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于浩
近日,據《財經十一人》報道,美團電商業務已與美團優選事業部合并。界面新聞就此事向美團求證,截至目前未有回應,但有美團員工向界面新聞證實,組織架構上原團好貨事業部已經改為團好貨業務部,并劃歸于美團優選事業部下屬。此外,團好貨內部依然保留原有組織架構,并未有更細節的部門調整。
實現供應鏈層面的協同被認為是此次優選與電商業務合并的一大原因。據業內人士分析,社區團購模式下美團優選屬次日達,商品需由RDC流轉至末端網格倉,而電商業務屬多日達,采用的是工廠直發或者商家直發的一件代發模式,因此在物流方面實現復用并不現實,合作的關鍵還是會在商家層面。
一位美團內部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此前美團優選內部曾評估過上線多日達電商業務,即在主營次日達業務之外為商家開辟新欄目,履約采用一件代發模式,但最終該方案并未通過。
據公開資料顯示,團好貨業務是美團自主孵化的B2C電商業務,成立初期采用產地直發+商品團購的形式,主打“省+好”的團購購物體驗。而在網易嚴選事業部總經理柳曉剛加入后,團好貨一改原先的類“拼多多”模式,轉而向精品電商方向發展。
在流量方面,美團也給予了電商業務以扶持,不僅將團好貨APP升級為美團電商,還在主站首頁開辟了電商一級入口,足見美團對于電商業務的看重。據36氪報道,今年上半年,團好貨的GMV同比翻了近三倍,有望提前完成8億的年度目標。從數據上看,團好貨的增速可觀。
而曾被視作美團新增長點的優選業務則并不樂觀。在政策監管、完善夏季冷鏈建設等多方因素影響下,社區團購賽道步入精細化運營、關注UE改善的新階段。2022年4月,美團優選開始戰略收縮,相繼從西北四省和北京撤出,據中信建投研報中預計,這一調整對日單量影響約100至200萬單。
優選業務關注UE改善、商品零售業務增速可觀,兩方因素影響下,使得美團二季度新業務分部的經營虧損情況有所好轉。2022年二季度,新業務分部收入同比增長40.7%,經營虧損率改善至48%。
但新業務虧損情況改善的另一面,是受疫情影響嚴重的核心本地商業分部。二季度餐飲外賣訂單量約為37.1億筆,同比去年的35.414億筆僅增長4.78%,四五月份酒旅業務的間夜量也有顯著減少。
隨著下沉市場業務的擴張放緩,美團的活躍用戶增長也出現停滯,二季度美團交易用戶數環比出現下降,由2022年一季度的6.92億降至6.84億,同比去年也僅增長8.9%。一系列數據都說明,美團需要新增長點。
從以往的“服務零售”擴展到“實物零售”是美團一直想要完成的跨越,推出“零售+科技”戰略后,這一意圖變得更為明顯。通過發力以閃購為主的即時零售業務、優選為主的次日達業務以及美團電商所補齊的多日達業務,美團構建起了涵蓋各種時效需求、一二線城市與下沉市場的電商體系。
更全面的業務線也意味著更多的市場競爭。餓了么和抖音合作探索本地生活服務新場景、京東將同城零售視作新戰術加緊布局,這對于美團而言都將是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