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賣不動產品、提不高毛利率,康師傅跌落低谷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賣不動產品、提不高毛利率,康師傅跌落低谷

泡面、飲料兩大核心業務,均出現凈利潤暴跌的狀況。

文|一刻商業

提起方便面,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康師傅。

多年來,康師傅一直占據著方便面行業龍頭的位置,從1992年第一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面誕生開始,康師傅在大陸市場已經活躍了整整30年,也正該是進入而立之年、意氣風發的時候,但康師傅卻已顯露出來些許疲態。

8月22日,康師傅披露財報,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控股實現收入382.17億元、同比增長7.97%,實現歸母凈利潤12.53億元,同比下跌38.42%。

凈利潤暴跌的背后,是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導致康師傅方便面和飲品兩大核心業務板塊的凈利潤雙雙下滑,分別同比下降39.23%、37.06%

康師傅早已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泥潭之中,受到疫情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原因,2021年報告期內,康師傅收益為740.82億元,同比增長9.56%,本公司股東應占溢利38.02億元,同比減少6.39%。這一境況在今年上半年繼續延續,并愈發嚴重。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預制菜等新對手的崛起、酸菜門事件帶來的信任沖擊,都在加速壓縮這家食品巨頭的生存空間。

多方夾擊之下,康師傅在極力自救,在方便面領域,先后推出高價面等新產品搶占方便面高端產品市場,與新生代人氣偶像合作拓寬受眾群體,并通過漲價的方式以提高利潤空間。在飲品領域也不斷推出無糖新品迎合市場。

腹背受敵的局面,讓康師傅這家傳統食品巨頭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但它沒時間惋惜,如何在一眾來勢洶洶的后起之秀中維持住自身地位,是康師傅接下來不得不直面的一場硬仗。

1、康師傅賣不動泡面,銷不動飲料

方便面和飲品業務是康師傅的兩大核心業務,但在今年上半年,這兩項業務均出現凈利潤暴跌的情況,尤其是方便面業務,已經成為了康師傅前進路上的“后腿”。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控股實現收入382.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7%。具體來看,方便面業務收入135.48億元,同比增長6.49%,占集團總收入的35.45%;飲品業務收入242.98億元,同比增長9.08%,占集團總收入的63.58%。

盡管整體營收勉強維持住了正向增長,但康師傅的兩大核心業務的凈利潤卻大幅下跌。

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實現凈利潤5.44億元,飲品業務板塊凈利潤9.86,分別同比下降39.23%和37.06%。

康師傅凈利潤情況,圖/康師傅2022 年上半年業績演示材料

受兩大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下滑的影響,康師傅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驟降至五年來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從2018年以來的完整財年,康師傅的毛利率分別為30.9%、31.9%、33.2%、30.4%,均保持在30%以上,但在2022年上半年,康師傅的毛利率僅為28.22%,可以說是五年來的最低谷。

同樣,兩大核心業務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分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毛利率20.63%,同比下降3.26個百分點,導致方便面業務板塊公司股東應占溢利5.44億元,同比衰退39.23%。

飲品業務板塊的毛利率同比下降2.64百分點,為32.14%,導致飲品業務板塊股東應占溢利同比衰退37.06%至7.44億元。

康師傅的頹勢早已現端倪,實際上,自2021年以來其便處于“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之中。財報顯示,2021年康師傅全年營業額為740.82億元,同比增長9.56%;凈利潤38.02億元,同比下滑6.39%;期內毛利率下降2.78%至30.39%。

2021年康師傅凈利潤下滑主要是方便面業務拖了后腿。2021年康師傅飲品業務凈利潤為18.37億元,同比增長15.27%,但方便面業務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6.67%至20.04億元,

盡管當時康師傅已經通過提價增加利潤,但多次提價也面臨客戶流失、銷售額下降的風險。

而且從最新財報來看,提價帶來的收益杯水車薪,康師傅的盈利能力仍在節節敗退。今年上半年,康師傅仍延續了“增收不增利”的趨勢。

兩大核心業務的凈利潤和毛利率雙重下降,讓康師傅不免有種老將遲暮的心酸,而對于康師傅而言,挑戰還遠未結束。

2、康師傅的泡面生意,為什么跑不動了?

縱觀方便面賽道,康師傅仍是龍頭老大。據尼爾森資料,康師傅方便面的銷量與銷售額繼續保持市場占有率首位,分別為44.6%與46.7%。

但近幾年,整個方便面市場增長乏力的信號越來越強烈。智研咨詢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方便面需求量為537.41萬噸,同比減少19.03%;2020年在居家抗疫的背景下有所回升,2020年1—11月,中國方便面需求量為490.72萬噸,但到了2021年需求量又恢復到正常水平。

2022年上半年,尼爾森資料披露中國國內方便面行業整體銷量同比衰退5.4%,銷售額同比衰退1.3%。

毫無疑問,在市場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作為行業老大的康師傅也難以獨善其身,如今的康師傅方便面業務也已是內外受困,越來越難做了。

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凈利潤暴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最直接的原因。

方便面產品主要有四大原材料——棕櫚油、白砂糖、面粉和聚酯粒。據康師傅披露,自2019年開始,除聚酯粒(主要用于生產泡面袋及桶)外,其他三種原材料的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尤以棕櫚油的價格漲幅最高,上漲約266%。

康師傅原材料價格走勢,圖/康師傅2022 年上半年業績演示材料

自2021年來,棕櫚油的價格漲勢一直迅猛,據Wind數據統計,棕櫚油價格2022Q1同比增長53.89%,2022Q2同比增長70.18%,進一步加速向上。

這對康師傅來說并不是好消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嚴重侵蝕方便面業務的利潤,但康師傅只能被動接受。

至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康師傅的不利影響何時能緩解?海通國際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棕櫚油價格變化對公司方便面業務盈利變化影響較大,考慮到目前棕櫚油價格有所回落,疊加銷售規模的穩定成長帶來的規模效應,康師傅方便面業務毛利率有望在連續兩年承壓后迎來修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方便面原材料價格還未有回落的跡象外,康師傅還要應對預制菜、自制火鍋等速食食品快速崛起帶來的競爭壓力。

在疫情的影響下,宅經濟崛起,預制菜成為新的風口。據邁點統計的2022年上半年預制菜企業營收數據來看,6家A股預制菜企業累計營收總額達到124.94億元,同比上升13.75 %。預制菜相關上市企業安井食品、國聯水產、湘佳股份、得利斯、春雪食品、千味央廚營收均實現增長,其中安井食品漲幅最高,同比增長超過32%。凈利潤方面,6家A股預制菜企業均實現盈利。

自熱火鍋、螺螄粉、半成品披薩、速食意面等等速食產品憑借口味多樣、操作方便迅速占領市場,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相對地,作為“速食前輩”的方便面,已不再是唯一的、最方便的選擇。

未來,方便面行業被速食食品圍攻的態勢還將越演越烈,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在2022年預計將達4196億元,而方便面市場為990億元,僅是預制菜市場的四分之一,差距越拉越大。

外部的圍攻尚未解,內憂又起。今年“3·15”央視曝光“土坑老壇酸菜”的食品安全問題,點名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而插旗菜業有4家工廠正是康師傅的供應商。

盡管隨后康師傅第一時間發布聲明表示其已終止其供應商資格,取消一切合作,并啟動對相關產品的下架回收,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與檢測。但這已在消費者心中埋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讓康師傅多年樹立起來的口碑出現坍塌,不少消費者對老壇酸菜面這一品類已產生抗拒心理,拒絕消費。

這無疑給了康師傅一記重拳,讓康師傅方便面業務雪上加霜。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康師傅也并未透露老壇酸菜系列方便面的相關情況。招商證券在對康師傅中報的分析中預計,315酸菜事件相關的虧損將部分延續到今年三季度。

一邊是不斷壓縮的利潤空間,一邊日益強大的勁敵,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還有增長的空間嗎?

3、康師傅在極力自救

為了扭轉節節衰退的業績頹勢,康師傅做了很多嘗試。

最直觀的是,迫于原料成本的壓力,康師傅開始尋覓高端轉型之路。

為加強高端產品布局,康師傅推出“湯大師”系列,上市全新拌面品牌“干面薈”、手工日曬面系列“燃魂拌面”等產品。在“高價面”產品中,創新口味“番茄雞蛋牛肉面”“韓式辣牛肉面”。此外,為了爭奪年輕消費者,康師傅也曾嘗試推出Express速達面館,同樣定位于高端市場。

康師傅的策略不難理解,如果能憑借產品結構的調整,在高價面市場穩住腳跟,能緩解其方便面原材料成本增長的壓力。

同樣,為了減輕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康師傅曾在去年和今年兩次嘗試漲價的方式提高利潤。

第一輪在2021年第三季度,康師傅對下20%的方便面品類產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價;第二輪在2022年第一季度,由于原物料成本的持續上漲,方便面行業出現10年來首次聯動提價,其中康師傅經典袋面由2.5元調至2.8元,提價12%,經典桶裝方便面由4元漲至4.5元,提價12.5%。

不過,從康師傅的這份半年報來看,漲價帶來的效果尚不明顯,并未抵擋住業績下滑的趨勢。

康師傅也在極力下探年輕用戶群體,從年輕化角度營銷以擴大用戶覆蓋面。比如,康師傅旗下干脆面“香爆脆”與受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偶像洛天依合作。

據愛奇藝發布的報告顯示,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而二次元圈層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其中95后至05后用戶滲透率達到64%,可以預見康師傅這一波操作,能夠為其帶來一定新生流量。

方便面業務下滑的同時,康師傅在極力發展新的業務曲線,如今飲品業務已經成為康師傅新的支柱。今年上半年康師傅的飲品業務為其帶來了242.98億元的收入,在集團總收入占比超六成。

康師傅飲品業務主要包括即飲茶、碳酸飲料、果汁、包裝水、咖啡飲料、功能飲料等,其中多個產品線一直在瘋狂搶占市場。

康師傅即飲茶(含奶茶)銷量市占率為41.7%,居于市場首位;果汁以17.9%的市占率位居市場第二位;即飲咖啡銷量市占率11.6%,居市場第二位,包括星巴克即飲咖啡、貝納頌咖啡等。

另外康師傅作為百事非酒精飲料在中國市場的獨家制造、分銷商,百事碳酸飲料整體銷量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34.7%,居市場第二。

近幾年,“減糖”的消費觀念蔚然成風,成為飲品行業的發展方向,康師傅也將低糖、無糖作為了主攻方向,不僅在王牌產品冰紅茶家族中新推出“無糖冰紅茶”,還新上市無糖茶“康師傅純萃零糖”系列。據康師傅相關負責人透露,“康師傅純萃零糖”系列產品一經推出,銷量即突破百萬箱。

不可忽視的是,雖然飲品業務已成為康師傅業績的主要支撐點,但康師傅在財報中也提到,飲品業務同樣面臨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此外,還需面對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眾多現制茶飲領域新崛起的“后起之秀”的競爭壓力,飲品業務同樣困難重重。

從最新財報來看,康師傅飲品業務的凈利潤、毛利率均在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康師傅飲品整體收益為242.98億元,同比增長9.08%,增速呈下滑趨勢。同時凈利潤同比下降36.57%至9.86億元,毛利率同比下降2.64%至32.14%。

原材料成本上漲與越加激烈的競爭環境成為了阻礙康師傅發展的枷鎖,恐怕一時之間難以減輕。

康師傅這家傳統食品巨頭經過三十年的沉淀,積累了渠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優勢,但任何一個行業都沒有永遠的王者,如今的食品行業比以往更加瞬息萬變,想要走出低谷,康師傅還得打起精神應對變化。

來源:一刻商業

原標題:賣不動產品、提不高毛利率,康師傅跌落低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康師傅

3.9k
  • 康師傅:“刀刃向內”撕開方便面新戰場
  • 康師傅控股:2024年公司股東應占溢利37.3億元,同比增長19.8%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賣不動產品、提不高毛利率,康師傅跌落低谷

泡面、飲料兩大核心業務,均出現凈利潤暴跌的狀況。

文|一刻商業

提起方便面,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康師傅。

多年來,康師傅一直占據著方便面行業龍頭的位置,從1992年第一包康師傅紅燒牛肉面誕生開始,康師傅在大陸市場已經活躍了整整30年,也正該是進入而立之年、意氣風發的時候,但康師傅卻已顯露出來些許疲態。

8月22日,康師傅披露財報,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控股實現收入382.17億元、同比增長7.97%,實現歸母凈利潤12.53億元,同比下跌38.42%。

凈利潤暴跌的背后,是受原材料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導致康師傅方便面和飲品兩大核心業務板塊的凈利潤雙雙下滑,分別同比下降39.23%、37.06%

康師傅早已深陷“增收不增利”的泥潭之中,受到疫情和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原因,2021年報告期內,康師傅收益為740.82億元,同比增長9.56%,本公司股東應占溢利38.02億元,同比減少6.39%。這一境況在今年上半年繼續延續,并愈發嚴重。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預制菜等新對手的崛起、酸菜門事件帶來的信任沖擊,都在加速壓縮這家食品巨頭的生存空間。

多方夾擊之下,康師傅在極力自救,在方便面領域,先后推出高價面等新產品搶占方便面高端產品市場,與新生代人氣偶像合作拓寬受眾群體,并通過漲價的方式以提高利潤空間。在飲品領域也不斷推出無糖新品迎合市場。

腹背受敵的局面,讓康師傅這家傳統食品巨頭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但它沒時間惋惜,如何在一眾來勢洶洶的后起之秀中維持住自身地位,是康師傅接下來不得不直面的一場硬仗。

1、康師傅賣不動泡面,銷不動飲料

方便面和飲品業務是康師傅的兩大核心業務,但在今年上半年,這兩項業務均出現凈利潤暴跌的情況,尤其是方便面業務,已經成為了康師傅前進路上的“后腿”。

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控股實現收入382.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97%。具體來看,方便面業務收入135.48億元,同比增長6.49%,占集團總收入的35.45%;飲品業務收入242.98億元,同比增長9.08%,占集團總收入的63.58%。

盡管整體營收勉強維持住了正向增長,但康師傅的兩大核心業務的凈利潤卻大幅下跌。

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實現凈利潤5.44億元,飲品業務板塊凈利潤9.86,分別同比下降39.23%和37.06%。

康師傅凈利潤情況,圖/康師傅2022 年上半年業績演示材料

受兩大核心業務盈利能力下滑的影響,康師傅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驟降至五年來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從2018年以來的完整財年,康師傅的毛利率分別為30.9%、31.9%、33.2%、30.4%,均保持在30%以上,但在2022年上半年,康師傅的毛利率僅為28.22%,可以說是五年來的最低谷。

同樣,兩大核心業務的毛利率均有所下滑。分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毛利率20.63%,同比下降3.26個百分點,導致方便面業務板塊公司股東應占溢利5.44億元,同比衰退39.23%。

飲品業務板塊的毛利率同比下降2.64百分點,為32.14%,導致飲品業務板塊股東應占溢利同比衰退37.06%至7.44億元。

康師傅的頹勢早已現端倪,實際上,自2021年以來其便處于“增收不增利”的窘境之中。財報顯示,2021年康師傅全年營業額為740.82億元,同比增長9.56%;凈利潤38.02億元,同比下滑6.39%;期內毛利率下降2.78%至30.39%。

2021年康師傅凈利潤下滑主要是方便面業務拖了后腿。2021年康師傅飲品業務凈利潤為18.37億元,同比增長15.27%,但方便面業務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6.67%至20.04億元,

盡管當時康師傅已經通過提價增加利潤,但多次提價也面臨客戶流失、銷售額下降的風險。

而且從最新財報來看,提價帶來的收益杯水車薪,康師傅的盈利能力仍在節節敗退。今年上半年,康師傅仍延續了“增收不增利”的趨勢。

兩大核心業務的凈利潤和毛利率雙重下降,讓康師傅不免有種老將遲暮的心酸,而對于康師傅而言,挑戰還遠未結束。

2、康師傅的泡面生意,為什么跑不動了?

縱觀方便面賽道,康師傅仍是龍頭老大。據尼爾森資料,康師傅方便面的銷量與銷售額繼續保持市場占有率首位,分別為44.6%與46.7%。

但近幾年,整個方便面市場增長乏力的信號越來越強烈。智研咨詢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方便面需求量為537.41萬噸,同比減少19.03%;2020年在居家抗疫的背景下有所回升,2020年1—11月,中國方便面需求量為490.72萬噸,但到了2021年需求量又恢復到正常水平。

2022年上半年,尼爾森資料披露中國國內方便面行業整體銷量同比衰退5.4%,銷售額同比衰退1.3%。

毫無疑問,在市場大環境低迷的情況下,作為行業老大的康師傅也難以獨善其身,如今的康師傅方便面業務也已是內外受困,越來越難做了。

今年上半年康師傅方便面業務凈利潤暴跌,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是最直接的原因。

方便面產品主要有四大原材料——棕櫚油、白砂糖、面粉和聚酯粒。據康師傅披露,自2019年開始,除聚酯粒(主要用于生產泡面袋及桶)外,其他三種原材料的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漲,其中尤以棕櫚油的價格漲幅最高,上漲約266%。

康師傅原材料價格走勢,圖/康師傅2022 年上半年業績演示材料

自2021年來,棕櫚油的價格漲勢一直迅猛,據Wind數據統計,棕櫚油價格2022Q1同比增長53.89%,2022Q2同比增長70.18%,進一步加速向上。

這對康師傅來說并不是好消息,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嚴重侵蝕方便面業務的利潤,但康師傅只能被動接受。

至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康師傅的不利影響何時能緩解?海通國際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棕櫚油價格變化對公司方便面業務盈利變化影響較大,考慮到目前棕櫚油價格有所回落,疊加銷售規模的穩定成長帶來的規模效應,康師傅方便面業務毛利率有望在連續兩年承壓后迎來修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除了方便面原材料價格還未有回落的跡象外,康師傅還要應對預制菜、自制火鍋等速食食品快速崛起帶來的競爭壓力。

在疫情的影響下,宅經濟崛起,預制菜成為新的風口。據邁點統計的2022年上半年預制菜企業營收數據來看,6家A股預制菜企業累計營收總額達到124.94億元,同比上升13.75 %。預制菜相關上市企業安井食品、國聯水產、湘佳股份、得利斯、春雪食品、千味央廚營收均實現增長,其中安井食品漲幅最高,同比增長超過32%。凈利潤方面,6家A股預制菜企業均實現盈利。

自熱火鍋、螺螄粉、半成品披薩、速食意面等等速食產品憑借口味多樣、操作方便迅速占領市場,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相對地,作為“速食前輩”的方便面,已不再是唯一的、最方便的選擇。

未來,方便面行業被速食食品圍攻的態勢還將越演越烈,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預制菜行業市場規模在2022年預計將達4196億元,而方便面市場為990億元,僅是預制菜市場的四分之一,差距越拉越大。

外部的圍攻尚未解,內憂又起。今年“3·15”央視曝光“土坑老壇酸菜”的食品安全問題,點名湖南插旗菜業有限公司。而插旗菜業有4家工廠正是康師傅的供應商。

盡管隨后康師傅第一時間發布聲明表示其已終止其供應商資格,取消一切合作,并啟動對相關產品的下架回收,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與檢測。但這已在消費者心中埋下了一顆懷疑的種子,讓康師傅多年樹立起來的口碑出現坍塌,不少消費者對老壇酸菜面這一品類已產生抗拒心理,拒絕消費。

這無疑給了康師傅一記重拳,讓康師傅方便面業務雪上加霜。在今年的半年報中,康師傅也并未透露老壇酸菜系列方便面的相關情況。招商證券在對康師傅中報的分析中預計,315酸菜事件相關的虧損將部分延續到今年三季度。

一邊是不斷壓縮的利潤空間,一邊日益強大的勁敵,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還有增長的空間嗎?

3、康師傅在極力自救

為了扭轉節節衰退的業績頹勢,康師傅做了很多嘗試。

最直觀的是,迫于原料成本的壓力,康師傅開始尋覓高端轉型之路。

為加強高端產品布局,康師傅推出“湯大師”系列,上市全新拌面品牌“干面薈”、手工日曬面系列“燃魂拌面”等產品。在“高價面”產品中,創新口味“番茄雞蛋牛肉面”“韓式辣牛肉面”。此外,為了爭奪年輕消費者,康師傅也曾嘗試推出Express速達面館,同樣定位于高端市場。

康師傅的策略不難理解,如果能憑借產品結構的調整,在高價面市場穩住腳跟,能緩解其方便面原材料成本增長的壓力。

同樣,為了減輕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康師傅曾在去年和今年兩次嘗試漲價的方式提高利潤。

第一輪在2021年第三季度,康師傅對下20%的方便面品類產品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提價;第二輪在2022年第一季度,由于原物料成本的持續上漲,方便面行業出現10年來首次聯動提價,其中康師傅經典袋面由2.5元調至2.8元,提價12%,經典桶裝方便面由4元漲至4.5元,提價12.5%。

不過,從康師傅的這份半年報來看,漲價帶來的效果尚不明顯,并未抵擋住業績下滑的趨勢。

康師傅也在極力下探年輕用戶群體,從年輕化角度營銷以擴大用戶覆蓋面。比如,康師傅旗下干脆面“香爆脆”與受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偶像洛天依合作。

據愛奇藝發布的報告顯示,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虛擬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而二次元圈層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其中95后至05后用戶滲透率達到64%,可以預見康師傅這一波操作,能夠為其帶來一定新生流量。

方便面業務下滑的同時,康師傅在極力發展新的業務曲線,如今飲品業務已經成為康師傅新的支柱。今年上半年康師傅的飲品業務為其帶來了242.98億元的收入,在集團總收入占比超六成。

康師傅飲品業務主要包括即飲茶、碳酸飲料、果汁、包裝水、咖啡飲料、功能飲料等,其中多個產品線一直在瘋狂搶占市場。

康師傅即飲茶(含奶茶)銷量市占率為41.7%,居于市場首位;果汁以17.9%的市占率位居市場第二位;即飲咖啡銷量市占率11.6%,居市場第二位,包括星巴克即飲咖啡、貝納頌咖啡等。

另外康師傅作為百事非酒精飲料在中國市場的獨家制造、分銷商,百事碳酸飲料整體銷量在中國市場占有率達34.7%,居市場第二。

近幾年,“減糖”的消費觀念蔚然成風,成為飲品行業的發展方向,康師傅也將低糖、無糖作為了主攻方向,不僅在王牌產品冰紅茶家族中新推出“無糖冰紅茶”,還新上市無糖茶“康師傅純萃零糖”系列。據康師傅相關負責人透露,“康師傅純萃零糖”系列產品一經推出,銷量即突破百萬箱。

不可忽視的是,雖然飲品業務已成為康師傅業績的主要支撐點,但康師傅在財報中也提到,飲品業務同樣面臨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壓力。此外,還需面對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等眾多現制茶飲領域新崛起的“后起之秀”的競爭壓力,飲品業務同樣困難重重。

從最新財報來看,康師傅飲品業務的凈利潤、毛利率均在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康師傅飲品整體收益為242.98億元,同比增長9.08%,增速呈下滑趨勢。同時凈利潤同比下降36.57%至9.86億元,毛利率同比下降2.64%至32.14%。

原材料成本上漲與越加激烈的競爭環境成為了阻礙康師傅發展的枷鎖,恐怕一時之間難以減輕。

康師傅這家傳統食品巨頭經過三十年的沉淀,積累了渠道、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的優勢,但任何一個行業都沒有永遠的王者,如今的食品行業比以往更加瞬息萬變,想要走出低谷,康師傅還得打起精神應對變化。

來源:一刻商業

原標題:賣不動產品、提不高毛利率,康師傅跌落低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葵青区| 建昌县| 茂名市| 汽车| 永和县| 六枝特区| 石城县| 吴忠市| 南投市| 武宣县| 五常市| 宁武县| 民县| 张北县| 安徽省| 区。| 磐石市| 富顺县| 青州市| 西城区| 满洲里市| 呼和浩特市| 奉化市| 西宁市| 仁化县| 铜梁县| 腾冲县| 久治县| 托克托县| 北流市| 太白县| 林周县| 额济纳旗| 铁岭市| 江门市| 秦皇岛市| 清流县| 甘谷县| 泸水县| 临澧县|