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科文
編輯 | 謝欣
據港交所官網9月1日消息,東軟集團旗下醫療板塊東軟醫療日前第三次提交港交所主板上市IPO,申請材料已獲受理,上市聯席保薦人為中金公司及高盛。東軟醫療曾于2021年5月31日、2021年12月1日先后兩次遞表,目前均已失效。
東軟醫療主營醫學影像診療相關的設備、產品、服務及相關解決方案,由東軟集團拆分子公司而來。早在2014年,東軟醫療就已啟動過上市計劃。《關于子公司—沈陽東軟醫療系統有限公司、東軟熙康控股有限公司引進投資者的公告》顯示,弘毅投資、CPPIB、高盛、通和、東軟控股合計出資11.33億元,分別購買本公司所持有的東軟醫療一定比例的股權;弘毅投資、CPPIB、高盛、通和、東軟控股以及東軟醫療員工持股公司共同對東軟醫療增資16億元。
該筆引資還附帶了一份對賭協議。協議要求,東軟醫療在簽訂第二次交割日后的六年內實現上市。若東軟醫療未能上市,投資方可根據協議約定,要求東軟集團或東軟控股及其指定的第三方應對售股方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權進行回購。
協議顯示,回購價格按照向東軟醫療和東軟集團所實際支付的投資款+自投資款的支付日至回購實際發生之日按照每年8%的復利計算的利息-已分配給售股方的回購標的股權所對應的利潤。若已分配給售股方的回購標的股權所對應的利潤大于自該等投資款的支付日至回購實際發生之日按照每年8%的復利計算的利息,對于超出的部分,售股方無義務向任何一方支付任何價款。
9月2日,東軟集團董秘在回復投資者問答時表示,東軟醫療早在2019年初進行股份制改制的時候,就已經將相關的對賭條款全部取消了。目前,東軟集團沒有任何的回購義務。東軟醫療的上市工作正以實現股東價值為目標、按照部署推進中。
招股書顯示,東軟醫療2019年-2021年的收入分別為19.07億元,24.59億元,28.03億元。同期利潤分別為0.82億元,0.93億元,2.97億元。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實現營收15.02億元,同比增長13.77;凈利潤約2.19億元,同比增長149%。分地區來看,2021年,東軟醫療的國內與海外銷售額分別占收入的的83.2%與16.8%。
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2021年,東軟醫療的研發支出分別為1.8億元、2.22億元、2.03億元,占總營收的21.4%、15.3%、13.2%。其中,研發資本化為2.27億元、1.53億元、1.67億元。
此外,東軟醫療的盈利十分依賴包括政府補助,合同利息,無形資產出售等其他收入。2019年-2021年,東軟醫療確認的其他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57億元,2.89億元,若不計算其他收入公司同期內處于虧損狀態。
招股書顯示,東軟醫療的主營業務分別為數字化醫療診斷設備、設備服務與培訓、MDaaS解決方案、體外診斷及試劑。其中,數字化醫療診斷設備與設備服務與培訓是東軟醫療的營收大頭。2021年,數字化醫療診斷設備與設備服務與培訓分別占東軟醫療總營收的73.4%與16.6%。
此外,東軟醫療大部分產品與服務經手第三方經銷商,再由經銷商將產品與服務銷售給終端客戶(如,醫院及其他醫療機構)。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1年,東軟醫療的分銷商收入金額為11.37億元、16.29億元與19.55億元,分別占總營收比例為60.2%、66.8%、70.3。此外,2019年-2021年,東軟醫療的毛利率分別為38.7%、36.7%、38%。
值得一提的是,9月2日晚及3日下午,成都核酸檢測系統出現2次崩潰,對此,服務商東軟集團回應稱為網絡故障。
東軟集團正是東軟醫療的母公司,其半年報顯示,在持續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東軟城市級核酸檢測解決方案全場景疫情病原體檢測信息系統已應用于17個省120個地市,累計檢測104億人次。其中,東軟集團的醫療健康及社會保障營收5.54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16.38%,毛利率為4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