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國內首個民營資本參股的核電項目2號機組常規島主體工程開工。
界面新聞自中國廣核集團(下稱中廣核)獲悉,9月2日5時8分,中廣核浙江三澳核電項目2號機組完成汽機筏基混凝土澆筑,歷時44小時共澆筑混凝土5172立方,標志著該機組常規島土建全面具備施工條件。
常規島是核電裝置中汽輪發電機組及其配套設施和它們所在廠房的總稱,主要功能是將核島產生的蒸汽熱能轉換成汽輪機的機械能,再通過發電機轉變成電能。
2021年12月30日,2號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該機組是浙江省“十四五”期間開工建設的首臺核電機組,投產后將為長三角地區輸送清潔能源。
中廣核稱,三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的工程設計基本完成,設備采購完成95%,工程建設進入高峰期。
浙江三澳核電項目位于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霞關鎮三澳村,首次吸收了民營資本參股。
該項目由中廣核、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浙能電力,600023.SH)、溫州市核能發展有限公司、蒼南縣海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和運營。
三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六臺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機組,單機組容量120萬千瓦,總投資約1200億元,分期實施。
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是由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核集團和中廣核,合作研發設計的先進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被稱為“中國自主研發的三代核電技術路線”。
除三澳核電項目一期工程1、2號機組外,中廣核目前旗下已開工建設的“華龍一號”的項目,還包括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廣東太平嶺核電1、2號機組。
2007年,三澳核電啟動廠址踏勘;2015年5月,國家能源局批復同意項目開展廠址保護及相關論證工作。
2020年9月2日,中國重啟核電審批,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項目一期工程1、2號機組,將建設兩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裝機容量分別為120萬千瓦,屬于國家 “十三五”開工重大項目。
2020年12月30日,國家核安全局頒發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1、2號機組建造許可證。
當年12月31日,1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建設工期為60個月,預計2025年12月投產,2號機組與1號機組開工間隔10個月。今年5月17日,1號機組核島安裝工程開工。
該項目六臺機組全部商運后,年發電量將達到525億千瓦時,相當于三峽水電站2021年全年發電量的一半,超過2020年溫州市全年用電量。
目前,中廣核控股的在建核電機組達六臺,裝機容量718萬千瓦;在運核電機組26臺,裝機容量2938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