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悅然
憑借在光伏材料端的優勢,協鑫科技(03800.HK)上半年業績增長近兩倍。
8月30日晚,協鑫科技公布半年報,其上半年實現營收153.26億元,同比增長74.1%;歸母凈利潤69.09億,同比增長187.1%,多晶硅產量4.01萬噸。
今年一季度,協鑫科技實現凈利潤30.3億元,多晶硅產量1.86萬噸。以此計算,二季度凈利潤約38.8億元,環比增長28.05%;多晶硅產量2.15萬噸,環比增長15.6%。
上半年,協鑫科技光伏材料收入達146.79億元,利潤72.34億元。其中,硅片收入達62.75億元,多晶硅收入68.83億元。
從產品數據來看,協鑫科技上半年共生產1.12萬噸顆粒硅、2.89萬噸棒狀多晶硅及24.17 GW硅片。
協鑫科技還首次在財報中公開了顆粒硅毛利等相關數據指標。顆粒硅是該公司主推的硅料產品。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全球首個顆粒硅2萬噸生產模塊在徐州基地達產,徐州新增3萬噸顆粒硅產能提前完成投產,已于二季度投產。
上半年,協鑫科技棒狀硅單位毛利為109.1元/公斤,顆粒硅單位毛利為154.7元/公斤,顆粒硅產品毛利率高于棒狀硅毛利率15個百分點以上。
協鑫科技稱,顆粒硅相對于棒狀硅電耗更低,生產具有低碳優勢。顆粒硅每公斤生產電耗降低到14.8 kWh以下,相較改良西門子法電耗降低近四分之三;綜合蒸汽單耗降低至15.3 kWh/kg以下。
財報顯示,根據法國環境與能源控制署的認證,每生產一千克顆粒硅的碳足跡為3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為全球硅料最低。
今年7月,使用顆粒硅生產的大尺寸PERC組件已獲法國碳足跡認證,碳足跡平均值為400-450千克二氧化碳/千瓦,較未使用顆粒硅的同型號組件產品碳排放平均值降低約10%-20%。
目前,協鑫科技徐州基地顆粒硅產能已進入“6萬噸時代”。同時,該公司樂山10萬噸級顆粒硅已于7月投產,內蒙古地區的兩個10萬噸級顆粒硅基地正在推進中。其中,包頭基地一期10萬噸顆粒硅及配套15萬噸高純納米硅產能預計于2022年四季度正式投產。
上半年,協鑫科技研發費用達6.8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資產負債率為44.9%
在半年報中,協鑫科技還提及了其儲備的鈣鈦礦技術。協鑫科技表示,協鑫旗下尺寸為1mx2m的全球最大尺寸鈣鈦礦組件已經下線,投建的全球首條100MW量產線計劃2022年投入量產。
半年報發布當晚,協鑫科技還宣布,董事會已議決以實物分派約86.39億股協鑫新能源(00451.HK)的普通股,宣派有條件特別中期股息。這部分股份現由協鑫科技全資附屬公司杰泰環球有限公司(下稱杰泰環球)間接持有。
實物分派股份指把公司的股份作為股息和紅利分發給股東。公告稱,實物分派可以讓協鑫科技發行A股上市的價值最大化,是對股東支持的一種回報,且可為股東提供機會直接參與協鑫新能源的增長和前景。
杰泰環球現持有協鑫新能源約44.44%股份,將按照每持有1000股股份獲派318股實物分派股份,上述實物分派股份相當于協鑫新能源已發行股本的約37%。
分派完成后,協鑫科技將透過杰泰環球持有余下的約17.38億協鑫新能源股份,占協鑫新能源已發行股本的約7.44%。
若派股方案獲批,協鑫新能源將不再是協鑫科技的并表公司。
這對協鑫科技是一大利好。協鑫科技與協鑫新能源業務并不協同,且協鑫新能源虧損會沖抵部分協鑫科技利潤。
協鑫新能源主營太陽能發電,擁有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電站兩大業務。今年上半年,協鑫新能源收入約5.58億元 ,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5.14億元。
日前,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對界面新聞表示,協鑫科技堅持兩地同時上市,力爭明年登陸A股,首選科創板。
8月29日,“協鑫系”另一家上市公司協鑫集成(002506.SZ)發布財報,其實現營業收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7.99億元,同比上漲37.32%;凈利潤為3751.3萬元,同比增長115.6%,實現扭虧為盈。
上半年,協鑫集成合肥組件基地的大尺寸組件產能陸續投產。該公司預計,三季度合肥60 GW組件工廠中的一期15 GW項目將實現全面達產,2022年底可實現超20 GW大尺寸組件產能。
截至8月31日12時,協鑫新能源下跌22.43%,報0.083港元/股,總市值19億港元(約合16.7億人民幣);協鑫科技下跌4.35%,報2.86港元/股,總市值775億港元(682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