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兩年融資超15億,疫情下爆發的心理健康賽道做對了什么?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兩年融資超15億,疫情下爆發的心理健康賽道做對了什么?

疫情后近3年的時間,行業內企業做了哪些探索,才引來投資機構的持續入局?

圖片來源:Unsplash-Nik Shuliahin

文|動脈網

當接到小區解封時間又要推后的通知時,小周對著手機默默發呆,他清楚地知道應該馬上上網囤積些生活物資,但他卻什么都不想做。此時,他感到了無助,好像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

疫情三年,類似小周這樣的年輕人精神內耗似乎已成為一種時代情緒。疫情對每個人的心理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人的恐懼焦慮感增加,有些人因為失眠和情緒波動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疫情導致的民眾心理問題是心理健康行業近兩年快速發展的重要依托。

從行業角度看,重大社會事件的發生,都會推動心理健康行業的普及與發展。面對新冠疫情這種全球性的大事件,心理健康行業近三年時間做了些什么呢?

情緒處理,疫情催生出的一門好生意

過去,精神障礙患者不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還要忍受社會歧視所造成的壓力與困境,諱疾忌醫,不愿意尋求專業幫助,自然也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現在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認識到精神障礙也是一種疾病,開始重視并參與治療。

如果照此路徑,心理健康行業會像其他行業一樣,有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但疫情這只黑天鵝,讓這個原本處于緩慢增長的行業,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據《中華精神科雜志》在疫情爆發期間,對國內近15000名普通民眾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的結果顯示,人群抑郁癥狀陽性檢出率為53.5%,其中輕度抑郁占29.3%,中度抑郁占14.0%,重度抑郁占10.1%。而人群焦慮癥狀陽性檢出率為44.6%,其中輕度焦慮占27.8%,中度焦慮占10.2%,重度焦慮占6.6%。

疫情的出現,加劇了人們原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但同時媒體的大力宣傳也讓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有了正確的認知。因隔離、患病而產生的焦慮、孤獨、抑郁等情緒,而產生出的心理健康呵護需求大幅增加。

據2020年全球健康研究所《定義精神健康經濟》報告顯示,全球心理健康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10億美元的規模。業內人士預估,國內心理健康領域市場規模約在3000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心理健康相關的服務如春筍般涌現。各路資本也看見其中所蘊含的機會,開始入局。

資本陸續入局,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從整個行業來看,融資情況非常火熱,像好心情、簡單心理、昭陽醫生、大米和小米、壹點靈等平臺近幾年多次獲得融資,且金額較高、輪次靠后。顯示了投資機構對企業以及所在賽道的信心。

2021年至今,心理健康行業融資統計,數據源于動脈橙

據動脈橙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心理健康領域共發生投融資24筆,累計投融資金額超過15億元。其中不乏互聯網巨頭身影——2021年9月,字節跳動領投了心理健康數字化服務平臺好心情2億元的C輪融資,刷新了當時國內心理健康賽道最大單筆融資紀錄。

此外,AI心理服務技術公司西湖心辰甚至僅在天使輪就融到了近千萬美元。這在心理健康賽道可并不多見。

在海外,心理健康市場同樣受資本青睞。據海外機構Fierce Healthcare統計,僅2021年,心理健康領域的初創公司累計融資額就達到55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39%,LifeStance與Talkspace這樣的獨角獸公司更于去年先后在美股完成上市。

從這份融資列表中看到,融資項目涉及到心理健康產業的多個環節,既有服務、也有軟件平臺、還有技術研發,更有細分垂直領域,投資分布相當廣泛。那么疫情后近3年的時間,行業內企業做了哪些探索,才引來投資機構的持續入局呢?

數字化賦能心理健康服務

與常見的生理上的疾病不同,心理健康問題可以不依賴儀器設備的檢查和生化指標的檢驗,而是通過醫生和患者的交流,醫生觀察患者的行為和表述,依托醫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判斷。

這一特征使得數字醫療在心理健康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在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共同擬定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精神科互聯網診療的專家建議》中明確指出:與內、外、婦、兒等科室的病種相比,精神心理疾病多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和連續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因而更適合互聯網診療模式。

疫情后政策助推心理健康互聯網醫療發展

從需求端的角度考慮,互聯網模式的發展方向讓心理健康服務迎合了用戶的需求。

對C端用戶而言,對于心理健康服務會有幾點顧慮——價格、效果及周圍人的看法。基于互聯網的模式可以用多種形式教育客戶,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當用戶認識到了服務的價值所在,自然會認可付費模式,而互聯網天然的屬性使得隱私問題有所保障。

數字化發展的心理健康服務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雙方的碰撞使得心理健康的千億市場迎來爆發,并且帶動了行業多個細分賽道的發展。

千億大賽道,打法各不同

按需求端的輕重緩急,可以將心理健康行業細化為四條主要賽道,分別是之于嚴肅醫療的精神心理、中度的社會心理、輕度的情緒管理和其他。對于參與心理健康產業的企業,他們的打法各不相同,有的深耕垂直細分領域,有的多點布局。

心理健康行業主要細分賽道

01 心理咨詢模式

心理咨詢依然是心理健康賽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業務模式。

特別是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心理咨詢平臺,數量眾多。說起來,參與這類業務并不難,僅需將線下的心理咨詢搬到了線上,以視頻、語音、文字等媒介設計產品就行,但要做到咨詢師供給和流量需求的正循環,讓業務不斷擴容,就有很高的門檻了。

目前,互聯網心理咨詢的頭部平臺有簡單心理、壹心理等。

以簡單心理為例,基于數據驅動,建立了循證有效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同時結合數字干預手段和產品,來完善和增添供給。之前用戶只能從一個心理咨詢師那里獲得服務,而現在則是一套專業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精準、有效的干預幫助。

另一方面,簡單心理將前臺服務的經驗反哺回心理工作者的培養教育上,不斷更迭教育體系,培養有專業勝任力、并能夠使用科技和數字化干預的未來人才。

除了傳統以C端為主體的服務外,面向B端的EAP服務(員工心理關愛項目)也會成為一個發展趨勢,簡單心理陸續與愛康集團、樂薦集團等大型健康管理公司以及愛選科技、眾安保險等保險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為大型企業、互聯網企業等提供規模化的B端服務。

由于心理咨詢的特殊性,要想讓C端用戶產生信任感并不容易,人們更愿意相信品牌以及口碑。頭部企業領先之后,會自帶光環效應,吸引更多客流。而更多用戶帶來的數據也為頭部機構的數字化經營提供了基礎,并形成護城河。

2022年3月,簡單心理完成B+輪融資,由千驥資本獨家投資1億元。吸引投資機構的也是精神心理健康的數字化潛力,以及簡單心理作為數字化精神心理健康管理平臺,持續為用戶提供長期的、循證有效的數字化心理健康管理服務能力。

02 線上醫院模式

心理健康類的垂直互聯網醫療也是受資本關注的熱點。前文提到字節跳動投資的好心情就是此賽道的典型玩家。

好心情自主開發了一套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診療系統,針對精神心理疾病種類做了針對性功能設計,能夠快速判斷精神健康疾病的風險和類別。

通過臨床心理量表測評、隨訪系統等模塊化、標準化的電子病歷、藥品知識庫和臨床診斷系統,當用戶獲得結果后,好心情平臺匹配相應的專家,用戶自主選擇服務,從而獲得權威和完整的康復解決方案。

好心情智能輔助系統貫穿業務全流程,涵蓋了患者的復診、購藥、咨詢、心理測評、醫療質量檢查、心理放松疏導,由此形成了連貫的病程數據和用戶畫像。

依靠好心情互聯網醫院線上快速增長的業務積淀而來的患者群,好心情智能化診療系統在數據的體量和可持續上擁有一般AI公司所不具備的獨特數據優勢。平臺每年快速的患者增速也為系統的不斷學習提供了持續性數據和技術的驗證。

2021年10月,東方明珠基金1億元參與好心情C+輪的投資,其強大的傳媒產業集團背景資源將會幫助好心情的精神心理科普教育工作和遠程心理醫療健康服務從智能手機端延展至家庭電視機大屏端,讓好心情的服務走進更多家庭。

此外,在這個賽道上還有一家叫昭陽醫生的平臺。在2021年6月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由經緯中國和千驥資本聯合領投,歐普家族辦公室跟投。作為一家覆蓋精神心理健康管理領域的線上線下、院內院外全體系診療服務的平臺,昭陽醫生不僅能提供連接患者和醫生的SaaS工具,還建有實體的精神專科門診和藥房,覆蓋了患者診療、用藥、心理咨詢各個環節的需求。

03 情緒管理模式

輕度的情緒管理是幫助用戶度過低潮期,預防情緒問題升級的有效手段。

在輕度情緒管理賽道上,正念冥想領域最為火熱,正念冥想的自助式產品,不但克服了心理健康賽道常見的標準化和供給不足難題,還結合“消費升級”邏輯去設計品牌及產品。目前,美國正念冥想企業Headspace和Calm都已經達到獨角獸估值水平。

國內也有不少企業布局,像是泛心理學公司知我探索(KnowYourself)、Heartly Lab以及Flow 冥想,三家企業都在去年獲得了融資。

積極心理社交則是另外一種解決方案,他的核心理念類似互助會,讓有共同情緒波折經歷的用戶對app產生情感連接,進而達成用戶留存。只是這類產品的參與門檻較低,用戶數量和活躍度能否讓早期參與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尚需觀察。

如在2021年12月后的天使輪融資的心島日記,就通過兩個渠道去解決用戶情緒問題。一是引導用戶書寫情緒日記去表達情緒,進而生成情緒報告并推送相關內容進行情緒疏導;二是情緒互助,通過算法將用戶推薦到與自己心情、境況相似的情緒日記中,匿名交流、傾訴。

04 數字療法+AI模式

早在國外被驗證在精神心理領域卓有成效的數字療法,是目前熱門的心理健康發展路徑。

目前,國內心理健康領域的數字療法覆蓋了包括兒童多動癥、孤獨癥等神經問題,戒毒等成癮問題,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焦慮等精神心理問題。

數字療法要滿足循證醫療的標準,需要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設計出有效的干預治療方式。而AI就是這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數字化輔助手段。除此以外,AI技術本身對心理學領域的融合運用,也造就了很多新的應用場景,比如AI心理服務機器人。

對于C端用戶來說,當他們想直抒胸臆卻又擔心別人的想法以及害怕來自他人的評判時;當他們半夜失眠想傾訴聊天卻不敢找朋友或家人,害怕影響對方休息時;當他們有別樣的秘密無法坦露心聲時。一個AI機器人或許比一個真人,更容易獲得用戶的信任。

目前,望里科技基于移動端的“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獲批醫療器械注冊證。望里科技的這款數字療法產品,是國內精神/神經領域第一家獲得醫療監管機構審核批準的移動APP軟件。而AI心理健康賽道,包括聆心智能、密友智能和西湖心辰,都有布局其中。

除了單個細分賽道玩家,還有成立于2015年,打造數字化「醫療+心理」服務平臺的壹點靈,完成了全產業鏈布局,搭建了完整的精神心理診療服務體系。從用戶的科普教育到輕度心理煩惱的傾訴熱線,到針對心理困擾的心理咨詢,再到針對心理疾病的精神診療,讓用戶遇到任何精神心理的問題都能得到專業服務。

這一切,離不開數字化診療方案的研發,壹點靈逐步通過AI、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實現用戶心理健康狀態的數字化、智能化評估。

近幾年數字技術不斷迭代發展,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多樣,但要想在心理健康服務領域實現全面融合仍舊不是一件容易事,心理研發和技術研發均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入局的門檻相對較高。

心理健康行業的四個發展趨勢

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心理健康問題也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人們開始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需求。未來,心理健康行業或將出現以下幾個趨勢。

01 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催生培訓服務

心理學專業人士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心理治療工作,疫情后,人們對心理學專業知識的需求場景正在擴大。心理學專業人士在政府、媒體、科技初創公司及其他很多領域,都扮演著比過去更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心理學家有能力在各種行業發揮重要的作用。

以心理咨詢行業為例,目前行業并沒有權威的職業培訓體系和相關基礎設施,相關培訓工作主要是由頭部心理咨詢平臺企業和心理咨詢培訓機構各自在做。對于有志從業者來說,培訓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和經驗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實際參與。

因此,具有更多資源的頭部互聯網心理健康平臺更具競爭力。但也有愈見、鉑瑞思教育等專注于職業資格及技能培訓的企業參與其中。未來,隨著需求端的持續增長,人才的需求也會持續加大,一套權威的職業培訓體系就越不可或缺。

02 垂直細分領域迎來機遇

疫情的爆發,使得心理問題發生率和心理治療服務需求量均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尤其是兒童群體。根據美國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 CDC ) 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疫情爆發后的2020年3~10月,與2019年同期相比,5 至 11 歲兒童中關于心理問題相關的急診就診量增加了 24%,12 至 17 歲兒童則增加了 31%。

以兒童孤獨癥領域為代表的,垂直細分心理健康賽道或將迎來高速發展。

兒童孤獨癥患者中,假性占比較高,只要干預及時,假性孤獨癥的孩子們是有康復希望的。因此,這個細分賽道在有明確的治療方案、家長們的剛性需求、康復機構的相對缺失等因素的疊加下,成為投資的熱門領域。

目前,專注兒童孤獨癥的大米和小米已獲多輪融資。還有北大醫療腦健康、恩啟、星希望、醫佰康等企業參與。

03 智能硬件“心”場景

心理健康及情緒管理都是在服務過程中讓用戶接受正向信息,而這些信息內容未來會跟智能硬件之間碰撞出新的火花。

以VR技術為例,透過虛擬世界不僅能模仿物理世界的感受,并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真實世界無法經歷的體驗,目前已被運用于抑郁、焦慮、失眠、自閉癥等精神心理障礙的評估與治療。像國內的心景科技就在使用VR技術進行精神心理治療。

像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環、手表,可以通過傳感器得到生理指標,結合簡易便捷的情緒測試,生成情緒報告,引導自我減壓訓練。數據同時上傳至平臺端,實現遠程心理干預、危機預警等功能。

此外,好的睡眠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平復心態。可穿戴設備在睡眠監測,精準量化睡眠過程、評估睡眠質量,改善睡眠方面也能發揮作用。

04 數字心理健康產業爆發

據動脈橙的統計數據,疫情后的2021年,國內關于數字心理健康的融資金額達到1.86億美元,相比2020年的2900萬美元翻了6倍。足以窺見數字心理健康賽道的火爆。

2015~2021年數字心理健康融資概況,數據源于動脈橙

這類企業的業務覆蓋精神疾病類(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 恐慌癥等),行為和認知障礙(戒煙、酒精濫用障礙等),同時包括冥想、慢性疼痛、心理性失眠等。通過過打造數字療法、遠程醫療/在線咨詢、智能硬件或線上社區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

2021年,LifeStance、Talkspace和Pear Therapeutics三家美國數字心理健康企業成功IPO,也成為這個行業火爆的注腳。受他們影響,全球數字心理健康領域開始向基于游戲治療的數字療法和線上輕度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方向發展。

例如從2015年~2021年,全球共有基于游戲治療相關融資事件共26起,其中12起都發生在2021年,融資總額近3億美元。這是因為在疫情背景下,全球首款電子游戲產品FDA獲批。基于技術創新的新興公司看到了此商業模式的可行性,迅速推進。

與海外已經有一定市場成熟度的遠程心理健康賽道相比,國內的市場教育因大眾認知、起步時間晚等因素而發展較慢,但以社交平臺等更偏消費“輕量級”的心理健康平臺正在興起。

寫在最后

疫情的蔓延加劇了大眾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和數字技術的融合雖然產生了很多新穎的治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精神衛生資源有限、精神衛生知識普及率低、臨床診療依從性差的現狀,但未來,醫療保健在向大健康發展,關注重點從治療轉向預防,心理健康行業同樣如此。心理健康領域的數字化進程將更多干預健康及亞健康人群的行為,來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如今的火熱只是開始,未來數年,我們會迎來這條賽道的黃金發展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兩年融資超15億,疫情下爆發的心理健康賽道做對了什么?

疫情后近3年的時間,行業內企業做了哪些探索,才引來投資機構的持續入局?

圖片來源:Unsplash-Nik Shuliahin

文|動脈網

當接到小區解封時間又要推后的通知時,小周對著手機默默發呆,他清楚地知道應該馬上上網囤積些生活物資,但他卻什么都不想做。此時,他感到了無助,好像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

疫情三年,類似小周這樣的年輕人精神內耗似乎已成為一種時代情緒。疫情對每個人的心理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人的恐懼焦慮感增加,有些人因為失眠和情緒波動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疫情導致的民眾心理問題是心理健康行業近兩年快速發展的重要依托。

從行業角度看,重大社會事件的發生,都會推動心理健康行業的普及與發展。面對新冠疫情這種全球性的大事件,心理健康行業近三年時間做了些什么呢?

情緒處理,疫情催生出的一門好生意

過去,精神障礙患者不僅要承受疾病的折磨,還要忍受社會歧視所造成的壓力與困境,諱疾忌醫,不愿意尋求專業幫助,自然也不能及時得到有效治療。現在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認識到精神障礙也是一種疾病,開始重視并參與治療。

如果照此路徑,心理健康行業會像其他行業一樣,有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但疫情這只黑天鵝,讓這個原本處于緩慢增長的行業,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的態勢。

據《中華精神科雜志》在疫情爆發期間,對國內近15000名普通民眾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的結果顯示,人群抑郁癥狀陽性檢出率為53.5%,其中輕度抑郁占29.3%,中度抑郁占14.0%,重度抑郁占10.1%。而人群焦慮癥狀陽性檢出率為44.6%,其中輕度焦慮占27.8%,中度焦慮占10.2%,重度焦慮占6.6%。

疫情的出現,加劇了人們原有的心理健康問題,但同時媒體的大力宣傳也讓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有了正確的認知。因隔離、患病而產生的焦慮、孤獨、抑郁等情緒,而產生出的心理健康呵護需求大幅增加。

據2020年全球健康研究所《定義精神健康經濟》報告顯示,全球心理健康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210億美元的規模。業內人士預估,國內心理健康領域市場規模約在3000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心理健康相關的服務如春筍般涌現。各路資本也看見其中所蘊含的機會,開始入局。

資本陸續入局,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從整個行業來看,融資情況非常火熱,像好心情、簡單心理、昭陽醫生、大米和小米、壹點靈等平臺近幾年多次獲得融資,且金額較高、輪次靠后。顯示了投資機構對企業以及所在賽道的信心。

2021年至今,心理健康行業融資統計,數據源于動脈橙

據動脈橙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心理健康領域共發生投融資24筆,累計投融資金額超過15億元。其中不乏互聯網巨頭身影——2021年9月,字節跳動領投了心理健康數字化服務平臺好心情2億元的C輪融資,刷新了當時國內心理健康賽道最大單筆融資紀錄。

此外,AI心理服務技術公司西湖心辰甚至僅在天使輪就融到了近千萬美元。這在心理健康賽道可并不多見。

在海外,心理健康市場同樣受資本青睞。據海外機構Fierce Healthcare統計,僅2021年,心理健康領域的初創公司累計融資額就達到55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39%,LifeStance與Talkspace這樣的獨角獸公司更于去年先后在美股完成上市。

從這份融資列表中看到,融資項目涉及到心理健康產業的多個環節,既有服務、也有軟件平臺、還有技術研發,更有細分垂直領域,投資分布相當廣泛。那么疫情后近3年的時間,行業內企業做了哪些探索,才引來投資機構的持續入局呢?

數字化賦能心理健康服務

與常見的生理上的疾病不同,心理健康問題可以不依賴儀器設備的檢查和生化指標的檢驗,而是通過醫生和患者的交流,醫生觀察患者的行為和表述,依托醫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行判斷。

這一特征使得數字醫療在心理健康領域具有獨特優勢。

在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精神科醫師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共同擬定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精神科互聯網診療的專家建議》中明確指出:與內、外、婦、兒等科室的病種相比,精神心理疾病多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和連續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因而更適合互聯網診療模式。

疫情后政策助推心理健康互聯網醫療發展

從需求端的角度考慮,互聯網模式的發展方向讓心理健康服務迎合了用戶的需求。

對C端用戶而言,對于心理健康服務會有幾點顧慮——價格、效果及周圍人的看法。基于互聯網的模式可以用多種形式教育客戶,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當用戶認識到了服務的價值所在,自然會認可付費模式,而互聯網天然的屬性使得隱私問題有所保障。

數字化發展的心理健康服務滿足了用戶的需求,雙方的碰撞使得心理健康的千億市場迎來爆發,并且帶動了行業多個細分賽道的發展。

千億大賽道,打法各不同

按需求端的輕重緩急,可以將心理健康行業細化為四條主要賽道,分別是之于嚴肅醫療的精神心理、中度的社會心理、輕度的情緒管理和其他。對于參與心理健康產業的企業,他們的打法各不相同,有的深耕垂直細分領域,有的多點布局。

心理健康行業主要細分賽道

01 心理咨詢模式

心理咨詢依然是心理健康賽道上最具代表性的業務模式。

特別是以互聯網為媒介的心理咨詢平臺,數量眾多。說起來,參與這類業務并不難,僅需將線下的心理咨詢搬到了線上,以視頻、語音、文字等媒介設計產品就行,但要做到咨詢師供給和流量需求的正循環,讓業務不斷擴容,就有很高的門檻了。

目前,互聯網心理咨詢的頭部平臺有簡單心理、壹心理等。

以簡單心理為例,基于數據驅動,建立了循證有效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同時結合數字干預手段和產品,來完善和增添供給。之前用戶只能從一個心理咨詢師那里獲得服務,而現在則是一套專業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為用戶提供精準、有效的干預幫助。

另一方面,簡單心理將前臺服務的經驗反哺回心理工作者的培養教育上,不斷更迭教育體系,培養有專業勝任力、并能夠使用科技和數字化干預的未來人才。

除了傳統以C端為主體的服務外,面向B端的EAP服務(員工心理關愛項目)也會成為一個發展趨勢,簡單心理陸續與愛康集團、樂薦集團等大型健康管理公司以及愛選科技、眾安保險等保險集團達成戰略合作,為大型企業、互聯網企業等提供規模化的B端服務。

由于心理咨詢的特殊性,要想讓C端用戶產生信任感并不容易,人們更愿意相信品牌以及口碑。頭部企業領先之后,會自帶光環效應,吸引更多客流。而更多用戶帶來的數據也為頭部機構的數字化經營提供了基礎,并形成護城河。

2022年3月,簡單心理完成B+輪融資,由千驥資本獨家投資1億元。吸引投資機構的也是精神心理健康的數字化潛力,以及簡單心理作為數字化精神心理健康管理平臺,持續為用戶提供長期的、循證有效的數字化心理健康管理服務能力。

02 線上醫院模式

心理健康類的垂直互聯網醫療也是受資本關注的熱點。前文提到字節跳動投資的好心情就是此賽道的典型玩家。

好心情自主開發了一套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化診療系統,針對精神心理疾病種類做了針對性功能設計,能夠快速判斷精神健康疾病的風險和類別。

通過臨床心理量表測評、隨訪系統等模塊化、標準化的電子病歷、藥品知識庫和臨床診斷系統,當用戶獲得結果后,好心情平臺匹配相應的專家,用戶自主選擇服務,從而獲得權威和完整的康復解決方案。

好心情智能輔助系統貫穿業務全流程,涵蓋了患者的復診、購藥、咨詢、心理測評、醫療質量檢查、心理放松疏導,由此形成了連貫的病程數據和用戶畫像。

依靠好心情互聯網醫院線上快速增長的業務積淀而來的患者群,好心情智能化診療系統在數據的體量和可持續上擁有一般AI公司所不具備的獨特數據優勢。平臺每年快速的患者增速也為系統的不斷學習提供了持續性數據和技術的驗證。

2021年10月,東方明珠基金1億元參與好心情C+輪的投資,其強大的傳媒產業集團背景資源將會幫助好心情的精神心理科普教育工作和遠程心理醫療健康服務從智能手機端延展至家庭電視機大屏端,讓好心情的服務走進更多家庭。

此外,在這個賽道上還有一家叫昭陽醫生的平臺。在2021年6月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由經緯中國和千驥資本聯合領投,歐普家族辦公室跟投。作為一家覆蓋精神心理健康管理領域的線上線下、院內院外全體系診療服務的平臺,昭陽醫生不僅能提供連接患者和醫生的SaaS工具,還建有實體的精神專科門診和藥房,覆蓋了患者診療、用藥、心理咨詢各個環節的需求。

03 情緒管理模式

輕度的情緒管理是幫助用戶度過低潮期,預防情緒問題升級的有效手段。

在輕度情緒管理賽道上,正念冥想領域最為火熱,正念冥想的自助式產品,不但克服了心理健康賽道常見的標準化和供給不足難題,還結合“消費升級”邏輯去設計品牌及產品。目前,美國正念冥想企業Headspace和Calm都已經達到獨角獸估值水平。

國內也有不少企業布局,像是泛心理學公司知我探索(KnowYourself)、Heartly Lab以及Flow 冥想,三家企業都在去年獲得了融資。

積極心理社交則是另外一種解決方案,他的核心理念類似互助會,讓有共同情緒波折經歷的用戶對app產生情感連接,進而達成用戶留存。只是這類產品的參與門檻較低,用戶數量和活躍度能否讓早期參與企業獲得競爭優勢,尚需觀察。

如在2021年12月后的天使輪融資的心島日記,就通過兩個渠道去解決用戶情緒問題。一是引導用戶書寫情緒日記去表達情緒,進而生成情緒報告并推送相關內容進行情緒疏導;二是情緒互助,通過算法將用戶推薦到與自己心情、境況相似的情緒日記中,匿名交流、傾訴。

04 數字療法+AI模式

早在國外被驗證在精神心理領域卓有成效的數字療法,是目前熱門的心理健康發展路徑。

目前,國內心理健康領域的數字療法覆蓋了包括兒童多動癥、孤獨癥等神經問題,戒毒等成癮問題,創傷后應激障礙、抑郁、焦慮等精神心理問題。

數字療法要滿足循證醫療的標準,需要通過大量的數據分析,設計出有效的干預治療方式。而AI就是這個過程中,不可忽視的數字化輔助手段。除此以外,AI技術本身對心理學領域的融合運用,也造就了很多新的應用場景,比如AI心理服務機器人。

對于C端用戶來說,當他們想直抒胸臆卻又擔心別人的想法以及害怕來自他人的評判時;當他們半夜失眠想傾訴聊天卻不敢找朋友或家人,害怕影響對方休息時;當他們有別樣的秘密無法坦露心聲時。一個AI機器人或許比一個真人,更容易獲得用戶的信任。

目前,望里科技基于移動端的“認知功能障礙治療軟件”獲批醫療器械注冊證。望里科技的這款數字療法產品,是國內精神/神經領域第一家獲得醫療監管機構審核批準的移動APP軟件。而AI心理健康賽道,包括聆心智能、密友智能和西湖心辰,都有布局其中。

除了單個細分賽道玩家,還有成立于2015年,打造數字化「醫療+心理」服務平臺的壹點靈,完成了全產業鏈布局,搭建了完整的精神心理診療服務體系。從用戶的科普教育到輕度心理煩惱的傾訴熱線,到針對心理困擾的心理咨詢,再到針對心理疾病的精神診療,讓用戶遇到任何精神心理的問題都能得到專業服務。

這一切,離不開數字化診療方案的研發,壹點靈逐步通過AI、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實現用戶心理健康狀態的數字化、智能化評估。

近幾年數字技術不斷迭代發展,應用場景日益豐富多樣,但要想在心理健康服務領域實現全面融合仍舊不是一件容易事,心理研發和技術研發均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入局的門檻相對較高。

心理健康行業的四個發展趨勢

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心理健康問題也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人們開始重視自身的心理健康需求。未來,心理健康行業或將出現以下幾個趨勢。

01 人才需求持續增長催生培訓服務

心理學專業人士長期以來主要從事心理治療工作,疫情后,人們對心理學專業知識的需求場景正在擴大。心理學專業人士在政府、媒體、科技初創公司及其他很多領域,都扮演著比過去更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心理學家有能力在各種行業發揮重要的作用。

以心理咨詢行業為例,目前行業并沒有權威的職業培訓體系和相關基礎設施,相關培訓工作主要是由頭部心理咨詢平臺企業和心理咨詢培訓機構各自在做。對于有志從業者來說,培訓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和經驗的傳承,更重要的是實際參與。

因此,具有更多資源的頭部互聯網心理健康平臺更具競爭力。但也有愈見、鉑瑞思教育等專注于職業資格及技能培訓的企業參與其中。未來,隨著需求端的持續增長,人才的需求也會持續加大,一套權威的職業培訓體系就越不可或缺。

02 垂直細分領域迎來機遇

疫情的爆發,使得心理問題發生率和心理治療服務需求量均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尤其是兒童群體。根據美國病控制和預防中心 ( CDC ) 的調查數據顯示,在疫情爆發后的2020年3~10月,與2019年同期相比,5 至 11 歲兒童中關于心理問題相關的急診就診量增加了 24%,12 至 17 歲兒童則增加了 31%。

以兒童孤獨癥領域為代表的,垂直細分心理健康賽道或將迎來高速發展。

兒童孤獨癥患者中,假性占比較高,只要干預及時,假性孤獨癥的孩子們是有康復希望的。因此,這個細分賽道在有明確的治療方案、家長們的剛性需求、康復機構的相對缺失等因素的疊加下,成為投資的熱門領域。

目前,專注兒童孤獨癥的大米和小米已獲多輪融資。還有北大醫療腦健康、恩啟、星希望、醫佰康等企業參與。

03 智能硬件“心”場景

心理健康及情緒管理都是在服務過程中讓用戶接受正向信息,而這些信息內容未來會跟智能硬件之間碰撞出新的火花。

以VR技術為例,透過虛擬世界不僅能模仿物理世界的感受,并能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實現真實世界無法經歷的體驗,目前已被運用于抑郁、焦慮、失眠、自閉癥等精神心理障礙的評估與治療。像國內的心景科技就在使用VR技術進行精神心理治療。

像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環、手表,可以通過傳感器得到生理指標,結合簡易便捷的情緒測試,生成情緒報告,引導自我減壓訓練。數據同時上傳至平臺端,實現遠程心理干預、危機預警等功能。

此外,好的睡眠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平復心態。可穿戴設備在睡眠監測,精準量化睡眠過程、評估睡眠質量,改善睡眠方面也能發揮作用。

04 數字心理健康產業爆發

據動脈橙的統計數據,疫情后的2021年,國內關于數字心理健康的融資金額達到1.86億美元,相比2020年的2900萬美元翻了6倍。足以窺見數字心理健康賽道的火爆。

2015~2021年數字心理健康融資概況,數據源于動脈橙

這類企業的業務覆蓋精神疾病類(抑郁癥、焦慮癥、精神分裂、 恐慌癥等),行為和認知障礙(戒煙、酒精濫用障礙等),同時包括冥想、慢性疼痛、心理性失眠等。通過過打造數字療法、遠程醫療/在線咨詢、智能硬件或線上社區等方式參與產業發展。

2021年,LifeStance、Talkspace和Pear Therapeutics三家美國數字心理健康企業成功IPO,也成為這個行業火爆的注腳。受他們影響,全球數字心理健康領域開始向基于游戲治療的數字療法和線上輕度心理健康服務平臺方向發展。

例如從2015年~2021年,全球共有基于游戲治療相關融資事件共26起,其中12起都發生在2021年,融資總額近3億美元。這是因為在疫情背景下,全球首款電子游戲產品FDA獲批。基于技術創新的新興公司看到了此商業模式的可行性,迅速推進。

與海外已經有一定市場成熟度的遠程心理健康賽道相比,國內的市場教育因大眾認知、起步時間晚等因素而發展較慢,但以社交平臺等更偏消費“輕量級”的心理健康平臺正在興起。

寫在最后

疫情的蔓延加劇了大眾的心理健康問題,心理健康和數字技術的融合雖然產生了很多新穎的治療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精神衛生資源有限、精神衛生知識普及率低、臨床診療依從性差的現狀,但未來,醫療保健在向大健康發展,關注重點從治療轉向預防,心理健康行業同樣如此。心理健康領域的數字化進程將更多干預健康及亞健康人群的行為,來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如今的火熱只是開始,未來數年,我們會迎來這條賽道的黃金發展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碚区| 石城县| 沈丘县| 宣威市| 中宁县| 上虞市| 隆子县| 青州市| 南澳县| 上林县| 惠来县| 成安县| 二连浩特市| 恩平市| 全椒县| 大化| 双辽市| 舞钢市| 遂川县| 新安县| 武川县| 图片| 汉阴县| 盐城市| 泌阳县| 丰顺县| 托克逊县| 武平县| 内江市| 墨玉县| 英山县| 宿迁市| 华宁县| 天镇县| 榕江县| 三门峡市| 台湾省| 上饶市| 开鲁县| 天镇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