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國經濟前景惡化,以及政治不確定性加劇,英鎊對美元匯率創下自脫歐公投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
8月英鎊累計下跌4.5%至1.16美元,為2016年10月以來的最大單月跌幅。進入9月后跌勢繼續。與此同時,8月英鎊對歐元匯率也下跌了近3%。
在貨幣大幅下跌的同時,英國的債券資產也遭到了拋售。8月一項追蹤英國政府和企業債的彭博指數下跌逾6%,其表現遠不如德國、法國等其它歐洲國家。拋售潮使得“金邊債券”(英國政府發行的公債券)市場上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了逾0.9個百分點,為至少1989年以來最大漲幅。債券價格與收益率呈反向波動。
股市方面,集中了英國中型上市公司的富時250指數8月累跌5.5%。相比在國際上受到更多關注的富時100指數公司,這些企業被認為對本國經濟前景更加敏感。
英國央行上月初預計,英國經濟將從四季度開始衰退,衰退將持續五個季度,料GDP總共萎縮約2.1%。為應對高通脹,該央行當月實施了去年12月以來的第六次加息,將基準利率從1.25%上調至1.75%。
英國7月CPI同比上漲10.1%,續創1982年以來新高。該國央行預計,隨著能源價格繼續飆升,英國四季度通脹率將升破13%,并在明年大部分時間里維持在高位。
英國能源監管機構上周五表示,英國消費者的能源成本將從10月起上漲80%,使家庭年平均能源賬單達到3549英鎊。
高盛也預計,英國經濟或在今年四季度陷入衰退;隨著能源成本持續飆升,到明年年中該國GDP料將萎縮約1%。但該投行表示,經濟衰退的前景可能不會阻止英國央行繼續收緊貨幣政策。高盛預計,英國央行將于9月再次加息50個基點,11月和12月加息25個基點的預期也面臨著“上行風險”。
與此同時,英鎊下跌也受到了美元上漲的影響,因交易員押注美聯儲將在未來幾個月采取激進的加息策略。
俄烏沖突引發的能源危機,被普遍認為將推動歐元區和英國經濟陷入衰退;美國則由于其相對強勢的經濟地位和能源獨立性,將避免遭遇同樣的命運。
凱投宏觀首席英國經濟學家戴爾斯(Paul Dales)在周三的一份研告中表示,上述分歧將推動歐元和英鎊對美元進一步走軟,而且隨著英國繼續受到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的沖擊,英鎊將跌至歷史新低。
現任外交大臣特拉斯(Liz Truss)極有可能在下周贏得選舉,成為新任保守黨黨魁,繼而擔任首相,這可能給英國財政政策帶來更多不確定性。特拉斯曾向選民承諾,將實施300億英鎊的減稅措施,以應對不斷惡化的生活成本危機。
部分經濟學家認為,放松財政政策可以緩解或于今年晚些時候開始的經濟衰退。但也有分析師認為,此類財政刺激措施或將使英國央行更難應對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
戴爾斯預計,到明年年中,英鎊將從現在的1.17美元跌至1.05美元左右。這將使其低于1985年廣場協議簽署前的1.09美元、1992年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后的1.43美元、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1.38美元、2016年英國退歐公投后的1.21美元,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的1.21美元。
戴爾斯還指出,由于通脹高企,英國央行可能不會如金融市場所預期地立即降息,他們預計,到今年年底,10年期英國國債的收益率僅會小幅下降,而富時100指數將出現大跌。
瑞銀則在周三發布的研報中預計,到今年年底英鎊將跌至1.12美元。該投行指出,俄烏沖突并未顯示出減弱的跡象,歐洲的能源危機還看不到盡頭;與此同時,經濟放緩和政治癱瘓可能會讓英鎊進一步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