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離開VC,今年我去投鋰礦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離開VC,今年我去投鋰礦

水漲船高,一個個新能源龍頭開始奔赴在搶礦的路上。

圖片來源:Unsplash-Tobias Kleeb

文|投資界PEdaily 張繼文

“驚險又刺激!”趙榮回憶最近一場鋰礦拍賣現場,依舊激動。

他原本是北京一家知名創投機構的投資總監,去年底跳槽到一家新能源產業資本,如今專門投資鋰礦。今年5月,他曾圍觀了一場天價鋰礦拍賣會。這場拍賣的標的是四川雅江縣斯諾威礦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斯諾威礦業)54.3%的股權,該公司掌握著四川省雅江縣德扯弄巴鋰礦、石英巖礦探礦權。

原計劃一天結束的拍賣活動,整整持續了6天5晚。5月21日凌晨,整場拍賣會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競買方從最初的7人陸續增加到了20人,加價幅度從一次5萬瞬間變成了千萬元乃至億元級別。最終,這場備受矚目的拍賣案以20億元的成交價塵埃落定,相比335萬元的起拍價上漲近600倍。

“以前在投資機構也會遇到爭搶項目的情況,但跟現在所見算是小巫見大巫。”不過趙榮依舊表示十分理解,如今碳酸鋰價格飆升,鋰資源已經成為了“兵家必爭”,比亞迪、寧德時代為代表等動力電池企業四處尋找鋰礦資源。水漲船高,一個個新能源龍頭開始奔赴在搶礦的路上。

VC/PE轉型投鋰礦,從南到北,他們跑遍全國

“自從開始投資鋰礦以后,我每天都要駐扎在礦山,皮膚都曬黑了好幾個度。”聊到最近的工作,張健開著玩笑說道。

張健曾就讀于國內某知名985院校,主修化學專業,畢業后進入到深圳一家電池廠工作。最近幾年,新能源投資升溫之后,專業對口的他意外地跳槽到一家老牌本土VC機構。憑借著過往的工作經驗優勢,他在新東家主導出手了幾個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項目。直至今年年初,他看到一家新能源巨頭下屬的產業投資平臺正在招聘鋰礦方向的投資人,便從深圳搬到了成都。

如今,已經入職數月的張健一改往日西裝革履,幾乎隔幾天就要穿著一身工裝跑到礦山去考察。其實,當時他決定跳槽之前也曾猶豫過,但他清楚地知道鋰礦資源搶手,而且四川礦產資源豐富。“我趁這個機會能回老家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鋰是重要能源金屬,存在形式主要分為鹵水鋰和硬巖鋰,其中鹵水鋰資源占比約為60%。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9》,我國鋰礦潛在資源量約1億噸,其中鹵水鋰約9250萬噸,占比高達91%。從地域來看,我國鋰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江西等地,四省查明資源儲量占全國的96%。

其中,我國60.5%的硬巖鋰礦集中分布在四川,特別是甘孜州和阿壩州,如位于亞洲最大的甲基卡偉晶巖型鋰輝石礦區的甲基卡鋰礦就位于甘孜州,平均品位約為1.4%;而亞洲最大單體鋰輝石礦李家溝鋰礦,平均品位為1.3%,則位于阿壩州西南部。

任職于華東一家股權投資機構的汪強,最新一條朋友圈定位卻是在青海,“上市公司急需收購鋰礦,不論規模大小,皆可探討。”事實上,青海省也是鋰資源大省,擁有著擁有全國約三分之二的鋰資源儲量。

目前,國內已開發的鋰鹽湖集中在青海和西藏,如察爾汗鹽湖、東臺吉乃爾鹽湖、西臺吉乃爾鹽湖、一里坪鹽湖、扎布耶鹽湖。其中,扎布耶鹽湖為全球優質鹽湖,鋰離子濃度高且鎂鋰比低,屬于少有的碳酸鹽型鹽湖。近幾年,我國地質科研人員在馬爾康-雅江-喀喇昆侖巨型鋰礦帶的青海省巴顏喀拉地區,發現印支期稀有金屬鋰、鈹和鎢、錫成礦相關的花崗巖-偉晶巖帶。這是青海地區首次發現此類型的礦床。

此外,江西宜春也因為鋰礦資源豐富而成為產業投資人熱門出差地。江西宜春坐擁全球最大的多金屬伴生鋰云母礦,被譽為“亞洲鋰都”。目前,宜春境內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鋰云母礦山“宜春鉭鈮礦”(414礦),資源量折合碳酸鋰當量達271.3萬噸,也是我國正在開采利用的主要鋰資源。

如今,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贛鋒鋰業、比亞迪等國內鋰電池龍頭企業皆已在當地布局。與此同時,VC/PE也聞風而來,開始跑到江西來看項目。

“得益于江西鋰礦以及稀土等資源優勢,不少電池公司紛紛在江西落戶。未來幾年,江西很有可能成為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產業集中地,僅僅電池產業鏈就已經蘊含著大量的投資機會。”王輝就職于北京一家投資機構,目前主要關注新能源賽道。

寧王比亞迪掃貨,爭搶新能源戰役的主動權

誰掌握了最上游的鋰礦資源,誰就牢牢握住了新能源汽車大潮的門票。于是這樣的一幕出現了:當VC/PE瘋狂搶電池時,有實力的電池大廠卻在瘋狂投鋰礦。

今年6月,比亞迪在非洲覓得6座鋰礦礦山,可滿足自身未來十余年電池需求,目前均已達成收購意向。據悉,比亞迪內部測算,在6座鋰礦中,氧化鋰品位2.5%的礦石量達到了2500萬噸以上,折算為碳酸鋰可達100萬噸。對于這一消息,比亞迪曾給出了一個官方回復:“不予置評。”

其實,比亞迪買礦已經不是秘密。早在2010年,比亞迪就參股了中國最大的鹽湖鋰礦扎布耶鹽湖,投資了西藏扎布耶鋰業18%股份;2017年,比亞迪公告稱,其研發突破了鹽湖提鋰技術,并基于此與鹽湖股份合資開發青海鹽湖鋰資源,擬建設3萬噸碳酸鋰項目。今年5月,鹽湖股份披露,鹽湖比亞迪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在對提鋰技術進行中試,待中試效果驗證后,雙方協商項目啟動事宜。

2021年,比亞迪與四川路橋與能投集團控股上市公司川能動力及馬邊彝族自治縣禾豐國有資產有限公司共同設立了蜀能礦產,計劃綜合開發馬邊縣磷礦資源及磷酸鐵鋰項目。蜀能礦產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綜合開發馬邊縣老河壩磷礦資源及磷酸鐵鋰項目。目前,蜀能礦產正積極推進馬邊縣老河壩磷礦的探轉采工作和磷酸鐵鋰項目的建設;其中,蜀能礦產擁有的馬邊縣老河壩磷礦已探明磷礦石資源量為3,721.9萬噸。

到了今年,搶礦一幕愈演愈烈。

今年年初,比亞迪曾通過旗下子公司——比亞迪智利分公司成功中標智利礦業部的鋰礦開采合同,但后因智利法院考慮到招標方案存在爭議,故暫停當地政府此前剛宣布的鋰礦開采招標和授權;3月,比亞迪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盛新鋰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定向發行股票的方式,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雙方將在鋰產品領域開展以下長期合作。據悉,盛新鋰能主營業務涵蓋鋰礦采選、鋰鹽和金屬鋰等。

無獨有偶,財大氣粗的寧德時代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掃貨礦企。從2018年至今,寧王先后投資參股了北美鎳業North American Nickel Inc、北美鋰業North American Lithium lnc、澳大利亞鋰礦企業 Pilbara Minerals 公司、非洲剛果(金)的鋰礦項目Manono等。從銅、鈷、鋰、鎳等礦石資源,再到鋰鹽材料到正極材料等電池材料,寧德時代幾乎投了個遍。

有趣的是,國內新能源巨頭還在海外掀起一波“搶礦大戰”。2021年7月,贛鋒鋰業通過子公司贛鋒國際對鋰礦項目——千禧鋰業發起了要約收購,當時商定的收購價格不超過3.53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8.37億元)。不曾想,寧德時代半路殺出,報價3.768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9.44億元)的價格要約收購千禧鋰業,比贛鋒鋰業高一點。耗時4個月,最終贛鋒鋰業以4億美元拿下了鋰礦項目,寧德時代拿著1000萬美元違約金離場。

千禧鋰業如此搶手的原因是,它在阿根廷擁有2處世界級鋰鹽湖項目,一是位于阿根廷Salta省的Pastos Grandes鋰鹽湖項目;二是位于阿根廷Jujuy省的Cauchari East鋰鹽湖項目,擁有約412萬噸的碳酸鋰當量。其中,Pastos Grandes鋰鹽湖項目已規劃每年2.4萬噸碳酸鋰產能,但該項目仍在建設中。

總部位于江西新余,贛鋒鋰業被業界稱為“囤礦狂魔”,今年以來已經進行了4次大規模收購,收購資金高達42億元。今年6月,贛鋒鋰業再度融資48.54億港元,計劃繼續購買礦石、鹵水、鋰黏土等鋰資源。目前,贛鋒鋰業的礦產分布遍及澳大利亞、阿根廷、墨西哥、愛爾蘭等地。

這一切或許是一個開始。

目睹寧德時代比亞迪搶礦大戰,VC/PE機構也不是沒有心動過,“寧德時代這樣的產業資本具有一定的的風向標,但單純財務投資機構想投這些原料企業風險還是很高,一是超出認知范圍,二是每一筆投資金額太大。”北京一家知名VC機構投資人坦言,不同于原材料,今年投資團隊反而將更多精力放在了新材料賽道。

新能源火了,誰最賺錢?

今年新能源圈內最火的話題莫過于:新能源產業鏈,到底誰為誰打工?

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開幕式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說,動力電池占整車成本40%-60%,而且還在不斷漲價,“那我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隨后,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也在另一個公開演講中側面回應:“平常也遇到客戶對我們的抱怨,說整車廠不是很賺錢,你們電池廠是不是把利潤都拿走了?我們公司今年雖然還沒虧本,但是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邊緣掙扎,非常痛苦。利潤往哪兒走,大家也可以想象。”

但這并非接口,電池廠商確實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寧德時代財報顯示,近三年及2022年一季度,寧德時代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9.06%、27.76%、26.28%和14.48%,逐年下降。而原材料價格上漲是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

那么,究竟誰最賺錢?從比亞迪、寧德時代瘋狂買礦的舉動來看,答案不言而喻。

鋰電產業鏈具體為:鋰礦企業-鋰鹽加工企業-正極材料企業-電池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從去年開始,電池原材料價格漲勢驚人。以關鍵電池原材料碳酸鋰為例,上海鋼聯數據顯示,9月2日電池級碳酸鋰上漲3900元/噸,均價達49.74萬元/噸,逼近50萬元關口;另據隆眾資訊數據,市場零單高價已經在50.5萬元/噸左右,有往51萬元/噸靠攏的跡象。

而鋰是動力電池的核心金屬元素,不管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亦或是未來的固態電池,都離不開鋰。因此,鋰礦便成為了最為稀缺的礦產資源。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鋰電池之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曾經警告:“鋰資源的重要性不亞于石油等戰略性資源,一旦鋰資源開采出現瓶頸,可能會跟石油一樣成為戰爭的導火索。”如果說在燃油車時代,石油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那鋰就相當于新能源時代的“石油”。

眼下,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引來中下游企業怨聲載道,卻讓上游鋰礦企業賺得缽滿盆滿。作為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國內最大的鋰化合物供應商贛鋒鋰業,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44億元,同比增長255.38%,凈利潤72.54億元,同比增長412.02%。

另一家原材料企業天齊鋰業,2022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42.96億元,同比增長508.05%;歸母凈利潤103.28億元,同比增長11937.16%。其中,鋰礦貢獻收入44.66億元,同比增長417.70%,占營收比重為31.24%。

正如國內一位專注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人所說,車企給電池企業打工,電池企業給材料企業打工,材料企業給礦主打工。“如果電池廠乃至車企只有加工制造環節,沒有上游鋰礦資源,供應鏈會被受牽制,進而影響公司利潤空間。”

這是一幅轟轟烈烈的畫面:當利潤空間被大幅擠壓后,電池廠、車企、礦企、鋰鹽廠、材料廠不得不想方設法掌握鋰礦的控制權,前赴后繼地加入搶礦大戰。

文中趙榮、張健、汪強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離開VC,今年我去投鋰礦

水漲船高,一個個新能源龍頭開始奔赴在搶礦的路上。

圖片來源:Unsplash-Tobias Kleeb

文|投資界PEdaily 張繼文

“驚險又刺激!”趙榮回憶最近一場鋰礦拍賣現場,依舊激動。

他原本是北京一家知名創投機構的投資總監,去年底跳槽到一家新能源產業資本,如今專門投資鋰礦。今年5月,他曾圍觀了一場天價鋰礦拍賣會。這場拍賣的標的是四川雅江縣斯諾威礦業發展有限公司(簡稱斯諾威礦業)54.3%的股權,該公司掌握著四川省雅江縣德扯弄巴鋰礦、石英巖礦探礦權。

原計劃一天結束的拍賣活動,整整持續了6天5晚。5月21日凌晨,整場拍賣會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競買方從最初的7人陸續增加到了20人,加價幅度從一次5萬瞬間變成了千萬元乃至億元級別。最終,這場備受矚目的拍賣案以20億元的成交價塵埃落定,相比335萬元的起拍價上漲近600倍。

“以前在投資機構也會遇到爭搶項目的情況,但跟現在所見算是小巫見大巫。”不過趙榮依舊表示十分理解,如今碳酸鋰價格飆升,鋰資源已經成為了“兵家必爭”,比亞迪、寧德時代為代表等動力電池企業四處尋找鋰礦資源。水漲船高,一個個新能源龍頭開始奔赴在搶礦的路上。

VC/PE轉型投鋰礦,從南到北,他們跑遍全國

“自從開始投資鋰礦以后,我每天都要駐扎在礦山,皮膚都曬黑了好幾個度。”聊到最近的工作,張健開著玩笑說道。

張健曾就讀于國內某知名985院校,主修化學專業,畢業后進入到深圳一家電池廠工作。最近幾年,新能源投資升溫之后,專業對口的他意外地跳槽到一家老牌本土VC機構。憑借著過往的工作經驗優勢,他在新東家主導出手了幾個新能源電池產業鏈項目。直至今年年初,他看到一家新能源巨頭下屬的產業投資平臺正在招聘鋰礦方向的投資人,便從深圳搬到了成都。

如今,已經入職數月的張健一改往日西裝革履,幾乎隔幾天就要穿著一身工裝跑到礦山去考察。其實,當時他決定跳槽之前也曾猶豫過,但他清楚地知道鋰礦資源搶手,而且四川礦產資源豐富。“我趁這個機會能回老家發展,何樂而不為呢。”

這里需要說明一下,鋰是重要能源金屬,存在形式主要分為鹵水鋰和硬巖鋰,其中鹵水鋰資源占比約為60%。根據自然資源部發布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19》,我國鋰礦潛在資源量約1億噸,其中鹵水鋰約9250萬噸,占比高達91%。從地域來看,我國鋰資源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四川、江西等地,四省查明資源儲量占全國的96%。

其中,我國60.5%的硬巖鋰礦集中分布在四川,特別是甘孜州和阿壩州,如位于亞洲最大的甲基卡偉晶巖型鋰輝石礦區的甲基卡鋰礦就位于甘孜州,平均品位約為1.4%;而亞洲最大單體鋰輝石礦李家溝鋰礦,平均品位為1.3%,則位于阿壩州西南部。

任職于華東一家股權投資機構的汪強,最新一條朋友圈定位卻是在青海,“上市公司急需收購鋰礦,不論規模大小,皆可探討。”事實上,青海省也是鋰資源大省,擁有著擁有全國約三分之二的鋰資源儲量。

目前,國內已開發的鋰鹽湖集中在青海和西藏,如察爾汗鹽湖、東臺吉乃爾鹽湖、西臺吉乃爾鹽湖、一里坪鹽湖、扎布耶鹽湖。其中,扎布耶鹽湖為全球優質鹽湖,鋰離子濃度高且鎂鋰比低,屬于少有的碳酸鹽型鹽湖。近幾年,我國地質科研人員在馬爾康-雅江-喀喇昆侖巨型鋰礦帶的青海省巴顏喀拉地區,發現印支期稀有金屬鋰、鈹和鎢、錫成礦相關的花崗巖-偉晶巖帶。這是青海地區首次發現此類型的礦床。

此外,江西宜春也因為鋰礦資源豐富而成為產業投資人熱門出差地。江西宜春坐擁全球最大的多金屬伴生鋰云母礦,被譽為“亞洲鋰都”。目前,宜春境內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鋰云母礦山“宜春鉭鈮礦”(414礦),資源量折合碳酸鋰當量達271.3萬噸,也是我國正在開采利用的主要鋰資源。

如今,寧德時代、國軒高科、贛鋒鋰業、比亞迪等國內鋰電池龍頭企業皆已在當地布局。與此同時,VC/PE也聞風而來,開始跑到江西來看項目。

“得益于江西鋰礦以及稀土等資源優勢,不少電池公司紛紛在江西落戶。未來幾年,江西很有可能成為新能源行業的重要產業集中地,僅僅電池產業鏈就已經蘊含著大量的投資機會。”王輝就職于北京一家投資機構,目前主要關注新能源賽道。

寧王比亞迪掃貨,爭搶新能源戰役的主動權

誰掌握了最上游的鋰礦資源,誰就牢牢握住了新能源汽車大潮的門票。于是這樣的一幕出現了:當VC/PE瘋狂搶電池時,有實力的電池大廠卻在瘋狂投鋰礦。

今年6月,比亞迪在非洲覓得6座鋰礦礦山,可滿足自身未來十余年電池需求,目前均已達成收購意向。據悉,比亞迪內部測算,在6座鋰礦中,氧化鋰品位2.5%的礦石量達到了2500萬噸以上,折算為碳酸鋰可達100萬噸。對于這一消息,比亞迪曾給出了一個官方回復:“不予置評。”

其實,比亞迪買礦已經不是秘密。早在2010年,比亞迪就參股了中國最大的鹽湖鋰礦扎布耶鹽湖,投資了西藏扎布耶鋰業18%股份;2017年,比亞迪公告稱,其研發突破了鹽湖提鋰技術,并基于此與鹽湖股份合資開發青海鹽湖鋰資源,擬建設3萬噸碳酸鋰項目。今年5月,鹽湖股份披露,鹽湖比亞迪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正在對提鋰技術進行中試,待中試效果驗證后,雙方協商項目啟動事宜。

2021年,比亞迪與四川路橋與能投集團控股上市公司川能動力及馬邊彝族自治縣禾豐國有資產有限公司共同設立了蜀能礦產,計劃綜合開發馬邊縣磷礦資源及磷酸鐵鋰項目。蜀能礦產設立的目的,是為了綜合開發馬邊縣老河壩磷礦資源及磷酸鐵鋰項目。目前,蜀能礦產正積極推進馬邊縣老河壩磷礦的探轉采工作和磷酸鐵鋰項目的建設;其中,蜀能礦產擁有的馬邊縣老河壩磷礦已探明磷礦石資源量為3,721.9萬噸。

到了今年,搶礦一幕愈演愈烈。

今年年初,比亞迪曾通過旗下子公司——比亞迪智利分公司成功中標智利礦業部的鋰礦開采合同,但后因智利法院考慮到招標方案存在爭議,故暫停當地政府此前剛宣布的鋰礦開采招標和授權;3月,比亞迪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盛新鋰能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定向發行股票的方式,引入比亞迪作為戰略投資者,雙方將在鋰產品領域開展以下長期合作。據悉,盛新鋰能主營業務涵蓋鋰礦采選、鋰鹽和金屬鋰等。

無獨有偶,財大氣粗的寧德時代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掃貨礦企。從2018年至今,寧王先后投資參股了北美鎳業North American Nickel Inc、北美鋰業North American Lithium lnc、澳大利亞鋰礦企業 Pilbara Minerals 公司、非洲剛果(金)的鋰礦項目Manono等。從銅、鈷、鋰、鎳等礦石資源,再到鋰鹽材料到正極材料等電池材料,寧德時代幾乎投了個遍。

有趣的是,國內新能源巨頭還在海外掀起一波“搶礦大戰”。2021年7月,贛鋒鋰業通過子公司贛鋒國際對鋰礦項目——千禧鋰業發起了要約收購,當時商定的收購價格不超過3.53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8.37億元)。不曾想,寧德時代半路殺出,報價3.768億加元(約合人民幣19.44億元)的價格要約收購千禧鋰業,比贛鋒鋰業高一點。耗時4個月,最終贛鋒鋰業以4億美元拿下了鋰礦項目,寧德時代拿著1000萬美元違約金離場。

千禧鋰業如此搶手的原因是,它在阿根廷擁有2處世界級鋰鹽湖項目,一是位于阿根廷Salta省的Pastos Grandes鋰鹽湖項目;二是位于阿根廷Jujuy省的Cauchari East鋰鹽湖項目,擁有約412萬噸的碳酸鋰當量。其中,Pastos Grandes鋰鹽湖項目已規劃每年2.4萬噸碳酸鋰產能,但該項目仍在建設中。

總部位于江西新余,贛鋒鋰業被業界稱為“囤礦狂魔”,今年以來已經進行了4次大規模收購,收購資金高達42億元。今年6月,贛鋒鋰業再度融資48.54億港元,計劃繼續購買礦石、鹵水、鋰黏土等鋰資源。目前,贛鋒鋰業的礦產分布遍及澳大利亞、阿根廷、墨西哥、愛爾蘭等地。

這一切或許是一個開始。

目睹寧德時代比亞迪搶礦大戰,VC/PE機構也不是沒有心動過,“寧德時代這樣的產業資本具有一定的的風向標,但單純財務投資機構想投這些原料企業風險還是很高,一是超出認知范圍,二是每一筆投資金額太大。”北京一家知名VC機構投資人坦言,不同于原材料,今年投資團隊反而將更多精力放在了新材料賽道。

新能源火了,誰最賺錢?

今年新能源圈內最火的話題莫過于:新能源產業鏈,到底誰為誰打工?

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開幕式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曾說,動力電池占整車成本40%-60%,而且還在不斷漲價,“那我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隨后,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也在另一個公開演講中側面回應:“平常也遇到客戶對我們的抱怨,說整車廠不是很賺錢,你們電池廠是不是把利潤都拿走了?我們公司今年雖然還沒虧本,但是基本上在稍有盈利的邊緣掙扎,非常痛苦。利潤往哪兒走,大家也可以想象。”

但這并非接口,電池廠商確實也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窘境。寧德時代財報顯示,近三年及2022年一季度,寧德時代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9.06%、27.76%、26.28%和14.48%,逐年下降。而原材料價格上漲是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大幅下滑的主要因素。

那么,究竟誰最賺錢?從比亞迪、寧德時代瘋狂買礦的舉動來看,答案不言而喻。

鋰電產業鏈具體為:鋰礦企業-鋰鹽加工企業-正極材料企業-電池企業-新能源汽車企業。從去年開始,電池原材料價格漲勢驚人。以關鍵電池原材料碳酸鋰為例,上海鋼聯數據顯示,9月2日電池級碳酸鋰上漲3900元/噸,均價達49.74萬元/噸,逼近50萬元關口;另據隆眾資訊數據,市場零單高價已經在50.5萬元/噸左右,有往51萬元/噸靠攏的跡象。

而鋰是動力電池的核心金屬元素,不管是三元鋰電池,還是磷酸鐵鋰電池,亦或是未來的固態電池,都離不開鋰。因此,鋰礦便成為了最為稀缺的礦產資源。

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鋰電池之父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曾經警告:“鋰資源的重要性不亞于石油等戰略性資源,一旦鋰資源開采出現瓶頸,可能會跟石油一樣成為戰爭的導火索。”如果說在燃油車時代,石油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那鋰就相當于新能源時代的“石油”。

眼下,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引來中下游企業怨聲載道,卻讓上游鋰礦企業賺得缽滿盆滿。作為全球最大的金屬鋰生產商、國內最大的鋰化合物供應商贛鋒鋰業,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4.44億元,同比增長255.38%,凈利潤72.54億元,同比增長412.02%。

另一家原材料企業天齊鋰業,2022年半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為142.96億元,同比增長508.05%;歸母凈利潤103.28億元,同比增長11937.16%。其中,鋰礦貢獻收入44.66億元,同比增長417.70%,占營收比重為31.24%。

正如國內一位專注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人所說,車企給電池企業打工,電池企業給材料企業打工,材料企業給礦主打工。“如果電池廠乃至車企只有加工制造環節,沒有上游鋰礦資源,供應鏈會被受牽制,進而影響公司利潤空間。”

這是一幅轟轟烈烈的畫面:當利潤空間被大幅擠壓后,電池廠、車企、礦企、鋰鹽廠、材料廠不得不想方設法掌握鋰礦的控制權,前赴后繼地加入搶礦大戰。

文中趙榮、張健、汪強為化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新县| 永登县| 雷山县| 成安县| 盐津县| 都匀市| 喀喇| 遂昌县| 永清县| 揭东县| 独山县| 穆棱市| 合川市| 行唐县| 兴化市| 丰都县| 海口市| 金秀| 开化县| 射洪县| 扶绥县| 宁乡县| 巴青县| 高雄县| 抚顺县| 五常市| 南昌市| 舞阳县| 阆中市| 高青县| 犍为县| 上饶市| 长沙市| 祁阳县| 曲靖市| 西平县| 宜昌市| 慈利县| 夏邑县| 洛宁县|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