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牛其昌
圍繞監管部門和社會輿論高度關注的食品安全問題,龍大美食(002726.SZ)近來麻煩不斷。繼標稱龍大美食生產的生豬肉被檢出違禁獸藥殘留后,近日,龍大美食生產的生豬產品再次被曝存在食品安全問題。
不過,9月6日,龍大美食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公司一直將食品安全作為發展的基石,“經過調查,上述事件與我公司沒有關系”。
界面新聞注意到,8月25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披露了2022年8月食品監督抽檢信息,在“食用農產品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信息”中,標識生產企業為“山東龍大美食股份有限公司”的四種生豬產品存在恩諾沙星超標問題,檢測出的恩諾沙星含量分別為381μg/kg、436μg/kg、411μg/kg、383μg/kg,均遠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中規定的100μg/kg最大殘留量。
公開資料顯示,恩諾沙星系喹諾酮類合成抗菌藥,用于治療動物的皮膚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動物專屬用藥。如果長期攝入恩諾沙星藥物超標的動物性食品,可引起輕度胃腸道刺激或不適,如頭痛、頭暈、睡眠不良等癥狀,大劑量或長期攝入還可能引起肝損害。
不過截至發稿時,上述產品不合格的信息已在相關文件中撤下。對此,龍大美食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在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披露的2022年8月食品監督抽檢信息中,并未發現與公司相關的信息。對于不合格產品信息被撤下,“不清楚具體情況“。

實際上,龍大美食的豬肉產品被曝食品安全問題并非孤例。
今年8月9日,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顯示,市北區泰和順海鮮苑銷售的標稱龍大美食生產的生豬肉,被檢出五氯酚酸鈉。
需要注意的是,五氯酚酸鈉常被用作除草劑、殺菌劑,長期食用檢出五氯酚酸鈉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的肝、腎及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損害,《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第250號)明令禁止使用。據悉,雞肉、豬肉中檢出五氯酚酸鈉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相關獸藥。
對此,龍大美食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與涉事泰和順海鮮苑無直接業務往來,經核實,公司在青島的總代理商于3月21日已終止與其業務合作。終止合作后,公司未向該店提供任何產品合格證明。此外,經過對通告標示的6月10日產品進行回溯,產品出廠檢測符合國家檢驗檢疫標準。
不過,龍大美食的上述說法遭到了泰和順海鮮苑老板的反駁。該店老板接受紅星新聞采訪時表示,涉事產品是從龍大進貨的,“我們進貨時,龍大給了我們相關檢驗報告,出了事之后,又從我們這拿走了,這不關我們的事,我們又不是產肉的”。
界面新聞隨后致電青島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工作人員證實,“當時抽檢的時候,通過產品標稱信息以及涉事餐飲商家提供的信息等,確是來自龍大美食,這個是沒問題的,不然我們也會在官網撤下相關消息“。
除此之外,界面新聞梳理抽檢結果發現,生產日期為2021年7月20日,標稱龍大肉食的生豬肉被查出磺胺類總量超標(標準值:不超過100μg/kg,檢測值:724μg/kg);生產日期為2019年10月7日,標稱龍大肉食的豬后腿肉被查出磺胺類總量、恩諾沙星超標。2020年,標稱龍大肉食生產、由安徽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合肥包河萬達分公司銷售的豬肝,因恩諾沙星超標而上榜不合格產品名單。
接連被曝食品安全問題,龍大美食在生產加工環節是否存在內控不嚴等問題?是否有待進一步加強?
龍大美食半年報顯示,公司擁有完善的供應鏈布局,覆蓋飼料-養殖-屠宰-加工-倉儲-物流等各個環節,從源頭保障肉類產品的品質和安全。品控部門擁有品質問題的一票否決權,嚴把出廠關。全資子公司杰科檢測,是專業從事食品安全檢測的國家級檢測機構,負責公司原料、半成品、成品和輔料等全方位檢測。
上述龍大美食品牌部相關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一直將食品安全作為發展基石,構建了嚴格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和可追溯體系,具備專業的質量管理把關能力。
公開資料顯示,龍大美食前身創辦于1996年,業務板塊主要包括食品業務、屠宰業務和養殖業務,與超1000家知名企業達成合作,系海底撈、康師傅、家樂福、大潤發等各類企業的長期合作伙伴。
2021年12月23日,龍大肉食發布公告稱,公司更名為“龍大美食”,明確了以食品為主體,以養殖和屠宰為支撐的“一體兩翼”總體發展戰略,并宣布投資8億元在巴中市建設高端肉制品深加工項目,希望做大做強預制菜業務。
不過,受疫情疊加豬價下跌影響,龍大美食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并不理想,利潤大幅下滑近九成。而屠宰行業依舊占據公司主營業務的75%以上,預制菜業務也尚未擔起盈利的重任。
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龍大美食實現營業收入68.15億元,同比下滑35.7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18.07萬元,同比下滑88.25%。分產品來看,預制菜營收5.0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41%,占總營收比重只有7.45%。

龍大美食方面對界面新聞表示,公司屠宰業務規模大,是因為行業屬性原因,而預制菜業務規模與同行業橫向比較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未來將進一步提升預制菜為核心的食品業務的增長,使其成為公司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和新的盈利點。而屠宰業務將長久作為食品業務在原料供應、客戶拓展、產品加工等方面的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