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融觀察團
近來,互聯網廣告行業的日子并不好過,以紅人經濟聞名的A股上市公司天下秀,也在最近的一份半年報中透露出不少焦慮與隱憂。此前曾因狂蹭“元宇宙”熱點遭遇證監會點名警示,如今股價更是一瀉千里慘遭腰斬。
8月26日,天下秀發布2022半年度財務報告。在這份財報中,我們也由點及面,了解到整個行業的興衰變遷。對于天下秀而言,營收、凈利雙降、屢遭同行訴訟,僅僅是業績下行的一個開端,未來面臨的,將會是更加嚴峻的艱難態勢。
01、告別高速增長神話,營收、凈利雙下滑
2009年,天下秀數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成為國內紅人數據平臺型企業之一,并依托于互聯網粉絲經濟快速發展壯大。簡而言之,天下秀就是一家服務于不同平臺和機構、商家以及紅人的營銷平臺。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發展,廣告業務也曾經迎來過高光時刻,從2015年開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始終處于增長態勢,到2019年,市場規模已經達到6464.3億元,距離萬億規模已經愈發接近。然而隨著互聯網市場由增量轉入存量周期、以及政策監管的日趨嚴格,廣告業務規模增速也開始逐漸放緩,從行業巨頭到獨角獸,各家企業的發展都進入了下行通道。
根據最新的半年報數據,2022上半年,天下秀實現營收20.88億元,同比下滑2.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9億元,同比下滑20.1%。營收、凈利雙減,預示著企業發展態勢不容樂觀。
與近五年的財務數據對比會發現,天下秀營收的年復合增長率為57.7%;扣非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43.2%。但進入2022年后,企業增速開始逐漸放緩,對比曾經高速發展的態勢,業績表現已經出現明顯頹勢。
對此,天下秀總結稱,業績下滑主要受到疫情影響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公司業務經營活動未能順利開展。誠然,廣告市場的興衰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在疫情發生后這幾年來,許多企業經營陷入下行階段,廣告業務首當其沖成為縮減開支的重要一環。
但對于天下秀而言,除了疫情帶來的“無差別攻擊”,公司的內部環境更是暗藏種種危機,正在對其未來發展形成“精準打擊”。
02、熱衷“元宇宙”概念,新增長點未成氣候
從天下秀的主營業務構成來看,公司業務主要分為紅人營銷平臺及紅人經濟生態鏈業務,其單一業務的支柱作用過于明顯。2021年,公司紅人營銷平臺業務實現營收42.9億元,同比增長45%,占據總營收的95%左右;而紅人經濟生態鏈業務盡管營銷同比大增123%至2.22億元,但占據總營收的比例僅為5%。
過于依賴單一業務支柱,將會造成主營業務結構失衡,一旦比例較大的業務出現未預期風險,將會對公司整體業績造成較大沖擊。與此同時,隨著廣告市場的不斷深入發展,新的業態也在不斷革新,如果故步自封,很容易遭到潮流的拋棄。
天下秀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弊端,表示會在保證主業穩定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對于創新業務的探索,包括軟件、硬件、生態等領域,保證在Web2.0到Web3.0時代中順利轉換,不斷打開利潤增長天花板。
然而從半年報表現來看,其創新業務的探索并未得到過多回饋。上半年創新業務收入1.26億元,占比總營收的4.42%,與2021年5%的成績相比,創新業務占比不增反降。
實際上,天下秀把熱情都投向了追逐風口。
2021年,“元宇宙”概念橫空出世,并順利入選智庫2021年度十大熱詞。許多互聯網企業紛紛向“元宇宙”進發,依托既有優勢來進行元宇宙領域布局。
為追趕風口,2021年11月18日,天下秀順勢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3D虛擬社交產品,并與“元宇宙”攀上了親戚,將其命名為“虹宇宙”。短短兩天內,公司股價連續拉出兩個漲停板,股價報收15.29元的歷史最高點,市值更飆升超過50億元。
有些企業追趕風口是為了技術布局,而有些企業則純粹是為了“蹭熱點”,這都躲不過監管的眼睛。天下秀此舉迅速遭到了監管警示,去年11月19日晚間,上交所發函對天下秀及其相關負責人進行督促。
經公司自查,天下秀很快承認,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并未參與AR、VR、MR及相關硬件技術研發,亦無相關硬件技術儲備或專利,目前“虹宇宙”產品也尚未接入前述硬件技術。“虹宇宙”作為實驗階段產品有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隨后,網上多家二手平臺屏蔽了“虹宇宙”、“虛擬房產”等關鍵詞,并對涉及交易的相關內容進行下架處理。然而截至目前,仍有許多中介在進行“虹宇宙”虛擬房產倒賣,只是如今泡沫破碎,有人割肉離場,有人仍抱有一絲幻想等待翻盤。在這一場“豪賭”中,沒有贏家可言。
自此,天下秀的股價也一路急轉直下,如今距離巔峰時期已經慘遭“腰斬”,截至2022年9月2日收盤,股價僅報收7.30元。然而秉持著“業務不行概念湊”的訣竅,天下秀始終沒有放棄對于“虹宇宙”的探索,今年上半年研發費用達到9238萬元,同比增長12.72%。官方表示,這部分費用增長主要系本年對WEIQ平臺、虹宇宙等項目研發投入所致。對比慘淡的創新業務營收占比,天下秀想要真正尋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始終不是一件易事。
03、信息披露多次違規,大量股東減持超2億元
除了妄言“虹宇宙”蹭熱點,在發展過程中,天下秀因信息披露和規范運作出現重大違規情形,曾在2017年5月12日一天內受到證監會的四條行政處罰,所涉內容包括虛假信息披露、董事會嚴重越權、披露信息內容違反法律、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等問題,累計被罰240萬元,并遭到證監會警告處理。
同年6月2日,天下秀又遭上交所紀律處分,被指嚴重擾亂信息紕漏秩序、未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多次拒不落實監管要求等多達10項違規行為,被上交所給予公開譴責。
而這一切,都與天下秀借殼上市的慧球科技密不可分。其實際控制人顧國平在2021年以集資詐騙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盡管天下秀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聲稱,天下秀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工作后,顧國平已不再擔任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其被判處無期徒刑一事不會對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構成影響。但在半年報中,天下秀截至期末仍有5632.33萬元的銀行賬號凍結資金,這筆款項正是涉及到前實控人顧國平控制期間發生的違規擔保糾紛及債權人撤銷權糾紛。
與此同時,因公司在前市疾控人顧國平、鮮言控制期間存在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事實,天下秀還曾收到投資者訴訟,涉及金額365.7萬元。前后兩期訴訟案件,也給公司的發展前景蒙上一層陰影。
在內部糾紛尚未完全解決之時,天下秀還面臨著政策監管趨嚴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的巨大沖擊。2019-2021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連續三年下滑,由27.13%降至22.25%,累計下滑幅度達4.88個百分點。同時,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也在持續流出,2019-2021年,累計凈流出額度高達8.91億元。2022上半年,盡管凈流出額有所回升,但仍未能順利轉正,公司資金鏈嚴重承壓。
值得注意的是,流出的不僅僅是現金流量,還有天下秀的股東們。
2022年1月5日,因資金安排需要,廈門賽富及其一致行動人嘉興騰元擬合計堅持天下秀股份不超過36154952股,不超過總股本的2%;
1月8日,又因資金安排需要,天下秀前十股東庥隆金實、澄邁新升擬分別減持公司股份數量不超過36154952股、9000000股,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不超過2%、0.5%。
根據最新進展,截至8月23日,廈門賽富、嘉興騰元減持總金額累計1.75億元,而庥隆金實、澄邁新升減持總金額累計4885.41萬元,前后累計減持金額超2億元?,F階段,減持進程仍在繼續,8月26日、8月29日、8月31日和9月1日,天下秀先后遭滬股通減持累計超231萬股,占公司A股總股本的2.26%。而天下秀的“大餅”究竟要畫到何時,投資者心中應有明確的評估。
*聲明:新經濟觀察團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建議。原創文章未獲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