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程璐
當前,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平臺正在布局海外。出海,已經成為了中國互聯網的共同選擇。
國內電商用戶增長已經見頂,放眼全球,中國的電商發展仍然領先。在近日的一場媒體采訪中,阿里巴巴旗下B2C跨境電商平臺速賣通的行業運營負責人唐宋提到,未來三年里,全球還有10億用戶的增量,增量之大,相當于再造一個中國電商的規模。
“中國企業在跨境出海這件事上,還大有可為。”不過,出海還有哪些難點,全面繁榮還要多久到來,外貿仍有更大的空間尚待挖掘。
縱觀外貿的整個過程,涉及到研發、設計、生產、加工、代工、代理、銷售等多個環節,利潤的多寡呈現出一個“微笑曲線”。曲線的兩頭,由于技術含量高、難度大,因此也是利潤高地,但中國外貿工廠長期集中在生產加工階段,只能吃到微薄的利潤,如今每一個商家工廠都希望曲線兩端發展,拿到更高的利潤。
想而不能,在于幾個難以逾越的問題。
第一,在于渠道層層加碼。從總代、省代再到地面、門店、連鎖,這些市場情況在海外依舊存在,可以說,鋪渠道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實體銷售渠道堪比登天。
第二,海外市場消費者遠在天邊,人文、地理等市場習慣乃至當地的法律法規,都與國內有著巨大的鴻溝。
“但凡我們提到跨國企業,總會用集團、資本雄厚等描述龐大的詞語去堆砌,說明跨境缺乏實力和資本,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好在如今直連的電商平臺,建起的數字化渠道更扁平,能直接觸達消費者,解決了部分難題。”唐宋表示,目前海外市場空間有極大機會,中國企業也潛力巨大。
數據顯示,過去5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長近10倍,2021年規模達到1.92萬億元人民幣,據業內預測,未來5-10年內,海外電商市場還將有3萬億-5.7萬億美元的增長空間。
唐宋認為,中國的跨境電商仍處于早期階段,類比來看,相當于阿里早期建設國內電商時,提到的電商基礎水電煤的階段,一旦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差不多兩到三年,就能快速進入極度繁榮的階段。
至于到達繁榮階段的里程碑標志,唐宋提到了中國跨境電商需要解決的幾大痛點。一是物流,國內普通包裹價格一件3到5元,而海外的物流費比率(物流費用占售價的比率)能達到30甚至50更甚;同時物流鏈路復雜,一件包裹到歐美國家,可能要花上十幾天,甚至三十幾天。
“如果未來從中國出發,到達歐洲的任意一個國家,能實現7日達或者10日達,那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另外,物流的高費比能降至20以下,產品也能滿足國別差異,那將是衡量跨境電商基建能力的標志。”唐宋說到。
目前,互聯網平臺正在助力品牌出海,建設基建、完善機制,幫助中國本土企業從過去代工的低毛利角色,向微笑曲線兩端的高附加值去轉變。
物流建倉是其中的重要一環。速賣通已建立起了兩類核心倉,一是國內的優選倉,從國內集貨后發往全球;二是時效性更高的海外倉,目前速賣通已經在9個國家建設了28個海外倉,速賣通國內優選倉數量已達10個,位于深圳、東莞、杭州、香港、威海、義烏、許昌等地。
唐宋表示,還應當發揚中國生產制造的優勢。例如,平臺可通過對消費者數據的洞察,可幫助商家積極參與設計環節,未來中國有機會做出全新的品類,即新的藍海市場。速賣通最新公布的“國貨出海六大趨勢”顯示,國產平板電腦、智能小家電、創意養寵、戶外運動、車庫經濟、家用新能源,正在海外受到追捧。
今年以來,速賣通還通過推出AE Mall、舉辦首屆國貨品牌出海季等方式,幫助國貨品牌出海。
目前已經有1000多家國貨品牌加入AE Mall,而在剛舉辦的速賣通國貨品牌出海季上,642家國貨品牌參與其中,泡泡瑪特、倍思、安克等32家國貨品牌將在速賣通向海外消費者首發新品。
前不久,阿里上線了跨境供貨平臺,天貓、淘寶賣家只需一鍵簽約,就可以為Lazada、速賣通為東南亞、韓國市場開辟的“淘寶精選”頻道供貨,也可以為平臺上的賣家供貨。
據唐宋透露,淘系商家一鍵出海,是過去一兩年里新推出的項目,東亞地區特別是韓國在審美、生活習慣等諸多方面與中國相似,因此服飾女裝等品類需求強烈。“今年韓國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市場,這個項目是一個重點試驗田,現在來看接受度挺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