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不論是現在剛剛上報的,還是排隊等待審批的,統統暫停。”日前,一則關于“暫停靈活配置型基金審批”的消息在業內流傳。
界面新聞記者向多家頭部公募公司確認了這一信息。“是口頭通知,沒有具體的文件。公司產品部門傳達的意見就是要風格明晰不漂移。”某頭部產品部人士表示,靈活配置型基金的最大特點是有0-95%的倉位可以投資股票類權益資產,這對基金管理人的要求很高。
“目前靈活配置型基金是作為混合型基金的一種,但相比偏股混合、偏債混合,靈活配置類產品對倉位幾乎0要求。后續,靈活配置類型基金或將改成平衡混合類基金,在上報文件中明確各類資產的倉位保持多少比例,才有可能獲批”。深圳某頭部公募人士表示。
一家千億規模的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則向記者表示,所在公司上報的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暫未接到通知,但聽說同行收到了相關通知,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可能要縮小股票投資比例上下限。“靈活配置混合基金0-95%的倉位過于靈活,可能會造成基金經理投資在激進和保守之間風格漂移。”
作為主動權益類基金的一種,靈活配置類基金的存在感并不低。Wind數據顯示,目前,市面上共有1500只靈活配置型基金(A/C合并計算),總體規模為1.53萬億元。
不過,從基金成立日可以看到,今年以來,尚沒有一只靈活配置型基金獲批。
從規模來看,多只靈活配置型基金的規模較小,其中有565只基金的規模低于2億元。

Wind統計發現,截至二季度末,僅有21只靈活配置類基金規模過百億。根據中報披露的倉位來看,有些基金的股票倉位超過90%,不過也有基金類似于空倉運行,中歐瑾通的股票倉位僅有10.47%。
不過,雖然名為靈活配置型基金,但目前現有的該類產品并沒有充分發揮擇時、輪動的靈活優勢,帶給投資者更好的回報。
上述21只規模超百億的靈活配置基金中,僅張翼飛、李君管理的安信穩健增值、華李成管理的中歐瑾通兩只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率為正。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宜、李競管理的東方紅啟東三年持有、孫渭管理的東方紅睿澤三年持有等5只基金,今年以來回報率跌幅超過20%。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 靈活配置混合基金這種產品核心是擇時有關,國內能擇時的投資人才太少,這樣產品可能存在侵害投資者利益,需要進行改進。這或許是監管部門對該類產品審批時加以謹慎的原因。 ”某頭部產品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