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曠
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行業逐漸遷移至線上,企業運作也大都在線上進行,遠程辦公需求持續激增。在此背景下,不少協同辦公廠商均獲得了流量紅利,整個協同辦公行業發展也迎來了新高峰。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協同辦公市場規模達到264.2億元;預計2022-2023年將保持每年10%以上的增長率,2023年的市場規模將達330.1億元。
現如今,疫情已經常態化,協同辦公行業的流量紅利也逐漸褪去,但由于人們已經養成了線上辦公的習慣,協同辦公市場仍然具備可觀的增長空間。目前,不少協同辦公賽道的參與者在夯實自身競爭力的同時,也在積極進行商業化道路探索,整個協同辦公市場的競爭依舊焦灼。
大廠瞄準協同辦公
近些年來,發力協同辦公領域的玩家并不少,其中更是不乏一些大廠的身影,比如,阿里巴巴推出了釘釘、騰訊推出了企業微信、字節跳動推出了飛書、華為推出了WeLink等等。而這些大廠先后布局協同辦公領域,也并非毫無緣由。
一方面,C端業務承壓,發力B端業務迫在眉睫。隨著流量紅利逐漸見頂,企業獲客難度持續加大,不少以流量為發展驅動力的企業更是陷入了瓶頸。與此同時,受疫情等多方因素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速度加快,降本增效也成為了企業共同的訴求,B端需求日益旺盛。基于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發力B端業務,試圖通過挖掘B端市場來尋找新增長點,實現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受多方因素催化影響,協同辦公需求量與日俱增,巨頭入局也能從中受益。在2020年,受疫情影響,遠程線上辦公需求大幅度提升,互聯網巨頭們也以此為契機,紛紛布局協同辦公領域。盡管邁入后疫情時代,用戶逐漸恢復線下辦公,遠程辦公的需求量相較于之前有所回落,但用戶對協同辦公的接受度已經有所提高。
據《2021年在線協同辦公行業研究報告》顯示,在2021年1月-12月,行業MAU均值仍有3.47億的量級,行業滲透率保持在60%以上。由數據可知,用戶已經培養出了使用在線辦公協同軟件的習慣,整個協同辦公行業也并非僅僅是火熱一時,而是具備長期發展下去的可能。
除此之外,協同辦公觸及多個場景、多個場景,巨頭由協同辦公領域切入之后,也能夠順勢擴張。由于協同辦公能夠觸及各個行業、各個場景,同時還能夠為全員提供服務,因此協同辦公成為企業服務中最有能力聚集流量的地方。而巨頭們也深諳此道,紛紛通過做流量入口來實現快速擴張。另外,巨頭們還能夠以協同辦公為切入點,向其他企業服務領域拓展、延伸。
格局生變,同臺競技
隨著互聯網巨頭的入場,協同辦公市場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改變。目前來看,依照業務劃分,協同辦公市場可以分為綜合協同管理平臺、垂直協同辦公軟件廠商兩類玩家,其中綜合協同辦公管理平臺也形成了傳統OA廠商和互聯網廠商兩個陣營對壘的局面。
1、傳統OA廠商勝在深耕
以泛微、致遠互聯、藍凌等為代表的老牌辦公OA廠商,早早就進入了協同辦公領域,并在該領域持續深耕。得益于傳統OA廠商的持續深耕,其在技術實力、產品矩陣、系統功能完善程度、客戶資源積累、品牌影響力等方面都建立起了深厚的優勢,短時間內難以撼動。
以客戶資源為例,藍凌已經先后助力中信、萬科、小米、P&G等數萬家知名企業實現了智慧管理與高效辦公的工作變革;并且還與華為云、金山云等60多家廠商達成了戰略合作,累計服務3000+萬員工。
2、互聯網廠商優在流量、技術
相較于傳統OA廠商,新進入協同辦公領域的互聯網廠商在經驗積累方面稍遜一籌,但由于互聯網巨頭的C端產品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在知名度方面有一定優勢,因此較為容易獲得用戶青睞。此外,互聯網廠商多以工具為入口,能夠提供標準化服務,并且具備較高性價比。憑借標準化服務以及高性價比的優勢,互聯網大廠得以在協同辦公領域迅速站穩腳跟。
另外,互聯網廠商的技術優勢也助推了其在協同辦公領域的發展。協同辦公行業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而阿里、騰訊、字節在技術方面,尤其是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數字技術有著深厚的積累,這些技術優勢也能夠助推其協同辦公業務的發展。
總而言之,傳統OA廠商和互聯網廠商這兩類玩家各有優勢,致遠互聯和阿里釘釘兩個平臺在協同辦公領域的表現,就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致遠互聯精進不止
據悉,目前藍凌、致遠互聯和泛微等三家廠商居于OA市場前列,其他較小廠商分割剩余市場份額。不過,盡管泛微、致遠互聯、藍凌同為老牌企業辦公OA廠商,但由于產品架構以及經營理念等方面存在不同,不同品牌也形成了獨特的差異化發展路線,致遠互聯也不例外。
從技術層面來看,致遠互聯持續進行技術創新,以保持并擴大競爭優勢。深耕協同辦公領域已久的致遠互聯在技術方面有著很深的積累,不過致遠互聯仍在不斷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力度,以升級和完善核心技術,促進產品的迭代升級。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致遠互聯的研發投入金額為9691.32萬元,同比增長了36.59%,研發投入在營業收入中所占比例為22.90%。
從產品層面來看,致遠互聯不斷完善產品矩陣,以滿足不同企業的個性化辦公需求。在技術層面持續發力的致遠互聯也得到了正向反饋,其產品矩陣不斷豐富,服務用戶范圍也持續擴大。據了解,致遠互聯基于協同管理技術平臺V5研發了一系列標準產品,比如面向中大型及集團化企業/組織的A8、面向政府組織和事業單位的G6以及相應的信創產品和移動產品、面向中小企業/組織的A6及相應移動產品。
與此同時,致遠互聯還深入行業,為客戶提供行業解決方案,以便能夠全方位滿足客戶的協同管理需求。
從生態層面來看,致遠互聯積極“呼朋引伴”,持續構建完善生態體系。一方面,致遠互聯持續完善伙伴體系,提升自身的專業服務能力。據悉,目前致遠互聯已經擁有600多家活躍穩定的銷售伙伴,60多家城市專營銷售伙伴。另一方面,致遠互聯還進行協同產業生態布局,實現合作共贏。據了解,致遠互聯整合了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構建起了包括騰訊、華為、阿里、中國移動等在內的合作生態,進一步拓展其協同應用解決方案的廣度和深度。
釘釘成后起之秀
同傳統OA廠商相類似,盡管釘釘、企業微信以及飛書均有互聯網巨頭為靠山,但由于企業文化、產品側重點、目標客群各有不同,釘釘、企業微信、飛書等協同辦公產品也朝著不同的發展方向前進。其中釘釘憑著自身優勢,迅速在協同辦公領域開疆擴土,占據了一席之地。
一來,釘釘憑借著免費模式吸引了大批用戶,快速在協同辦公領域站穩腳跟。同傳統OA廠商相比,釘釘等新入局者在品牌影響力、服務經驗等多方面存在差距,但這些差距又無法在短時間內縮小,因此釘釘等新進入者便另辟蹊徑。事實上,受多方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的付費意愿并不算高,加之其對協同辦公軟件并無復雜需求,就更不愿意為之付費了。面對此情此情,釘釘等新進入者采取了免費模式,并憑借著該模式,迅速收獲了一批用戶的青睞。
受益于此,釘釘也快速打開了協同辦公市場,用戶數量持續走高。據Quest Mobile最新數據顯示,7月協同辦公APP MAU(月活躍用戶)保持高位,其中釘釘的月活躍用戶數為1.91億,排名第一。
二來,釘釘采取了軟硬件兩手抓,全方位滿足企業客戶的協同辦公需求。釘釘在升級、迭代軟件平臺的同時,還將目光瞄準了智能辦公硬件領域,并陸續推出了多款智能辦公硬件產品,比如,視頻會議一體機、智能指紋考勤機、智能人臉考勤機、智能辦公投影等。這些智能辦公硬件產品的推出,不僅擴大了釘釘的營收來源,還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好的辦公體驗。
三來,“云釘一體”戰略的落地推進,同樣助推了釘釘的持續發展。隨著“云釘一體”戰略的推進,釘釘與阿里云進行了深度融合,阿里能夠以釘釘為入口,向企業用戶輸出云服務,同樣釘釘也能借此機會接觸到更多大型企業,擴大客戶群體范圍。
小結
總的來說,無論是傳統OA廠商還是互聯網廠商都各有優劣,并且兩股勢力之間也并不是只有競爭,其中不少玩家已經開啟了合作模式。比如,騰訊企業微信已經和泛微網絡達成了合作,雙方將攜手打造內外協同的移動辦公平臺。
因此,盡管協同辦公領域參與者數量的增多會加劇行業競爭,但隨著參與者不斷夯實自身的實力,協同辦公產品也將得到不斷優化、升級,企業、個人也都將享受到更加優質的協同辦公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