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恒力石化,中國女首富的“逆周期”之戰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恒力石化,中國女首富的“逆周期”之戰

陳建華范紅衛夫妻再迎“周期大考”。

文|節點財經

“我們用27年的時間,實現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發展。”

在去年6月的央視《對話》欄目中,恒力石化(600346.SH)創始人、副董事長范紅衛語帶自豪地說。

今年,隨著胡潤富豪榜的又一次更新,恒力石化創始人陳建華、范紅衛夫婦以1700億元身價,超越劉強東、孫飄揚等知名企業家登頂江蘇首富。而范紅衛本人也超越碧桂園主席楊惠妍,成為2022年新一任中國女首富。

其實,從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恒力石化乃至整個化工行業的日子都不算太好過。這一點,從恒力石化最新公布的半年報業績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2022半年報顯示,恒力石化上半年實現營收1191.75億元,同比增長13.96%;實現歸母凈利潤80.26億元,同比下滑7.13%。其中二季度實現營收657.69億元,同比增長28.10%,實現歸母凈利潤38.03億元,同比下滑16.06%,環比下滑9.94%。

看了半年報的數據,可能很多人的直觀印象就是“增收不增利”五個字。但是,觀察一家公司當然不應該只看表面,行穩致遠的投資者,更應該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潛藏的機會。

1、恒力石化的周期性是怎么回事?

2、恒力石化靠什么穩住基本盤?

3、新材料能夠帶來多少新機會?

從關于恒力石化的這三個問題,我們展開本文的內容。

01 “增收不增利”之下的周期之困

撥開年中報“增收不增利”的表象,在節點財經看來,恒力石化的表現并沒有低于預期。為什么這么說?可以先從恒力石化的主營業務和目前的行業環境說起。

主營業務方面,恒力石化以“大化工”聞名,搭建了一條“原油-芳烴-乙烯-PTA-乙二醇-PET-民用絲及工業絲、工程塑料、薄膜 -織造”的完整產業鏈。

其中,煉化產品與精對苯二甲酸(PTA)合計占總營收的比重超過85%,其中又以前者占比最大,超過50%,而煉化產品中如對二甲苯(PX),也是公司主要產品中賺錢能力最強的品類。

2021年報顯示,煉化產品的毛利率為22.89%,高于PTA的2.34%和聚酯產品(滌綸)的18.92%。

從產業鏈的分布不難發現,上游對恒力石化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石油的價格;而從下游產品如紡織原料來看,消費市場的景氣度,對公司產品的銷量會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不論上游的石油還是需求端的消費品,都不可避免的要看PPI、CPI等宏觀經濟數據的臉色。

這種情況下,恒力石化等化工企業不可避免的被劃入到周期股的范疇,公司自身確實也深受經濟周期的影響。

明白了恒力石化周期性的定位,回顧2022年全球宏觀經濟的走勢,就不難理解恒力石化年中報的成績單了。

上游成本端,眾所周知的原因,油價持續高位運行。據中石油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為107.94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升66.1%。

圖片來源:恒力石化財報

另一方面,恒力石化的終端產品價格雖然跟著“水漲船高”,但漲價幅度最高的PTA產品,漲幅也只有42.78%。

所以,終端產品漲價帶動了恒力石化的營收上漲,但由于油價漲幅更大,與終端的價差,又侵蝕掉了恒力石化的利潤,從而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此外,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原因,需求端的消費市場受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恒力石化等化工企業造成了擠壓。

在這種“兩頭受氣”的情況下,恒力石化的庫存明顯增加。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其存貨為395.3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65.47億元,同比增幅為48.94%。而如果將時間線拉長,2021年底,恒力石化存貨為335.53億元,同比增幅達70.4%。

與之相對的,就是銷量的下滑。比如在產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上半年煉化產品銷量為1186萬噸,去年同期為1540萬噸。

目前,擺在恒力石化面前的主要問題已顯而易見,即克服國際政治環境的不穩定以及經濟周期的影響,重新走上增收又增利的正軌。

但是,周期的底部會有多久?恒力石化的根基還穩嗎?

02 恒力石化的基本盤還穩嗎?

對于業績波動,恒力石化對節點財經表示,公司總體仍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盈利區間,一方面是由于其目前已構筑形成“大化工”平臺和“新材料”研發積累為主的產業格局,而上半年公司產品量占比較大的國內煉油價差與芳烴(PX、純苯)產品價差仍保持著較好的盈利韌勁。此外,公司在今年年初以來,具備400萬噸左右的相對低成本的原油庫存,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成本端壓力。

其實,經濟周期的起起落落,在過去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陳建華、范紅衛夫婦遇到過不止一次。為此,他們還提出過獨創的“貓冬論”,即行業冬天到來時,不能像蛇一樣冬眠,而要像貓一樣,即便縮在洞中,也始終看著外面,絕不放過機會。

在這種發展思路指引下,恒力石化踩著經濟周期波動的節奏,一路從蘇州市不起眼的紡織廠,不斷壯大,2021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恒力石化排名第67位。

所以,從過往歷史經驗來說,恒力石化的管理層對于行業的周期性低谷,應該不缺乏應對之策。

首先,從目前恒力石化的布局來說,其憑借已經打通的煉化全產業鏈,相比其它傳統的煉化公司,其擁有更高的規模效益,可以幫助其更好的抗拒周期性波動。這是全產業鏈大煉化公司的優勢所在。

目前,在上游方面,恒力石化擁有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450萬噸PX產能;中游,現階段擁有PTA產能1160萬噸,為全球單體最大的PTA工廠;下游,恒力石化的產品種類比較豐富,比如滌綸民用長絲、工業長絲、聚酯切片、工程塑料、聚酯薄膜、PBAT等等。

而且,恒力石化的項目不少為近兩年投產,在整個的毛利率、技術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

其次,從市場前景來說,目前我國對PX等煉化產品的需求仍處于上升趨勢。

長期以來,國內對PX大多依賴外部進口,國內占比不大。但是,隨著恒力石化等廠商的崛起,形勢正在悄然變化。

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中國PX的表觀消費量分別為2714萬噸、2975萬噸和3432萬噸,增速分別約為12.79%、9.62%和15.37%;同期進口量分別為1590萬噸、1498萬噸、1386萬噸。

雖然仍然需要大量進口PX,但依存度在降低,而國內PX產能的釋放在加快。2018年-2020年,國內PX產量分別為1123萬噸、1477萬噸和2046萬噸,增速分別約為16.34%、31.49%和39.15%。

最后,回到此次全球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隨著歐美經濟的下行,原油價格將大概率迎來周期性回落,成本端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的經濟逐漸地企穩,下游需求的限制逐漸解除,未來三、四季度,繼續下行的空間已比較有限。

對此,申萬宏源在研報中表示,考慮到三季度原料端原油價格有所回落,其上調了恒力石化2022年至2024年的凈利潤預測,并看好公司依托上游“大化工”平臺支撐不斷完善下游新材料布局,在建工程的陸續投產為公司帶來持續成長。

可見,在周期低谷中,恒力石化的全產業鏈基本盤仍在。但值得關注的是,如果恒力石化只滿足于在周期波動中打轉,仍然不易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其目前不到10倍的PE就是說明。

所以,周期之外,恒力石化還需要成長性,而其又做了哪些新的布局?

03 新材料助力“穿越周期”?

恒力石化的成長性,建立在上游煉化、各類稀缺化工原材料產品投產,以及中游PTA業務不斷鞏固擴大的基礎之上。正是有了“大化工”的基礎,使得恒力石化具備了在下游發力高端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業的實力。

目前,恒力石化成長板塊主要集中在差異化聚酯纖維產品、功能性薄膜產品、工程塑料產品和可降解塑料(PBS/PBAT)等,側重聚酯相關領域。

從剛發布的中報數據來看,目前新材料的營收占比不到12%,還挑不起主力的擔子。但是,從恒力石化在這方面的項目投入看,其有在新材料領域大干一場的架勢。

產能方面,恒力石化子公司康輝新材料擁有年產24萬噸PBT工程塑料產能,是國內最大的PBT生產商。此外,其還擁有年產38.5萬噸BOPET功能性薄膜產能,以及國內單套最大的年產3.3萬噸PBAT產能。

此外,恒力石化正在建設的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將生產相較于傳統化學品更具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比如電池級碳酸二甲酯(DMC)、苯酚、丙酮、雙酚A產能及其下游的聚碳酸酯(PC)等,預計于2023年二季度投產。

據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可研報告,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收入約254 億,年均凈利潤約69億。

同時,精細化化工園二期BDO項目和氨綸項目也預計于2023年下半年逐步投產。

總體來看,在下游的新材料領域,恒力石化在加快上馬推進項目建設,而這些項目能夠為其帶來更有成長性的預期。

搭載新能源風口的鋰電池薄膜材料已不用多說,可降解塑料方面,伴隨著“禁塑令”的不斷推進,其市場需求正在步入快速增長。

申萬宏源研報認為,預計未來2-5年,禁塑政策即將在全國大范圍鋪開。而據華安證券研報顯示,未來10年,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有望達到428萬噸,市場規模可達855億元。

恒力石化布局的產品類型為PBS/PBAT類生物降解塑料,屬于當前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當然,這里需要指出的,面對這個潛在的千億市場,不止恒力石化,各路化工企業也在積極上產能,過剩的風險也在醞釀之中。

目前,國內在建和規劃的PBAT產能已經達到450萬噸以上。當然,恒力石化作為煉化全產業鏈的頭部,仍然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

對此,近日華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看好公司基于全種類原料平臺優勢,通過資本開支擴大規模優勢,實現強者恒強,同時積極開拓下游新材料,提高產品的差異化和附加值。

此外,申萬宏源、開源證券、興業證券、國海證券、天風證券等眾多機構,也都將對恒利石化的預期,集中在了新材料板塊。

對此,恒力石化向節點財經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擴大高端化工原材料的產業支撐和發展基礎作用,夯實上游“大化工”;另一方面,通過做精和強化下游,推動技術研發線路越來越精,實現從原料到工藝到市場的高效滲透與深度鏈接。

未來,中國化工行業隨著產業升級,新的需求如光伏、鋰電池、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聚氨酯等新消費新產業開始嶄露頭角。對恒力石化來說,在布局這些新領域的過程中,打開自己成長性的空間,符合自身的發展邏輯。作為中國第二大民企,其基本盤也是許多新材料化工企業不具備的優勢。

但是,大象跳舞,殊為不易,恒力石化的成長空間到底有多大,還需要持續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恒力石化

2.4k
  • 今日A股共56只個股發生大宗交易,北方股份、康希通信、恒力石化成交額居前
  • 今日A股共38只個股發生大宗交易,鉑力特、恒力石化、威高骨科成交額居前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恒力石化,中國女首富的“逆周期”之戰

陳建華范紅衛夫妻再迎“周期大考”。

文|節點財經

“我們用27年的時間,實現了從一滴油到一匹布的全產業鏈發展。”

在去年6月的央視《對話》欄目中,恒力石化(600346.SH)創始人、副董事長范紅衛語帶自豪地說。

今年,隨著胡潤富豪榜的又一次更新,恒力石化創始人陳建華、范紅衛夫婦以1700億元身價,超越劉強東、孫飄揚等知名企業家登頂江蘇首富。而范紅衛本人也超越碧桂園主席楊惠妍,成為2022年新一任中國女首富。

其實,從2021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恒力石化乃至整個化工行業的日子都不算太好過。這一點,從恒力石化最新公布的半年報業績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2022半年報顯示,恒力石化上半年實現營收1191.75億元,同比增長13.96%;實現歸母凈利潤80.26億元,同比下滑7.13%。其中二季度實現營收657.69億元,同比增長28.10%,實現歸母凈利潤38.03億元,同比下滑16.06%,環比下滑9.94%。

看了半年報的數據,可能很多人的直觀印象就是“增收不增利”五個字。但是,觀察一家公司當然不應該只看表面,行穩致遠的投資者,更應該探究背后的原因和潛藏的機會。

1、恒力石化的周期性是怎么回事?

2、恒力石化靠什么穩住基本盤?

3、新材料能夠帶來多少新機會?

從關于恒力石化的這三個問題,我們展開本文的內容。

01 “增收不增利”之下的周期之困

撥開年中報“增收不增利”的表象,在節點財經看來,恒力石化的表現并沒有低于預期。為什么這么說?可以先從恒力石化的主營業務和目前的行業環境說起。

主營業務方面,恒力石化以“大化工”聞名,搭建了一條“原油-芳烴-乙烯-PTA-乙二醇-PET-民用絲及工業絲、工程塑料、薄膜 -織造”的完整產業鏈。

其中,煉化產品與精對苯二甲酸(PTA)合計占總營收的比重超過85%,其中又以前者占比最大,超過50%,而煉化產品中如對二甲苯(PX),也是公司主要產品中賺錢能力最強的品類。

2021年報顯示,煉化產品的毛利率為22.89%,高于PTA的2.34%和聚酯產品(滌綸)的18.92%。

從產業鏈的分布不難發現,上游對恒力石化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石油的價格;而從下游產品如紡織原料來看,消費市場的景氣度,對公司產品的銷量會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不論上游的石油還是需求端的消費品,都不可避免的要看PPI、CPI等宏觀經濟數據的臉色。

這種情況下,恒力石化等化工企業不可避免的被劃入到周期股的范疇,公司自身確實也深受經濟周期的影響。

明白了恒力石化周期性的定位,回顧2022年全球宏觀經濟的走勢,就不難理解恒力石化年中報的成績單了。

上游成本端,眾所周知的原因,油價持續高位運行。據中石油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為107.94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上升66.1%。

圖片來源:恒力石化財報

另一方面,恒力石化的終端產品價格雖然跟著“水漲船高”,但漲價幅度最高的PTA產品,漲幅也只有42.78%。

所以,終端產品漲價帶動了恒力石化的營收上漲,但由于油價漲幅更大,與終端的價差,又侵蝕掉了恒力石化的利潤,從而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

此外,由于上半年疫情的原因,需求端的消費市場受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恒力石化等化工企業造成了擠壓。

在這種“兩頭受氣”的情況下,恒力石化的庫存明顯增加。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其存貨為395.39億元,而去年同期為265.47億元,同比增幅為48.94%。而如果將時間線拉長,2021年底,恒力石化存貨為335.53億元,同比增幅達70.4%。

與之相對的,就是銷量的下滑。比如在產量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上半年煉化產品銷量為1186萬噸,去年同期為1540萬噸。

目前,擺在恒力石化面前的主要問題已顯而易見,即克服國際政治環境的不穩定以及經濟周期的影響,重新走上增收又增利的正軌。

但是,周期的底部會有多久?恒力石化的根基還穩嗎?

02 恒力石化的基本盤還穩嗎?

對于業績波動,恒力石化對節點財經表示,公司總體仍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盈利區間,一方面是由于其目前已構筑形成“大化工”平臺和“新材料”研發積累為主的產業格局,而上半年公司產品量占比較大的國內煉油價差與芳烴(PX、純苯)產品價差仍保持著較好的盈利韌勁。此外,公司在今年年初以來,具備400萬噸左右的相對低成本的原油庫存,一定程度上對沖了成本端壓力。

其實,經濟周期的起起落落,在過去近30年的發展歷程中,陳建華、范紅衛夫婦遇到過不止一次。為此,他們還提出過獨創的“貓冬論”,即行業冬天到來時,不能像蛇一樣冬眠,而要像貓一樣,即便縮在洞中,也始終看著外面,絕不放過機會。

在這種發展思路指引下,恒力石化踩著經濟周期波動的節奏,一路從蘇州市不起眼的紡織廠,不斷壯大,2021年的《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恒力石化排名第67位。

所以,從過往歷史經驗來說,恒力石化的管理層對于行業的周期性低谷,應該不缺乏應對之策。

首先,從目前恒力石化的布局來說,其憑借已經打通的煉化全產業鏈,相比其它傳統的煉化公司,其擁有更高的規模效益,可以幫助其更好的抗拒周期性波動。這是全產業鏈大煉化公司的優勢所在。

目前,在上游方面,恒力石化擁有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配套450萬噸PX產能;中游,現階段擁有PTA產能1160萬噸,為全球單體最大的PTA工廠;下游,恒力石化的產品種類比較豐富,比如滌綸民用長絲、工業長絲、聚酯切片、工程塑料、聚酯薄膜、PBAT等等。

而且,恒力石化的項目不少為近兩年投產,在整個的毛利率、技術方面擁有一定的優勢。

其次,從市場前景來說,目前我國對PX等煉化產品的需求仍處于上升趨勢。

長期以來,國內對PX大多依賴外部進口,國內占比不大。但是,隨著恒力石化等廠商的崛起,形勢正在悄然變化。

智研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中國PX的表觀消費量分別為2714萬噸、2975萬噸和3432萬噸,增速分別約為12.79%、9.62%和15.37%;同期進口量分別為1590萬噸、1498萬噸、1386萬噸。

雖然仍然需要大量進口PX,但依存度在降低,而國內PX產能的釋放在加快。2018年-2020年,國內PX產量分別為1123萬噸、1477萬噸和2046萬噸,增速分別約為16.34%、31.49%和39.15%。

最后,回到此次全球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隨著歐美經濟的下行,原油價格將大概率迎來周期性回落,成本端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的經濟逐漸地企穩,下游需求的限制逐漸解除,未來三、四季度,繼續下行的空間已比較有限。

對此,申萬宏源在研報中表示,考慮到三季度原料端原油價格有所回落,其上調了恒力石化2022年至2024年的凈利潤預測,并看好公司依托上游“大化工”平臺支撐不斷完善下游新材料布局,在建工程的陸續投產為公司帶來持續成長。

可見,在周期低谷中,恒力石化的全產業鏈基本盤仍在。但值得關注的是,如果恒力石化只滿足于在周期波動中打轉,仍然不易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其目前不到10倍的PE就是說明。

所以,周期之外,恒力石化還需要成長性,而其又做了哪些新的布局?

03 新材料助力“穿越周期”?

恒力石化的成長性,建立在上游煉化、各類稀缺化工原材料產品投產,以及中游PTA業務不斷鞏固擴大的基礎之上。正是有了“大化工”的基礎,使得恒力石化具備了在下游發力高端新材料和精細化工產業的實力。

目前,恒力石化成長板塊主要集中在差異化聚酯纖維產品、功能性薄膜產品、工程塑料產品和可降解塑料(PBS/PBAT)等,側重聚酯相關領域。

從剛發布的中報數據來看,目前新材料的營收占比不到12%,還挑不起主力的擔子。但是,從恒力石化在這方面的項目投入看,其有在新材料領域大干一場的架勢。

產能方面,恒力石化子公司康輝新材料擁有年產24萬噸PBT工程塑料產能,是國內最大的PBT生產商。此外,其還擁有年產38.5萬噸BOPET功能性薄膜產能,以及國內單套最大的年產3.3萬噸PBAT產能。

此外,恒力石化正在建設的160萬噸/年高性能樹脂及新材料項目,總投資約200億元,將生產相較于傳統化學品更具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比如電池級碳酸二甲酯(DMC)、苯酚、丙酮、雙酚A產能及其下游的聚碳酸酯(PC)等,預計于2023年二季度投產。

據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可研報告,項目達產后預計實現年收入約254 億,年均凈利潤約69億。

同時,精細化化工園二期BDO項目和氨綸項目也預計于2023年下半年逐步投產。

總體來看,在下游的新材料領域,恒力石化在加快上馬推進項目建設,而這些項目能夠為其帶來更有成長性的預期。

搭載新能源風口的鋰電池薄膜材料已不用多說,可降解塑料方面,伴隨著“禁塑令”的不斷推進,其市場需求正在步入快速增長。

申萬宏源研報認為,預計未來2-5年,禁塑政策即將在全國大范圍鋪開。而據華安證券研報顯示,未來10年,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有望達到428萬噸,市場規模可達855億元。

恒力石化布局的產品類型為PBS/PBAT類生物降解塑料,屬于當前市場的主流產品之一。

當然,這里需要指出的,面對這個潛在的千億市場,不止恒力石化,各路化工企業也在積極上產能,過剩的風險也在醞釀之中。

目前,國內在建和規劃的PBAT產能已經達到450萬噸以上。當然,恒力石化作為煉化全產業鏈的頭部,仍然具備一定的規模優勢。

對此,近日華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看好公司基于全種類原料平臺優勢,通過資本開支擴大規模優勢,實現強者恒強,同時積極開拓下游新材料,提高產品的差異化和附加值。

此外,申萬宏源、開源證券、興業證券、國海證券、天風證券等眾多機構,也都將對恒利石化的預期,集中在了新材料板塊。

對此,恒力石化向節點財經表示,公司將進一步擴大高端化工原材料的產業支撐和發展基礎作用,夯實上游“大化工”;另一方面,通過做精和強化下游,推動技術研發線路越來越精,實現從原料到工藝到市場的高效滲透與深度鏈接。

未來,中國化工行業隨著產業升級,新的需求如光伏、鋰電池、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聚氨酯等新消費新產業開始嶄露頭角。對恒力石化來說,在布局這些新領域的過程中,打開自己成長性的空間,符合自身的發展邏輯。作為中國第二大民企,其基本盤也是許多新材料化工企業不具備的優勢。

但是,大象跳舞,殊為不易,恒力石化的成長空間到底有多大,還需要持續觀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开江县| 泗阳县| 霍山县| 惠东县| 全南县| 江阴市| 蕲春县| 丹东市| 汤阴县| 宾川县| 桃园市| 邳州市| 锡林浩特市| 台东县| 泰来县| 封丘县| 法库县| 珲春市| 浦北县| 洪雅县| 安阳县| 鸡东县| 乌鲁木齐市| 龙泉市| 穆棱市| 当雄县| 乐陵市| 通榆县| 茶陵县| 池州市| 鱼台县| 鄂托克旗| 海林市| 平南县| 溧水县| 清水河县| 繁昌县| 宁远县| 陆丰市|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