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于淼
9月6日晚間公告顯示,攀鋼釩鈦(000629.SZ)擬向不超過35名(含35名)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5.81億股(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預計不超過22.80億元(含本數),其中,公司實控人鞍鋼集團擬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金額3.00億元,其余發行股份由其他發行對象以現金方式認購。
根據定增預案,攀鋼釩鈦擬將此次募集資金分別用于產業類、四化類、研發類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產業類項目主要涉及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升級及五氧化二釩生產提質改造,包含攀鋼6萬噸/年熔鹽氯化法鈦白項目和攀枝花釩廠五氧化二釩提質升級改造項目,擬分別使用募集資金11.93億元和1.43億元,項目建成后內部收益率分別為12.92%和10.67%,靜態投資回收期分別為8.64年9.44 年。
四化類項目圍繞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升級展開,主要涵蓋攀鋼集團釩鈦資源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項目、攀鋼集團西昌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工廠建設項目和攀鋼集團重慶鈦業有限公司自動化升級建設項目,三個項目擬分別使用募集資金1.32億元、1.04億元和3600萬元。
此外,研發類項目主要涉及釩電池電解液產業化制備及應用研發項目和碳化高爐渣制備氯化鈦白研發項目,擬分別使用5500萬元和5700萬元,另將5.60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攀鋼釩鈦在定增預案中表示,釩液流電池儲能作為新興產業,國內外相關技術和標準均處于積極探索階段,釩電池存在一次投入大、系統集成化程度及能量密度低的問題,使得釩電池 儲能成本較高,限制了釩電池的商業化推廣應用。通過本募投項目的實施,公司有望打破全釩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的瓶頸,推進電化學儲能技術的革新。
不過,攀鋼釩鈦同時坦言,雖然公司對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做了充分的行業分析和市場調研,但由于市場本身具有不確定因素,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工程進度、產品市場開拓能否順利進行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若下游市場環境發生了重大不利變化等,可能使項目面臨一定的市場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攀鋼釩鈦成立于1993年,于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包括釩、鈦和電,其中釩、鈦是該公司戰略重點發展業務,其致力于釩產品、鈦渣、鈦白粉的生產、銷售、技術研發和應用開發,主要產品包括氧化釩、釩鐵、釩氮合金、硫酸法鈦白粉、氯化法鈦白粉、鈦渣等。
業績方面,攀鋼釩鈦近年來的盈利水平波動上升,在2019年至2021年分別實現營收131.59億元、105.39億元和140.60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13.21%、-19.61%和33.42%,分別實現凈利潤為14.19億元、3.81億元和13.28億元,同比變動分別為-54.08%、-73.16%和248.56%。
2022年上半年,攀鋼釩鈦保持了2021年的增長態勢,分別實現營收與凈利潤82.48億元和10.73億元,同比增長16.04%和55.52%,扣非凈利潤10.36億元,增幅達106.50%,據該公司介紹,其上半年營業收入上升主要是釩產品銷量以及釩、鈦產品價格較上年同期上漲所致。
值得一提的是,受釩電池領域利好消息頻傳影響,作為“正宗”釩電池概念股的攀鋼釩鈦6月下旬至7月下旬出現了一輪翻倍行情,在6月24日至7月21日期間累計漲幅高達115.27%,只是此行情并未保持太久,7月末開始攀鋼釩鈦步入震蕩下行的態勢之中。
截至9月7日收盤,攀鋼釩鈦報收5.61元/股,下跌1.58%,最新市值為482.63億元。
此外,9月7日晚間,攀鋼釩鈦發布公告顯示,自9月8日起,公司證券簡稱由“攀鋼釩鈦”變更為“釩鈦股份”,公司全稱、英文證券簡稱及股票代碼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