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外管理雜志 莊文靜
前不久,一條新東方發給離職員工的短信在各個社交平臺上火了起來,不少在新東方工作過的員工,都收到了來自新東方的崗位邀請,邀請他們回到新東方“再”就業。
據說,此次崗位邀請名為“歸巢計劃”,目前可在“新東方校友課堂”小程序上找到蹤跡。崗位邀請海報顯示,本次面向老員工開放的崗位包括主播、高中全日制項目總監、銷售運營經理和品牌公關,工作地點均為北京。海報末尾還表示未來將會有更多崗位開放。
本次招聘的直播業務崗位,是針對“新東方直播間”的招聘,并非大家耳熟能詳的“東方甄選”直播間。實際上,從公司主體來看,“東方甄選”直播間歸屬于東方優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而本次的老員工回流招聘明確寫明了為新東方總公司發起。
每一個上過新東方培訓課程的學員,都會收到一本手冊,開篇就能看到新東方校訓:“在絕望的大山里尋找希望的石頭,人生終將輝煌。”
那么,新東方此次歸巢行動,體現了新東方何種戰略意圖?為什么新東方會如此看重老員工的價值?新東方能否通過此契機,以人力資源為切入口,真正地實現由點及面的全面翻身?
召回老員工,用意幾何?
“此次新東方邀請老員工回歸再就業,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新東方在‘雙減’之后,重新找到了業務方向,召回老員工也是為未來業務的趨勢儲備人才,這也是向市場釋放業務重啟的信號;二是踐行新東方的文化,新東方以及俞敏洪一直以‘有情懷’的公司形象而廣為人知,召回老員工也是新東方文化的體現,更是對所有在職員工的一次文化洗禮。其示范作用對新東方未來的經營發展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口碑宣傳。”前南京德銳企業管理咨詢總經理、資深咨詢師湯鵬對中外管理傳媒表示。
事實上,不僅僅是新東方,我們所熟知的許多知名公司都很看重老員工的價值。比如互聯網行業的頭部公司騰訊、百度、阿里、京東都有自己的離職員工群,并有專人進行持續維護。國際巨頭沃爾瑪,定期會開展名為“倦鳥歸巢”的離職員工回流計劃。而前新東方執行總裁陳向東創辦的高途教育,去年也開展過針對離職員工的招聘——“歸途計劃”。
“據世界知名咨詢公司貝恩咨詢的研究發現,同雇用新員工相比,企業再次雇用離職員工的成本僅為前者的一半左右;在投入工作后的第一個季度,生產率比那些‘新人’高出40%左右;因為老員工熟悉企業文化,能快速融合;由于熟悉公司業務和人員關系,能快速上手工作;過去的資源,依然能繼續發揮作用。”湯鵬補充道,“新東方召回老員工,無論從釋放經營將回正軌的信號、塑造企業文化和核心理念的角度考量,還是從降低機會成本、提高未來產出效率的考量,可以說都是一個妙招。”
的確,重視啟用離職員工,這通常是一些大企業的做法,不得不承認,優秀企業不僅體現了對老員工價值的重視,更體現了組織的包容度。
永遠抓住自己的核心優勢
成立于1993年的新東方,在近30年發展歷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優質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對于新東方來說,這幾十年的行業核心優勢,一定離不開人,離不開老師。
湯鵬表示,新東方的核心理念和文化,以及由此吸引的一幫優秀老師和人才,一定是它最大的核心優勢之一。新東方的精神就是“追求卓越,挑戰極限,從絕望中尋找希望,人生終將輝煌”。早期,很多人知道新東方并不是因為它英語教得有多好,而是因為俞敏洪。他有很多勵志、幽默而又發人深省的演講,這些演講傳播的精神內核吸引了很多人。而俞敏洪又復制了很多個“老俞”,他們有情懷、風趣幽默、能說會道,從而讓新東方的認知度越來越高、業務規模越來越大。所以,新東方的核心優勢是理念文化,進而基于文化吸引、識別和培養了一幫志同道合的人。
而如今,辨識度極高的董宇輝,可以說是新生代老師轉型成功的代表人物。而他們的核心能力——利用博學多才的老師身份,一邊帶貨一邊雙語教學,既能傳遞哲學思考,又能給人帶來積極能量,同時,為人師表的嚴謹勤奮一覽無余。而這其中,不僅僅有身為老師的優勢,更有新東方文化的烙印。
事實上,歸根結底,企業的成功最終都是文化的成功。
“新東方的核心優勢,顯性的是人才——優秀的老師,隱性的則是其背后所蘊含和堅持的文化、理念。”湯鵬說。同時,大凡具有持續學習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無論在任何領域,都會更易形成自己的方法論,從而揭開成功密碼。
問題來了,新東方是否也正在通過“人才戰略”,實現真正的翻身呢?
“新東方實現‘翻身’的關鍵點是,俞敏洪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地在踐行新東方的企業文化和精神,都做到了表里如一。”湯鵬分析道。從“雙減”后教培行業的各大公司表現來看,比如好未來、高途等,新東方無疑是反應和行動最出彩的一個:積極執行國家“雙減”政策、捐贈桌椅、不拖欠離職員工的工資和補償金、全額退學費,再加上俞敏洪親力親為在谷底積極探索新業務方向等等,這些都在體現著新東方的文化和價值觀,賺足了大眾的眼球和人情分,也使不少人產生深刻的共情。
“新東方在普羅大眾眼中,始終是一個三觀正、有情懷、講原則、有追求的公司,這種認知已經植入大眾的心智。而這是新東方‘翻身’的關鍵,不管新東方未來做什么,做不做直播業務甚至賣什么都已經不重要,他已經具備了成功的基礎。”湯鵬篤定地表示。
而作為投資人,在投資一家企業時,首要的就是要看管理者和管理團隊。“無論是創業還是企業轉型,成功率其實都是非常低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家和核心管理團隊的領導力、人力資源戰略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湯鵬認為,在此期間,以下幾個關鍵點至關重要:
第一,在遇到困難或迷茫的時候,為團隊在黑暗中樹立一座燈塔,找到未來的目標和方向,讓團隊看到堅持的價值和意義,讓所有人都不輕言放棄;
第二,擁有強領導力的管理者有著強大的自信和信念,可以為團隊注入力量,身體力行地帶領團隊克服困難走出困境;
第三,擁有強領導力的管理者可以依賴個人魅力、企業未來使命和愿景,吸引、感召一幫志同道合、有共同價值觀的人共度時艱,伙伴們因為其人格和言行一致,對其非常的信任。
第四,即使在困境下,擁有強領導力的管理者依然會利用各種手段和工具去激發團隊的動力、信心,提升團隊的敬業度和凝聚力,努力實現目標
第五,強領導力的團隊也會有很強的魄力,即使全員反對,也能承擔責任、力排眾議地踐行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而這源于內心的信念、強大的自信和對未來的判斷。
道阻且長,唯有積極應變
股神巴菲特在投資一家公司時,對公司管理層極為看重,他曾多次表示:“我們只愿意與我們喜歡并尊重的人一起工作。”對于許多專業人士來說,他們在買入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時,短期看估值,中期看業務,長期還是要看人。而成熟的投資者表示:做投資的時間越久,越會敬畏常識,越會看重企業成功的底層邏輯和基石——就是人。
在不確定性時代下,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也越來越復雜,如何“以不變應萬變”?唯有依靠善于積極應變的人。
對于一個民營企業來說, 企業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老板文化,老板是什么樣的人、擁有什么樣的三觀,就在決定企業未來的高度。
我們看到的俞敏洪和新東方,似乎一直是一個積極應變、行動力超強的團隊。董宇輝曾在直播中說道:“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坐在這里,憂心忡忡地想困難,‘想’只有困難,‘做’才有答案。不要猶豫,先起跑再調整呼吸,先起飛再調整姿勢。只有在走的過程中,你才能想清楚。”這一理念,與新東方現在所做的事、所呈現的業務狀態高度吻合。
稻盛和夫曾說:“每經歷一次痛苦,就完成了一次蛻變。”而新東方,能否找到自己的二次曲線,尚未可知,而其精神,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