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張熹瓏
東莞市松山湖又迎來一所A股上市公司。9月7日,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1326.SZ)(以下簡稱“捷邦科技”)即將進行申購。
捷邦科技為定制化的精密功能件和結構件生產服務商,產品包括精密功能件和結構件,主要應用于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一體機電腦、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產品領域。
公司直接客戶主要為富士康、比亞迪、偉創力等制造服務商或組件生產商,產品最終應用于蘋果、谷歌、亞馬遜、SONOS等終端品牌廠商。
2019-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捷邦科技有超過七成收入來自蘋果,對蘋果的重大依賴,也導致話語權不高、毛利率下滑、營收大幅波動等一系列問題。
超七成收入來自蘋果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戶合計銷售金額占營收比例分別為80.01%、81.03%和77.63%。其中對第一大客戶富士康的銷售額占營收比重分別為36.85%、39.52%和37.17%,銷售額從2.24億元上漲至3.72億元。
可以明顯看出,公司客戶集中度較高。相比之下,同行業可比公司安潔科技2021年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僅29.31%,領益智造為45.49%。行業平均則為52.34%。
從終端品牌廠商來看,公司大部分產品應用于蘋果的平板電腦、一體機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產品,最終應用于蘋果產品的銷售收入占營收比例分別為77.95%、81.27%和79.65%,對蘋果終端品牌存在重大依賴。
捷邦科技所處的消費電子功能件和結構件行業發展與終端電子產品消費市場的景氣度高度相關。近年來,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為代表的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終端品牌客戶不斷降低采購價格,從而影響上游配套產品的盈利能力,進一步擠壓公司產品毛利率。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3.71%、29.56%和27.46%,持續下滑。
招股書顯示,公司對富士康銷售的產品以平板電腦領域的精密功能件及結構件為主。由于近年來蘋果平板電腦內部結構變動不大,以上產品多以沿用為主。加上受降價等因素,毛利率逐步下降。報告期內,應用于平板電腦領域產品毛利率從36.16%下滑至24.51%。
四類主要產品中,傳統精密功能件和柔性復合精密功能件是毛利率主要來源,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29.87%和29.67%。同年,另外兩種產品金屬精密功能結構件和碳納米管毛利率分別為13.67%、17.95%。
但是,高毛利產品的出貨量占比正在減少。報告期內,面向富士康的金屬結構件銷售占比從14.51%提升至26.85%,銷售額從3248.28萬元提升至9989.69萬元,是原來的三倍有余。而傳統功能件銷售占比從54.32%下降至40.14%。
金屬結構件呈快速增長趨勢,主要由于終端產品蘋果平板電腦及亞馬遜電視棒銷量快速增長,捷邦科技不得不提高低毛利產品的出貨量。
事實上,貢獻較多毛利的傳統功能件和金屬結構件也“好景不長”。2020年,隨著相關終端產品完全換代,相關高毛利產品停止出貨,傳統功能件毛利率較上年下降5.41個百分點。
各報告期,傳統功能件毛利率從34.43%跌至29.87%,柔性功能件毛利率從33.69%跌至29.67%。
金屬結構件毛利率下滑幅度更大,報告期內毛利率從29.08%跌至13.67%,跌幅超過50%。
“隨著公司與亞馬遜和蘋果合作的不斷深化,新增產品生產工序相對較復雜,成本更高;此外,新增產品的定價相對較低。”捷邦科技表示。
一方面,生產成本要求更高;另一方面,采購定價無法提高,公司盈利空間被終端龍頭鉗制。
為了開源節流,捷邦科技將希望寄托在子公司上。2020年7月,捷邦科技與祥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965.SZ)共同出資成立捷邦金屬,專門從事相關金屬部件的研發和生產。
然而,2021年捷邦金屬虧損高達887.29萬元。捷邦科技8家控股子公司中,同年有5家處于虧損狀態,其中美國捷邦虧損122.96萬元、瑞泰新材虧損561.17萬元。
采購成本遠超同行卻無法轉嫁
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5344.92萬元、2484.51萬元,同比增幅為-0.94%、-26.38%。
營收、凈利潤均下滑,且凈利潤下降幅度大于營收。主要系受蘋果產品發布時間等因素影響,毛利率較高的筆記本電腦產品收入及占比同比有所減少。
終端品牌的調整,對整個產業鏈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影響,也讓捷邦科技面向主要客戶的營收呈現巨幅波動。
2019年11月,蘋果公司發布新一代16英寸筆記本電腦產品,對重要組件進行了重新設計,并取消原15英寸筆記本電腦機型。
蘋果也對原材料供應鏈進行同步調整,應用于筆記本電腦的精密功能件產品不再通過廣達電腦向捷邦科技采購,改為通過向隆電子進行采購。
2020年度,公司對前五大客戶之一廣達電腦的銷售收入較2019年度減少了3441.98萬元,降幅達24.25%。
向隆電子因此也在短時間內成為捷邦科技第二大客戶。報告期內,其貢獻營收金額分別1871.50萬元、14971.35萬元和19439.90萬元。
深交所曾經對這個“速成”的大客戶提出質疑,要求說明其合理性和毛利率。
“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對向隆電子的毛利率與其他同類產品客戶相比不存在較大差異。”捷邦科技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字。
2020年銷售額大幅下滑的主要客戶還有可成科技。由于蘋果后期對電腦主機終端產品進行調整,產量大幅減少,2020年公司對可成科技的銷售收入從上一年4041.08萬元下滑至961.33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存在采購成本遠超出同行業水平的情況。以膠粘類材料為例,2019年可比公司采購單價為21.40元,捷邦科技卻達到了33.89元。
另一原材料泡棉類2020年可比公司采購單價為37.14元,捷邦科技一度高達86.17元。
對此,捷邦科技解釋道,主要原因系終端客戶對原材料性能要求高,指定品牌為價格較高的知名品牌。
采購費用超出同行,卻沒能在售價上轉嫁這一成本,終端品牌甚至不斷壓價。以谷歌為例,2020下半年開始,谷歌對智能音箱的功能件料號進行設計變更,導致新料號銷售單價明顯下降。變更前舊料號的平均銷售單價約8.5元/片,變更后的新料號平均銷售單價約1.5元/片,銷售單價下降約82.35%。
面對重要大客戶,捷邦科技在收入確認和費用承擔上也做出更大的讓步。針對富士康、廣達電腦等主要客戶,采取VMI模式確認收入。公司將產品交付至客戶指定的VMI倉庫,客戶根據其生產需求自VMI倉庫領用產品,公司再根據實際領用產品數量及單價確認收入。
此外,VMI銷售模式下運輸、保險、倉儲等相關費用均由公司承擔。
相比之下,可成科技、仁寶電腦等客戶則是簽收貨物后就確認收入。
VMI銷售模式也使公司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各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2.53億元、3.7億元和3.17億元,占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61.49%、61.52%和52.65%。
2021年,富士康應收賬款余額達1.35億元,占比40.60%;向隆電子4710.60萬元,占比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