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昱
房地產行業調整之下,現金流已超越利潤成為各家房企最看重的指標,龍頭民營房企碧桂園也不例外。
8月30日,碧桂園總裁莫斌在2022年中期業績交流會上表示,為確保公司能順利穿越周期,碧桂園把重心放在保證現金流、資產負債表及利潤的平衡上,通過經營性現金流去償還高成本、短期限的融資。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實現收入1623.6億元,凈利潤約為19.1億元,歸母核心凈利潤約為49.1億元。
對于今年這一業績表現,莫斌表示,作為管理層我們提前預判到了市場變化,但變化的劇烈程度的確超出了預期。“所以對于這次業績下滑,特別是利潤表現,我和我的管理層對廣大投資者也是表示歉意,也在做深刻的檢討和反思。”
在強調現金流的經營思路下,上半年碧桂園的銷售回款及其他經營流入約為1800億元,扣除土地及工程款、稅金等其他經營支出后,經營性現金凈流入52.5億元。
莫斌曾稱,在市場出現下行的時候,碧桂園以可動用資金作為內部考核的目標。
據財報數據,截至今年上半年底,碧桂園共有可動用現金余額約1479.8億元,其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1234.8億元,受限制現金約為244.9億元,這部分主要為預售監管資金。
“今年碧桂園主要通過可動用現金管理來保持收支平衡的狀態。”莫斌指出,在收入端,碧桂園強調銷售回款的效率,與合作方進行風險隔離,同時通過全面資產盤點回收現金流。
在銷售回款方面,碧桂園上半年的平均按揭貸款放款周期同比加快了19天,新增簽約的權益回款率提升了兩個百分點。
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碧桂園實現權益銷售額約為1851億元,權益回款金額約為1702.9億元,權益回款率達92%,連續7年超過90%。
今年上半年,碧桂園通過全面資產盤點盤活收回了69億元,對集團的現金流起到了有效補助。
在與合作方進行風險隔離方面,為了提高公司與合作方在項目層面的資金使用效率,碧桂園已啟動了與39家合作方的項目分家。
不僅對現金流入端,碧桂園對現金支出端也有嚴格管控。莫斌指出,碧桂園嚴格進行了復工鋪排,以銷定產,在保交樓的前提下,避免無效開工帶來的工程款的支付增加。
“我們預計全年的工程款支付較往年會有大幅下降,經營現金流的支出壓力會有減小。”莫斌表示,碧桂園還鼓勵區域多從本地沉淀資金去安排支出,減少對集團資金下撥的依賴。
對于現金流管理,莫斌表示,碧桂園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應對可能存在的階段性波動。
具體來看,短期上,碧桂園進行每周資金計劃的滾動鋪排,留足安全墊,以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中長期,碧桂園通過鋪排未來12個月的現金流計劃,已將未來可能遇到的各個風險點都納入了考量,如銷售波動、直接融資渠道是否暢通、債務到期的安排、現金是否可盤活等,并做了極致的壓力測試。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資本市場對房企的債務規模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碧桂園的總借貸從去年底的3179.1億元下降至今年上半年底的2936.77億元,下降幅度達7.6%。
按“三條紅線”指標,截至上半年底,碧桂園現金短債比維持在2倍左右,凈借貸比率為48.1%,而剔除預收帳款的資產負債率為72%。
就到期債務而言, 2022年下半年,碧桂園已無到期美元債,境內有兩筆債務到可回售狀態,分別在9月和11月,合計40億元。除此以外,下半年沒有到期的直接融資。
2023年上半年,碧桂園有合計4筆境內債、69億到期或達到回售狀態;境外美元債只有1月份的一筆,折合人民幣40億元。
碧桂園首席財務官伍碧君稱,對于碧桂園的體量來說,上述150億左右的公開市場債務壓力是不大的。
對于融資計劃,伍碧君表示,目前公開市場上境內外融資都處于停滯狀態,但監管層對優質民營房企還是有很多支持動作。
在交易商協會和中債信用增進公司的支持下,碧桂園9月份會對此前獲批的50億元中票進行首期發行,金額約15億元,剩余的也會在今年陸續完成發行。
在投資拿地上,碧桂園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調整投資策略和強度,審慎獲取機會型土地。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碧桂園僅獲取9個項目,權益地價約為61億元。
“上半年投資強度只有當期銷售強度的3%左右。”碧桂園常務副總裁程光煜表示,在市場下行的環境下,現金流主要是用來保障公司的經營和生產安全,在此前提下有富余資金的話,碧桂園才會拿來投資,所以下半年不會設定明確的投資拿地金額。
對于多元化業務的布局,莫斌表示,在市場底部盤整的過程中,碧桂園以現金流安全為主要目標,新業務的重點是博智林機器人。
據莫斌介紹,科技建筑集團后續將承接集團內部項目的總包及分包工程,同時拓展外部業務,包括政府的保障房、商品房、政府公建、工業建筑、基礎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