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電動公會 金不換
8月29日,港交所發布公告,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零跑汽車”)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中金公司、花旗、摩根大通、建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這意味著,零跑汽車有望成為繼“蔚小理”之后第四家登陸港交所的“造車新勢力”。
此前,證監會官網發布了零跑汽車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的批復公告。公告顯示,證監會核準零跑汽車發行不超過2.91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每股面值人民幣1元,全部為普通股。完成本次發行后,零跑汽車可到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另外,證監會核準了零跑汽車59名股東合計7.91億股境內未上市股份轉為境外上市外資股,相關股份轉換完成后可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流通。
從去年開始,造車新勢力第二梯隊的威馬、哪吒、零跑都在爭搶第四張IPO門票,當時業內認為聲量更高的哪吒和威馬會率先突圍。然而,隨著本輪IPO競賽的推進,優勢并不明顯的零跑汽車悄悄地走到了前面。
零跑IPO進程的加速,其實從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已經出現端倪。
2021年12月17日晚間,大華股份發布公告稱,朱江明先生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及董事會下屬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其辭職后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雖然對于朱江明離開大華股份,零跑汽車一直強調“朱總更專注零跑業務,其他的不需要做過多解讀”,但坊間普遍認為朱江明之所以離開大華股份,主要是為零跑汽車即將在香港上市做準備。
隨著證監會披露零跑汽車遞交IPO材料的信息被公開,這一猜測也得到佐證。
01
零跑汽車成立于2015年12月,由由朱江明創立的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主要創始人共同投資成立,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車與汽車零部件、配件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公司,主要聚焦價格介于15萬元至30萬元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
在零跑汽車誕生之前,朱江明率領的大華股份,已在智能交通領域耕耘數十年。背靠大華,讓零跑汽車能夠自研自產電驅、BMS、感知、計算、控制等多種電子部件,更容易做出差異化,且擁有更快量產和迭代速度,這是其造車的核心優勢之一,也是不同于其他造車新勢力的一大特點。
經過兩年蟄伏,零跑在金華動工建設了占地551畝的AI工廠。2017年11月,首款車型零跑S01正式亮相;2019年1月,零跑S01正式上市,同年7月開始交付。
從零起跑并不容易,首款車S01上市后,當年前三個季度不足700輛的交付量至少能說明,零跑真的很難。
首款車市場表現不佳,但第二款A00級小車T03扭轉了局面。從2020年5月上市交付,T03全年累計銷量達10266臺。得益于此,零跑汽車2020年全年銷量達到11391臺。
對比來看,同年度蔚來汽車全年交付量為43728臺,小鵬交付量為27041臺。雖然零跑仍處于追趕者的位置,但較此前兩年有了很大進步。
零跑汽車真正的轉機出現在2021年。
2021年1月1日,零跑汽車第三款車型C11正式開啟預售,相比前兩款車瞄準的細分人群,定位5座SUV的C11將進入更大眾市場。
從2021年第三季度開始,零跑汽車的季度交付量首次突破1萬輛,超過2020年全年交付量,并在隨后的第四季度銷量持續破萬,達到17045輛。
我們查了一下,2021年全年,零跑累計交付43748輛電動汽車,同比增長443.5%,排在造車新勢力第5位。且在今年7月交付1.2萬輛,遠超同期;1~7月累計交付6.4萬輛,超越蔚來,在造車新勢力排行中位列第四。
02
市場出現轉機后,融資方面也迎來了“高光時刻”。
2021年7月14日,零跑汽車宣布已完成超45億元Pre-IPO輪融資,由中金資本領投,杭州市政府參投,投資金額為30億元。
根據已公布的信息,截至目前零跑汽車已有7輪融資經歷,至少完成了120億元人民幣融資。
手里有錢了,零跑便開始瘋狂進擊。
零跑汽車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年底零跑汽車的門店數量僅為49家,而這個數字在一年后達到了96家,翻了一倍。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跑汽車的全國門店已經達到了291家,是2020年同期門店數的3倍之多。
根據規劃,零跑汽車未來還將以每年一到三款車型的速度推進,于2025年底前推出八款新車型,涵蓋各種尺寸的轎車、SUV及MPV。
我們從零跑官方獲悉,今年5月推出的智能純電動中大型轎車C01,將于9月28日正式上市。作為零跑汽車第四款量產車型,零跑 C01將領先特斯拉成為首款搭載 CTC電池技術的量產車型。
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將電池與下車身、底盤進行集成設計,讓零部件數量減少20%,結構件成本減低15%,整車剛度提高25%,簡化了總裝工藝,高度集成化和模塊化。
CTC 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的量產和裝車,也將引領動力電池技術進入3.0時代。
產能方面,除了擁有年產能 20萬輛整車的金華工廠外,零跑還在2021年12月完成收購相關地塊,預計于2022年在杭州錢塘新區開始建設新的工廠,預期新杭州工廠占用的地塊將超過54.2萬平方米。
03
零跑汽車擴產計劃頗為激進,但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期間,零跑汽車總收益分別為1.17億元、6.31億元、31.32億元,經營虧損7.31億元、8.7億元、28.68億元。三年合計虧損將近44.7億元。
以2021年數據計算,零跑汽車合計交付43748輛電動汽車,虧損28.68億元,相當于每輛車虧損超6.5萬元。
對此,零跑汽車表示,公司的智能電動汽車及部件處于早期開發階段,自成立以來尚未實現盈利,預期2022年將繼續產生凈虧損,主要是由于投資于未來車型及智能電動汽車技術的研發,以及生產設施以及銷售及服務網絡的擴張。
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或許自身擁有不錯的融資能力,但在自身造血能力沒有辦法解決虧損的前提下,上市成為必由之路。此次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也意味著零跑汽車已經進入了赴港上市的倒計時。
根據招股書介紹,此次IPO募資的40%將用于拓展智能電動汽車品類、擴大團隊以及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的研發投入,其它則將用于提升生產能力和提升品牌知名度。
不過,眼下新能源車企估值不再那么高了,目前處于持續虧損中的零跑汽車,市場會給出什么樣的估值,仍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