,iPhone 13系列開啟預售后,鄭偉強拿到了一批現貨,“訂貨時猶豫不決,因為考慮到門店主要銷售性高價比機型,如果iPhone 13系列銷售不出去導致庫存積壓,會對門店運營造成巨大影響。”
但過于火爆的銷售形勢很快打消了鄭偉強的顧慮,iPhone 13系列預售開啟后,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一秒售罄,不得不連夜補貨,而蘋果官網更是因為訪問量過高直接崩潰,有銷售渠道甚至溢價1500元仍被消費者一掃而光。
iPhone 13系列的火爆程度最終在財報中體現了出來,2021年第四季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蘋果的季度營收同比增幅分別為11.22%和8.59%。
不過,iPhone 13系列也無法徹底解除門店的生存危機。iPhone 13系列的熱度下降后,門店的人流量一天比一天少,現金流岌岌可危,鄭偉強愈加期待iPhone 14系列會再一次帶來轉機,“否則就把兩家門店關了另謀出路。”
手機經銷商將希望寄托于蘋果新品的另一面是,中國智能手機的銷量已倒回至十年前的水平。
2022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總體出貨量同比下降21.7%,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25.9%,幾乎創下近十年以來最差表現,“智能手機市場大旱已久,只等iPhone 14系列能帶來一場大雨。”黃文偉無奈地搖了搖頭。
與鄭偉強的境遇幾乎相同,黃文偉位于數碼城的檔口生意也步履維艱。
2020年夏天,黃文偉每月能賣超過50臺智能手機,而在2022年夏天,銷量消失了接近五分之四,“大家都撐不住了,隔壁幾家檔口或關閉或轉讓,有人還要出去兼職送外賣。”
“暑假原本是智能手機行業的小旺季,然而今年暑假卻比往年淡季還要淡季,搞再大力度的促銷也于事無補。”黃文偉嘆息不止,盡管室外溫度高達40℃,但他仍然感覺到一股寒意襲來。
“我也希望看到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崛起,但現實是大部分渠道商只能靠蘋果賺錢。”黃文偉表示。
事實的確如此。根據京東6·18自營手機銷量排行榜,iPhone 13以282.43萬臺的銷量位列排行榜第一名,而排在第二、三名的分別是Redmi K50和小米12X,其中,Redmi K50的銷量只有34.13萬臺,不足前者銷量的八分之一。
智能手機供應鏈人士楊凱旋向「探客深科技」表示,經銷商抱緊蘋果大腿的背后至少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國產智能手機的單機利潤太低,僅有iPhone的五分之一;二是國產智能手機廠商尚未真正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蘋果仍是一枝獨秀。
01 手機市場等“果”來
在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現場,庫克帶來了iPhone 14系列四款機型,包括iPhone 14(6.1英寸)、iPhone 14 Plus(6.7英寸)、iPhone 14 Pro(6.1英寸)以及iPhone 14 Pro Max(6.7英寸)。

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依舊是劉海屏設計,背部雙攝鏡頭,搭載A15處理器;iPhone 14 Pro則搭載全新4nm工藝打造的A16仿生芯片。“這是有史以來最快的智能手機芯片。”蘋果方面稱。
此外,iPhone 14于9月16日發售,起售價5999元;iPhone 14 Plus于10月7日發售,起售價6999元;iPhone 14 Pro/Pro Max于9月16日發售,起售價分別為7999元、8999元。
楊凱旋也向「探客深科技」證實,目前零售商收到相關通知,iPhone 14系列將于9月16日正式發售,比往年提早了,“智能手機市場行情低迷,蘋果公司或希望借助提前開售的iPhone 14系列讓季度營收再創新高。”
具體來看,iPhone 14 Pro和上代一樣采用超瓷晶面板,配色上新推出的紫色取代了原來的遠峰藍。最重要的一點升級是把用了5年的“劉海屏”換成了“靈動島”,俗稱“藥丸屏”,這一點也引起眾人熱議,大家對此褒貶不一。
資深“果粉”李陽一直在關注蘋果新品的爆料和動向,“iPhone 14系列最大的亮點是屏幕、影像系統以及芯片,從今年往后,Pro版與標準版的差距將會越拉越大,未來標準版主打基礎配置和普通用戶,而Pro版將偏向對性能以及影像系統要求較高的專業用戶。”
李陽也認為,從目前的反饋來看,iPhone 14系列的銷量將超越上一代產品,“根據過往經驗,歷代在外觀設計上有著重大突破的機型,其銷量往往都能超過預期,例如iPhone 6 Plus、iPhone X。”
零組件供應商與電子制造服務廠商給出的預測結果顯示,2022年下半年,iPhone 14系列出貨量約為1億臺。另據瑞信亞洲半導體行業研究團隊預測,2022年iPhone整體出貨量將同比增2%。
而據「探客深科技」此前得知,蘋果公司的確也在為新系列而積極備戰。
一方面,蘋果供應鏈企業正加足馬力,比如代工廠富士康、鴻海、昌碩、達豐等均在擴大招工規模,其中,富士康鄭州廠區更是開出萬元返工費的優厚條件,而零部件供應商京東方、舜宇光學、藍思科技也在緊鑼密鼓地實施生產計劃;
另一方面,蘋果公司仍在不斷擴充蘋果供應鏈企業名單,在蘋果新品上市前夕,圣邦股份的組件通過了蘋果質量認證,據知情人士透露,Pro版的兩款機型有望使用圣邦股份提供的電源管理芯片。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還罕見地宣布部分商品可享150-600元不等的優惠。以往,蘋果公司一般會在新款機型上市后才對舊款機型進行降價促銷,因此蘋果公司反其道而行之的行為被外界解讀為“準備迎接新一輪的銷售熱潮”。
種種跡象表明,蘋果公司在iPhone 14系列上投入的資源與期待成正比,而這款新品是否能如愿讓消費者掏腰包,最終拉升蘋果今年的營收?
02 消費者愿為iPhone埋單嗎?
iPhone擁有大量忠實的粉絲,每當蘋果新品發布時,往往會引發眾多“果粉”瘋狂搶購,今年,盡管消費者仍然愿意為iPhone埋單,但情況似乎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一位億維授權店人士告訴「探客深科技」,“在iPhone 14系列上市前夕,有相當一部分消費者計劃購買性價比更高的上一代機型,而且幾乎每天都有消費者咨詢iPhone 13甚至iPhone 12的降價力度,甚至在蘋果官網宣布降價的幾天里,iPhone 13還迎來一波銷售高峰,而往年不太常見。”
黃文偉早就察覺到了變化,“去年iPhone 13系列發布后,反而賣出去不少iPhone 12系列。”為了防止庫存積壓,當時他的檔口只有幾臺標準版機型,為此還特意進了一批現貨。
在黃文偉看來,消費者逆向換機行為的背后有三個原因,一是受到新冠疫情反復的影響,不少消費者都在控制不必要的支出;二是智能手機的創新性明顯不足,差異化也不明顯;三是智能手機普遍性能過盛,兩年前的智能手機仍然可以滿足日常需求。
黃文偉的觀點也得到了李陽的認可,“iPhone已經推出了第14代,但坦白講,近三年內每代iPhone之間的差異其實并不大,即便是2017年9月發布的iPhone X,也足以應付生活、工作、學習和娛樂。”
根據科技博主@小乙MAX統計的數據,2021年10月,京東自營手機銷量排名第一的是9月24日發售的iPhone 13,銷量為72萬,iPhone 12以53萬的銷量緊隨其后,而iPhone 11則以15萬的銷量位列第五名。
“逆向換機群體是少數派,而且大多數是iPhone用戶。”楊凱旋認為,蘋果公司一年只發布一代iPhone,其積累一年的科技成果和創新成果都會在新iPhone上集中體現,而安卓智能手機廠商一年可以發布幾次新品,并且降價速度較快,逆向換機并不合算。
“持幣等待iPhone 14系列的消費者不在少數。”上述億維授權店人士也向「探客深科技」表示,“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里,不斷有消費者詢問關于iPhone 14系列的信息,至少已有數十人明確了購買意向。”
在智能手機市場進入下行通道以及iPhone 14系列售價再創新高的背景下,李陽將消費者仍然愿意為iPhone埋單的原因歸結為“蘋果在高端市場已形成了足夠寬廣的護城河,以及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高端品牌認知”。
在高端市場,蘋果是一貫的霸主。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國600美元(約合人民幣4000元)以上價位段智能手機的市場份額數據,華為以44.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蘋果以44%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兩者共占據了88.1%的高端市場。
而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在售價超過400美元的高端市場,蘋果的市場份額達到了62%,遙遙領先于排名第二、市場份額為16%的三星。
多位“果粉”均向「探客深科技」表示,目前已有購買iPhone 14系列機型的計劃,其中不乏iPhone 13系列機型的機主。
黃文偉對今年iPhone 14系列的銷售情況也持樂觀態度:“消費者還是認可蘋果,而且賣出去的高端機型基本上全是iPhone,每年蘋果新品上市后的幾個月,幾乎是一年之中為數不多能賺到錢的幾個月。”
“產業鏈方面透露稱,今年蘋果公司在Pro版機型的備貨量上較往年多了不少,尤其是售價最高的iPhone 14 Pro Max。”楊凱旋說,“足以見得,消費者仍然愿意為iPhone埋單。”
03 手機經銷商何去何從?
黃文偉明白,僅靠蘋果顯然無法挽救智能手機市場的低迷,也無法讓行業恢復至2019年以前的繁榮,“蘋果新品銷售季過后,我有可能告別這個圈子。”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中國智能手機發展多年,滲透率超過80%,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增長將難以為繼;從消費者需求角度來看,換機預算大幅削減,換機周期也從之前的16個月延長至31個月。
在黃文偉看來,現階段的智能手機已經相當成熟,可提升空間不多,因此有廠商轉而在影像系統上大做文章,但對于大多數普通消費者而言,影像系統在日常使用場景中的感知度并不明顯。
“智能手機行業已迎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鄭偉強感同身受,“智能手機經銷商正在穿越漫長寒冬。”
一位國產手機經銷商向「探客深科技」表示,其日營業額從先前的3萬元左右腰斬至一半,差的時候只有幾千元,甚至一天只能賣出去一臺手機。
“以目前智能手機市場的行情和環境,還在大多數經銷商的可承受范圍之內,但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經銷商而言,再拖下去就是生死極限,不僅要承擔租金,還要面對庫存積壓帶來的隱形虧損。”該經銷商坦言。
黃文偉曾嘗試過自救。“除了iPhone,折疊屏手機有可能成為行業新增長點。”黃文偉察覺到,圍繞折疊屏手機,各大智能手機廠商或將發起一場市場爭奪戰。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預測,折疊屏手機將是2022年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產品類別,預計2022年折疊屏手機的銷量將達到1600萬臺,同比增長73%,2022-2025年,折疊屏手機銷量復合增速將達到42.90%。
不過,盡管折疊屏手機的熱度和聲量直線上升,但目前折疊屏手機仍是一個小眾市場,2022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36億臺,而折疊屏手機的占比僅為0.8%。
“OPPO、榮耀的折疊屏手機曾一機難求,當時一是產能跟不上,二是嘗鮮者蜂擁而至,導致折疊屏手機的銷售情況十分火爆。”黃文偉表示,“但現在折疊屏手機已經不存在缺貨的現象,并且售價偏高,幾乎與iPhone旗鼓相當,熱度已退去,所以通過折疊屏手機自救并不現實。”
堅守還是撤退,同樣是擺在鄭偉強面前的一道難題。
“iPhone的單機利潤較幾年前下降很多,最高不超過500元,而小米OV的單機利潤也僅有120元,現在其實賺不到多少錢,再加上實體門店利潤空間有限,房租、水電各方面成本都在上漲,只有在蘋果新品上市后的幾個月才能多賺些,平時很難。”鄭偉強告訴「探客深科技」,清除庫存積壓仍是其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即便真的走到了關閉門店那一步,也想先把損失降至最低。”
智能手機經銷商處境艱難并非個例,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大約有30萬家手機門店,今年上半年,有超過八成陷入虧損或處于虧損邊緣。
一位縣級手機渠道商向「探客深科技」表示,其所在縣城原本有一條被當地人稱為“手機一條街”的街道,幾乎所有的智能手機品牌都能在這條街上找到,而現在“手機一條街”的名號還在,卻已經沒有了賣手機的門店。
iPhone 14系列即將發售,但手機經銷商的悲觀情緒仍難消減。
“我已經挺過了三年,不知道還能再挺多久。”鄭偉強認為,盡管蘋果新品上市在即,但很難從根本上扭轉智能手機經銷商的生存困境。
“等待下一個春天還是在寒冬期退出似乎并沒有什么區別,因為沒有人知道春天會何時到來。”鄭偉強嘆氣道。
文中人名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