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席菁華
迎峰度夏用煤旺季步入收尾階段,但煤價結束此前反季節下跌行情,出現翹尾增長。
界面新聞自一位港口動力煤分析人士處獲悉,9月1日,秦皇島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市場報價1270-1330元/噸,較一月前上漲約100元/噸,漲幅8.55%;較去年同期約上浮120元/噸,漲幅10.43%。
這一價格高出限價區間。國家發改委此前明確,自5月1日起,秦皇島港5500大卡下水煤現貨價格不得超過1155元/噸。
國家統計局8月2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中旬全國各煤種價格均呈上漲走勢,無煙煤價格為1577.1元/噸,較上期上漲7.5%;普通混煤價格908.3元/噸,漲幅0.9%;山西大混(5000大卡)價格1013.3元/噸,漲幅13.3%。
這主要因為南方多地出現長時間極端天氣,社會用電負荷高位,電力供應緊張,水電出力不足使得各地保供壓力增大,煤電機組滿負荷運行,電煤需求旺盛。8月中下旬,港口、電廠消庫狀態持續性強于市場預期。
以今夏缺電情況最為嚴峻的四川省為例,據《四川日報》,四川最大火力發電廠四川廣安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今年夏天耗煤量超去年同期3倍。
同時,煤炭主產區頻繁強降雨、安全生產檢查、疫情防控等因素導致礦區停工,對產能和煤炭調入量形成制約,煤炭市場高卡煤供應量不足,貿易商采購難度加大。
8月中旬,鄂爾多斯市遭遇強降水天氣。Mysteel動力煤礦山數據顯示,降雨范圍共涉及煤炭產能8.1億噸,多家煤礦開工階段性受阻。
由于此前采取了煤炭保供措施,電廠、周邊場地和接卸港、儲煤基地提前囤煤,終端庫存去化并不明顯。
界面新聞獲悉,目前全國統調電廠和重點電廠電煤庫存較上月小幅下滑,但庫存可用天數均處于安全水平。
8月24日,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8月以來,全國統調電廠存煤超1.7億噸,同比增加8000萬噸,漲幅88.89%,保持歷史高位;環渤海港口存煤超2500萬噸,同比增加500萬噸,漲幅25%。
界面新聞獲悉,日前全國統調電廠、重點電廠、沿海八省主要電廠存煤可用天數分別達23天、15.6天和13.6天。
隨著高溫天氣結束,下游電廠日耗拐點已現,電煤發電需求將受到抑制。
近期,西北地區東部、華北、東北地區中北部等多地出現降雨過程,國內高溫天氣范圍減小,強度減弱。
秦皇島煤炭網認為,在降雨和疫情的不可抗力因素消除后,煤炭供應將恢復高位水平,供需格局向寬松狀態轉變,預計9月起煤炭市場將逐步呈現高供應低需求狀態,煤價下行壓力將逐漸顯現。
CCTD中國煤炭市場網分析,電煤終端采購將由熱轉冷,沿海長協供煤有一定保障,終端庫存去化偏緩,后續對高卡煤的需求也將減緩。
但煤價仍有支持因素。截至8月26日,廣東、福建、江蘇、浙江、山東和上海電廠負荷率仍處于同期歷史最高水平,終端煤炭消耗仍處于高位。
同時,9月產地安全檢查趨嚴,陜西從9月1日起開展礦山安全標準抽查。10月初,大秦線將進行為期約16天的秋季檢修,將拉低煤炭集港水平,電廠提前備貨補庫需求仍存,民用煤提前進入冬儲階段,煤價淡季時間將較往年有所縮減。
非電煤產業的剛性需求,也對煤炭成交價格形成支撐。
有不愿具名的煤炭分析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隨著用電緊張緩解,以及“金九銀十”到來,工業企業從錯峰生產的低迷狀態轉向開工旺季,下游鋼鐵、化工、建材用煤需求筑底預期好轉,工業耗煤和工業用電將提升。
中信期貨分析,整體看,9月煤炭供需緊張局勢將有緩解,煤價震蕩尋底,但下行空間有限,四季度煤價仍有上行空間。
長期看,煤炭價格將趨穩。去冬今春的煤炭保供政策,已延長至2023年3月底。國家能源局提出,確保全國日均產量達到1200萬噸以上,爭取1250萬噸以上。
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核準了九個煤礦項目、新增產能3770萬噸/年,調整建設規模增加產能900萬噸/年,推動進入聯合試運轉試生產煤礦產能約7000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