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侃見財經
拋售阿里股票套現之后,軟銀并沒有變得更好。
根據彭博社報道,軟銀旗下的愿景基金計劃全球裁員100人,雖然看起來規模并不算很大,但裁員占比已經達到該基金人數的20%。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裁員計劃最快將于本月宣布。據悉,此次計劃是全球性的,主要范圍包括美國、中國和英國。
實際上,愿景基金最大的問題皆是由投資虧損引發的。主要是愿景基金的步子跨得太大,從而錯估全球的經濟形勢,以及由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變化。但這些對于軟銀來說并不是最麻煩的,日前軟銀的執行副總裁Rajeev Misra宣布辭職,而在他之前,軟銀已經流失了多位核心高管。
8月8日,軟銀公布了2022年第一財季(4月-6月)財務數據,財報顯示,軟銀第一財季凈虧損3.16萬億日元(約合245億美元),該數據打破了上季度虧損2.1萬億日元的最大單季虧損紀錄,交出了軟銀史上最差“成績單”。
財報發布兩天之后,軟銀就宣布了拋售計劃,減持的依舊是阿里。盡管當下阿里的股價依舊承壓,其距離最高位也跌去了70%,但是軟銀遭遇“挫折”之后,第一個想到的總是拋售阿里的股票來對沖。
根據軟銀的拋售計劃,軟銀將提前結算至多2.42億股阿里巴巴ADR的遠期合約,預計交易總收益達4.6萬億日元(約合340億美元),結算完成之后,軟銀持有阿里的股份將從23.7%降至約14.6%。
根據公開披露顯示,該筆結算將于2022年8月中旬開始,到9月底完成。據悉如果軟銀集團持有阿里的股份降低至15%以下時,軟銀將會失去董事會的提名權。8月21日,軟銀集團CFO后藤芳光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舉只是為了安撫投資者,軟銀的財務狀況非常穩健。
實際上,從2020年開始,軟銀就一直在拋售股票進行對沖,但是由于全球科技股的下跌,軟銀的虧損狀況一直都沒有大幅度改善。
據悉,今年上半年,愿景基金的投資業務一直在虧損。具體是因為其龐大的投資組合當中,滴滴、商湯、Klarna、Compass、Coupang、DoorDash等多筆投資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這也是拖累愿景基金最大的因素。根據統計顯示,目前軟銀的兩期愿景基金合計投資的公司高達473家,上市的公司或許還能做一些對沖和拋售,未上市的公司對于軟銀來說,如果是行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該類公司才是燙手的山芋。
另外,日元升值對軟銀的沖擊也不可謂不小。
很顯然,對于孫正義而言,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進一步收縮,減少對外投資,穩住核心團隊,安全地度過冬天。
可以預計的是,如果未來幾年全球經濟形勢還沒有明顯的好轉,或者全球科技股依舊在低位徘徊,那么愿景基金的財務負擔將會非常重。屆時不排除軟銀繼續拋售阿里的股票進行對沖。另外,軟銀本來借希望出售Arm來對沖部分壓力,但是從去年起該出售計劃就屢屢受挫,此后軟銀希望通過Arm上市來緩解壓力,但是直到今天Arm上市還沒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表。
綜合而言,我認為未來一年到兩年,軟銀的兩期愿景基金狀況并不會出現根本性的改變,一方面是全球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愿景基金當時投資的步子跨的太大,對于有些投資標的給予了過高的估值導致其上市市值縮水或者是當下接盤目標群體小了之后導致未上市項目估值縮水。
由此可見,軟銀的苦日子并不會很快結束,應該還會持續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