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氪新消費 沐九九
編輯|黃曉軍
K12教育因“雙減”落下神壇,學習機這類教育智能硬件迎來風口。
中研產業研究院公布的《2021-2026年學習機行業風險投資態勢及投融資策略指引報告》顯示,2021-2025年我國學習機市場將會以每年15%的增長率穩步增長,到2025E將會達到875萬臺,同比2020年增長達一倍。
僅今年以來,先后有科大訊飛AI學習機半年銷售額增長超101%,老牌兒童硬件品牌讀書郎港交所上市。
但備受看好的學習機市場,能撐起家長們的希望嗎?
01 數次更迭,教育硬件從未止步
學習機從最開始出現,就充滿了商家的“套路”。
盡管早在1986年國內就已經擁有了首部學習機“中華學習機”,但在當時人均工資只有幾十塊的年代,超500元的高價已經足夠讓家長望而止步。直到幾年后,小霸王第一代學習機SB-218問世,才將學習機帶進千家萬戶。
1991年,段永平所在的小霸王電子工業公司研制出小霸王D25。但此時的小霸王D25,只是讓孩子著迷、家長頭疼的游戲機,并不能讓后者主動為其買單。
為此,1993年,段永平在繼承小霸王D25游戲機已有的游戲功能上,推出小霸王第一代學習機SB-218。SB-218學習機不僅配備了鍵盤和學習卡帶,在功能上大力凸顯三天學會打字的學習功能,且價格也比之前的中華學習機便宜200多元。
打著學習的旗號,小霸王很快說服了家長。趁熱打鐵,第二年,小霸王又推出二代學習機SB-486,并請來成龍打廣告,一時聲名鵲起。
當年,小霸王產值高達4億元,一年后翻倍到10個億。
但風頭正盛的小霸王很快就陷入“電腦學習機實則是游戲機”的爭議。此后幾年小霸王業績大降,在1998年年銷售額不及巔峰時期1/10。
此時的段永平也從小霸王辭職,成立了新公司—步步高,盯上了復讀機的蛋糕。
在當時國內英語學習的熱潮下,復讀機迎來爆發式增長。
2002年,國內復讀機銷量突破1000萬臺,全國生產復讀機的廠商超200家,品牌有100多個。競爭者眾多,導致整個復讀機市場很快就陷入價格戰,不斷壓價出售。
正是此時,段永平開始將步步高向點讀機和家教機轉型。此后,市場又陸續刮起了點讀機和電子辭典風潮,但最終都不可避免的走向品牌入局逐利和價格戰階段。
直至2010年,蘋果推出ipad,不僅便捷輕巧,且功能強大,綜合了復讀機、點讀筆等多種功能。同時,考慮主要用于教育用途,平板又衍生出學生平板,即減少娛樂應用,增強學習功能,并因此擠掉傳統競爭對手,成為家長的新寵。
尤其是疫情下,平板迎來了新一輪的爆發。IDC數據顯示,2020年Q2,學生平板出貨量達到63萬臺,同比增長29.9%,遠高于增長17.7%的普通平板。
從學習機、復讀機到點讀筆、平板,盡管教育智能硬件發生了數次更替,但在市場面前,雞娃的家長們始終有是否選擇的權力。
然而在今天,家長們在雞娃的硬件上越來越被動了。
02 雞娃迫切,學習機市場高漲
突如其來的疫情和“雙減”政策,讓教育硬件變得迫切。
尤其是”雙減“政策落地,校外培訓班停辦,家長輔導學生功課的壓力劇增,連帶著教育硬件成為了剛需品。
僅去年618,科大訊飛AI學習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高達706%。同時,網易有道去年學習產品的凈收入達到24.41億,占比60.80%。
這僅是市場一角,事實上,面對教育智能硬件這個大面包,字節、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加碼入局,搶占灘地:
2020年10月,字節跳動旗下的大力教育發布了一款智能教育硬件產品——大力智能作業燈;
2021年3月,騰訊推出 “AILA智能作業燈”,百度旗下小度科技發布小度智能學習平板;
2021年4月,騰訊推出基于Linux系統深度定制的智能教育電腦;
2021年618期間,阿里發布40余款教育智能硬件產品,并推出首款家庭學習智慧屏產品天貓精靈E1;
2021年7月,科大訊飛發布AI學習機T10高端旗艦新品;
……
與此同時,新東方、猿輔導和作業幫等平臺,也在積極尋求轉型,嘗試推出智能教育硬件。
從平板到作業燈等,智能教育硬件類型已日趨多樣化,但家長們卻越來越失去選擇主動權了。
AI財經社曾報道,部分學校會集體采購學習機,在免費發放學生使用三年后予以收回,期間如果有損壞則照價賠償。同時也有不少學生表示,學校會以分班等名義強制要求購買學習機。
去年,中國政府網就報道稱,貴州黔南荔波第二中學強制家長購買一種學習機,不僅一年前售價2000多元的平板電腦,一年后被學校賣到4000多元,且每學期還要額外繳納500元的服務費,1700多名學生共繳費430多萬元。
教育部也注意到這一現象,并予以禁止。今年3月初,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談及通過智慧課堂、指揮作業等途徑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相關問題時強調,堅決禁止強制要求家長和學生購買終端設備和數字服務,防止增加群眾的經濟負擔。
但事實是,多數情況下,即使沒有學校強制要求,雞娃的家長們也奔走在購買教育智能硬件的路上。但被看好的教育智能硬件,真的能成為家長們的寄托嗎?
03 AI學習機將走向何處?
目前,國內學習機市場正走向兩個極端:一方面是品牌正在重走之前復讀機、點讀機的老路,開始陷入價格戰;另一方面則是品牌方不斷試探價格天花板,產品價格貴得離譜。整個市場學習機價格區間在1000元~10000元不等,兩級分化嚴重。
但無論價格高低,品牌們都在致力于凸顯各自產品所具備的AI自適應學習功能。
早前學習機已經經過了“電子教輔”平板、“網課學習”平板兩個階段,如今正步入AI智能階段。所謂的AI智能,即學習機能夠通過圖像語音識別、智能評價、知識圖譜等技術給學生提供精準輔導,實現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
AI學習機勢頭猛烈,目前不乏廠商推出各自的AI學習機。但由于發展速度較快,AI學習機行業標準尚未建立,加上入局者多且雜,整個AI學習機市場陷入混亂的局面。甚至不乏部分品牌為牟利,將產品名稱和賣點強貼AI標簽,擾亂市場秩序,讓家長難以購買到一臺真正的AI學習機。
除此之外,學習機始終受到“低配高價”和“學習內容限制”的質疑。
事實上,市面上不乏知名品牌的學習機出現質不配價的問題,售價高達四五千元,搭載的只是高通、聯發科等研發的中端性能芯片。例如,讀書郎售價超5000元的旗艦機型C30,搭載的卻是高通在幾年前發布的驍龍835處理器,而價格卻比更高配置的學習機貴一半左右。
同時,學習機提供的內容也廣受詬病。此前就有家長反應,部分學習機雖然號稱配備全學段全版本教材,但實際上一年級語文第一課的電子內容的難度遠遠超過教材。學生難以跟進學習。
此外,盡管現在學習機內容更新快,商家基本承諾小學購買的學習機能使用到高中,但仍有部分品牌存在內容更新。一般而言,消費者需要按照自身需求將產品送到某指定地進行內容更新,但由于年限太長,不乏出現內容難以更新或更新內容不足等問題,迫于無奈,家長只能重新購買相應的學習機。
的確如此,由于風口來得快且急,AI學習機行業目前處于無序的狀態,想要把它從混亂的狀態中調整過來,顯然還需要一些時間。
但不可否認,在教培市場跌落的影響下,教育智能硬件在未來仍存在優勢和風口,而AI技術或許將成為品牌戰的主戰場。
參考資料:
《網課時代,還記得電子詞典嗎?中國教育硬件30年》
《巨頭紛紛入場:學習機接棒千億教培市場?》
《科技巨頭賣學習機,一年收入6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